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介紹了提摩西.加爾韋的“身心合一”的打球方法,也就是全然放松而專注在你的動作里,將充分發(fā)揮你的潛能。
今天講講另外一種狀態(tài),雖然無法完全放下自我意識,不能做到“身心合一”,但是他們卻能表現(xiàn)出強大的競爭力,取得非凡的成就。這是為什么呢?
一、競爭性
我們在競技體育,如足球、籃球、排球、網(wǎng)球等項目中發(fā)現(xiàn),很多成功者都有霸氣。霸氣是什么?
其實就是追求自戀時的決心和信心,就是我必須贏,堅信自己會贏,不接受自己輸?shù)臓顟B(tài)。
這些人在團隊輸球的時候,把輸球的責任轉(zhuǎn)嫁到隊友身上,以保護自己身上“我必須贏”的氣勢,一直維護這股自戀之氣。同時他們又是球隊的絕對核心,所以這股氣不斷,球隊也有希望。如科比或者詹姆斯等,也許是因為一直活在激烈的競爭中,因此懂得競爭的規(guī)則和潛規(guī)則,容易在競爭中取得勝利。
競爭性,是最重要的人性之一。從生物學(xué)角度來看,人類的受孕都是一粒精子在億萬個競爭對手中獲勝的過程。亞歷山大大帝一直努力成為世界之王,也是同樣的邏輯關(guān)系。
二、人性的展開
卵子和精子,就像是關(guān)于女人和男人的隱喻。英國的心理學(xué)家溫尼科特說:女人的品質(zhì)是“在”,她只要存在著就非常重要;而男人的品質(zhì)是“干”,他必須做點什么,必須追求在某一方面出類拔萃,才能找到存在感。
這也會引出母性和父性的區(qū)別。心理學(xué)家榮格認為,母性是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母親對孩子的一切都會給與肯定的回應(yīng),所以母子趨向融合;父親則是提供秩序、界限、力量,要把家庭撐開,父親就必須有競爭性,他要贏。競爭就好像是雄性的天性,父親只是善良,卻沒有力量,那就很難被孩子認可。
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都想強過對方的競爭過程中,大家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同時,在充分展開的競爭過程中,人性會完全展開,當人性被全面地展現(xiàn),我們就可以去完善它。
例如奧尼爾和科比,因為競爭球隊的老大,導(dǎo)致湖人王朝的結(jié)束。后來他們非常后悔,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表達對對方的歉意,最后他們和解了。
王者之路是比較坎坷的,冠軍必須要經(jīng)歷失敗的淬煉,在失敗的淬煉中不斷認識到自己人性的不足,促使自己的人性磨練得更加完整完善。
競爭是最后的合作。也許家庭、社會和文化的某個方面在回避競爭,但只有在大膽的競爭中,充分展開你的人性,這樣的你才機會發(fā)現(xiàn)自己到底成為什么樣子。
另附:
別忘記身體
我們必須反思,我們的文化是不是嚴重忽視了身體?離開了身體,只剩下頭腦,會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共情的操作性定義是,設(shè)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立場,感人所感、想人所想。共情是鏈接,在頭腦層面無法建立鏈接,只有身體和情感才能可以。當有某些身體感受的時候,我在畫面上想象,如果我進入對方的身體,我只有這樣的感受,那我也會想些什么。
你鞭策自己時,會恨上這份鞭策,鞭策其實就是自我批判,而自我批判的力量和自我批判的恨,加在一起,會切斷我們做事時的能量,也就是切斷所謂的心流。但是,我們要認識到恨的作用是切斷鏈接,所以我們需要覺知到恨。當恨切斷一些我們不想要的鏈接,是幫助我們守護自己的界限,所以有些恨是對的。
尊重你自己的感受,這不僅是面對其他人時的態(tài)度,也是面對父母時的態(tài)度。
破掉自戀非常難,只有達到“開悟”的狀態(tài)才能徹底做到,所以自戀會跟隨我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