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聊的時候,不小心刷起了視頻,我暗自告訴自己,刷視頻后嘗試增加一個新習慣:看一頁書。有趣的是,發現看完一頁書的時候,就上癮了,馬上看了第兩頁第三頁看了近一章,接著我嘗試及時反饋。
看了《人類木馬程序》,我反思自己昨天的失落感,由于缺少的安全感,覺得失去習慣的堡壘,一下子又恢復沒有安全感的感覺,害怕一個人的異樣,害怕孤單,害怕獨自解決問題。書中提到只需要恢復自己的原廠設定的“自信”和“安全感”。里面介紹了好幾種模型,或許我的木馬比較多,感覺每個木馬都有命中。
摘抄:
1、把時間花在哪里,就是把自己的振動頻率定在哪一版本上,就會顯化成怎樣的人。
2、自我的價值應由自己來決定,與別人無關。
3、讓你恐懼的地方,一定藏著木馬。
人類木馬程序
今天經過書店的時候,突然想上廁所,但被剛拿起的書吸引住了,目測洗手間的距離有點遠,想著忍耐一下先看會書,我朋友問我:剛剛你不是說想上廁所嗎?怎么還在這。這時,我意識到自己的拖延,上廁所是必要做的事,但我選擇延遲去做。
回憶起小時候,就開始有上廁所拖延的習慣,其實長期以往對身體非常不好,直接去完成不好嗎?因為忍耐時自己不舒服,導致看書也不會投入,事倍功半。為何不先上廁所再回來看書呢?我想起最近工作的焦慮,覺得很多工作事項的時候,就容易手忙腳亂,不知道先做好哪一項工作好,學習了工作效率的方法,把每一項工作先了解,排優先級,發現這樣反而效率不高。
從這次的覺察發現,可以試試直接選中最緊急重要的事項完成,不去糾結直接完成,例如領導交代的任務,其余事項就羅列下來,一項項完成就好,不用想太多,自然沒有所謂的焦慮。我想可能跟木馬程序有關系,可以嘗試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在指定時間完成,而不用害怕、擔憂,如果無法完成,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就坦然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