每天教你一道美食,喜歡的點擊關注哦!
米粉肉是廣泛流行于中國江西、重慶、四川、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傳統名菜之一。
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郁。。根據烹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
典故一
“粉蒸肉”舊時盛行于沔陽州(包括天門、洪湖、潛江、沔陽現改名為仙桃),素有“蒸菜之鄉”之美譽,是著名的“沔陽三蒸”之一。而關于“沔陽三蒸”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般骊柸簟毕鄠魇甲栽┺r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故事。
當時,陳友諒從家鄉沔陽率兵遠征采石磯前夕,為了犒慰兵勇,鼓舞士氣,令隨軍包廚按“征”字做一些家鄉菜肴,寓意取得遠征的勝利。聰明的廚師按“征”“蒸”同音不同字的意思做出了蒸魚、蒸肉、蒸圓子。陳友諒的夫人羅氏又乘興用現成青菜――商蒿洗凈切斷,用蒸魚肉的米粉加入調料拌勻蒸熟,送上餐桌,眾將士極喜食,贊不絕口。從此這一帶的老百姓紛紛效仿,在喜慶的日子里,也用“三蒸”作為大菜宴請賓客,流傳至今。
典故二
明末清初崇禎皇帝微服南巡,到了鄭韓,在一次郊游時,來到名嶺(封后嶺),天色已晚,加至腹中饑渴,天黑店遠,無法回店,于是便投宿在一姓丁的農夫小店,善良的丁氏夫婦,非常好客,把家中準備過年才吃的扣碗肉拿了出來,經過加工送于崇禎進食。
崇禎食后大悅,當丁氏夫婦告訴他這是他們祖傳的粉蒸肉時,更是留戀剛才的味道,甜中帶咸;肥而不膩,回味無窮。第二天,天亮走時崇禎對丁廚說到:“食之粉肉也,妙哉;來到鄭韓城不來封后嶺是一大遺憾也!不食丁氏粉蒸肉又是一大遺憾也!”隨后,崇禎告訴他們了自己的身份,并奉丁廚為御廚,和他一起進宮,從此丁氏粉蒸肉一直流傳之今。
營養價值
五花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于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稻米:大米具有很高營養功效,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大米可提供豐富B族維生素;大米具有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食材準備
材料:五花肉
配料:蔥、姜、蒜、鹽、白糖、料酒、生抽、老抽、蠔油
制作步驟
1,將五花肉切成薄片
2,將切好的五花肉片,加入適量的鹽、白糖、蔥姜蒜末、蠔油、料酒、老抽、生抽,攪拌均勻腌制3個小時左右。(料酒,老抽,生抽的比例約為1:1:3)腌好的肉片加入蒸肉米粉(超市有賣),澆一大勺高湯或水再次拌勻。
3,將腌制好的肉片擺在盤中,入鍋蒸,大火燒開水后,轉中小火蒸30分鐘左右,然后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想學更多美食教程,就請關注小芯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