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條寬闊的主干道緩緩走著,道路右端突然出現了一條小巷子。沿著這條小巷進去,巷口就有一個文藝范兒十足的書吧。如果你走到這里就停止了探索,那就永遠發現不了巷子深處的秘密。
再向前走不過百米,又會發現另一個岔路口,這條小路更加貌不驚人。路兩旁的農民或站或坐,面前放著綠得發亮的蔬菜。在這片偽裝成菜市的地方,在兩家小吃店的縫隙之間,矗立著一道與四周環境完全不搭的樓梯。
好奇心驅使我踏上了這道階梯。
這是一處隱藏在破敗荒蕪的馬路上的咖啡館。但對于這個城市里好玩的人來說,要找到它易如反掌。
店面裝修得中規中矩,免不了一般咖啡館的固有模式。店里放著舒緩的音樂,在人聲鼎沸的嘈雜聲中瞬間被淹沒。
在大城市里步履匆匆的景象,似乎永遠不可能在這座小城出現。這里能出現的,只有安逸,無處不在的安逸。
這種安逸的氛圍,彌漫了整座城。
我找了一個靠窗的獨凳坐了下來,向外眺望,四周已經被網吧環繞。年齡大的一些人喜歡去茶館,在那里他們能閑聊上整個周末。
打牌的、玩游戲的、抽煙的、安靜喝茶的、大聲尖叫的、另類看書的……總之,你能想象的一切放松的方式,在這個小小的房間里都能看見。唯有一種情況見不到——那就是正經做事的,所以我是個例外。
我來到這里,其實是為了尋找故事的素材——好像也挺不正經的。
低齡化是這個群體獨有的特征。在我小時候,我一直認為咖啡館是能自食其力的人才可以去的地方。但現在恰恰相反,這里顧客最多的身份是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和初中生。偶有幾個高中生,還有我這個意外闖入的外星來客。
最該享受片刻周末的工作狂們沒有出現,他們也許正奔波在自己的崗位上;最該把握青春年華的人卻在這里虛度時光,或許這就是那群工作狂們的孩子。
過早地享受了安逸,過早地見識了繁華。我們的下一代,正在被蠶食著。
正當我神游天際時,店里來了兩個特別的人。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帶著剛到他膝蓋的孩子出現在了吧臺。安靜地點了餐,他把他的公文包放在了一處無人的座位上,小孩也安靜地跟著坐到他對面。
從我這個角度看去,剛好能夠看到小男孩紅彤彤的臉蛋,額頭上還掛著幾滴汗珠。看得出來,他爸在匆忙行走中肯定沒有顧及他的小短腿。
他們的座位就在我的正前方,所以我才能夠聽清他們的一舉一動。
“小軒,你自己看書去,爸爸要處理一些事情。”
說完就徑自從他的公文包里拿出了電腦,擺在桌上。
“可是,我們為什么不去原來那棟明亮的房子呢?這里很吵呀!”小男孩稚嫩的聲音響起。
“小軒,你想見媽媽嗎?”
“當然想了,可是……”
“在這里的話,媽媽會知道你是一個認真而可愛的孩子的。”
“媽咪在這里看著我們嗎?”
“是的……媽媽是一個勇敢而善良的人呢,她就在這里陪著我們。”
他幾不可聞地嘆了一聲,若有似無,但還是被我捕捉到了。但轉而我就看見他的手指在鍵盤上翻飛,獨留下噼里啪啦的敲擊聲,似乎剛剛那聲嘆息從未有過。
從那以后,父子倆就沒有再說過一句話。
夜色漸漸地深了,街上陸陸續續地亮起了燈。小男孩似乎是睡著了。
可我知道,他永遠不會像周圍的人那樣睡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