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已經成為了常態,不論生活在哪個城市,霧霾只有輕重之分而已。作為一個攝影教程,我并不想討論政治。既然霧霾已經成了客觀存在,對拍攝,尤其是風光攝影是有很大影響的。那么在后期處理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客服霧霾對畫面的影響,去盡量去除霧霾,恢復風光的本來面貌。因此,我將在這篇教程中教你如何為你的照片去除霧霾,使照片更通透。
這是一張我在一個冬季里的中午拍攝的照片。可見原片中霧霾很重,畫面中一片灰蒙蒙的。而處理后的照片霧霾的影響很小,畫面如同沒有霧霾一般,去除霧霾的作用非常顯著。
對于拍攝一張滿是霧霾的照片,應該從哪個方向去著手去除照片中的霧霾呢?首先需要先分析一張沒有霧霾的照片是什么樣的,都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通過觀察一幅正常的沒有霧霾的照片,可以發現,因為受到霧霾的影響,拍攝到的照片亮度會低一些,同時霧霾導致了畫面對比度的降低,而低對比度會顯得畫面不夠通透。另外,沒有霧霾的照片看起來色彩更鮮艷(飽和度更高),天空更藍。因此,對于去除霧霾對畫面的影響,就需要著重從這幾個方向去著手。
處理這張霧霾厚重的照片,不僅需要對RAW格式文件進行處理,還需要通過使用圖層對畫面的局部進行處理,因此光靠Lightroom是不夠的,因為Lightroom不具有圖層,所以在這里我將直接使用Photoshop來處理。
Adobe Camera RAW部分
當你把RAW格式的文件拖入Photoshop之后,Photoshop會自動啟動AdobeCamera RAW,為了方便,后文中我將簡稱為ACR。也許你并不熟悉ACR,簡單說,ACR就是剔除了圖片管理等功能的Lightroom,功能與Lightroom中修改照片部分的功能一致。Lightroom中豎著布局的功能模塊在ACR中變成了橫排,而漸變和畫筆等工具則在畫面的左上方的工具欄,除了界面不同之外,其他都是一樣的。
在這張照片中,因為霧霾太重,所以暫時先跳過色溫和色調。在注意直方圖的同時,將曝光度稍微調高一些,避免太高導致過曝,我調整到了+0.65。接著提升畫面的對比度,這樣使亮部更亮,暗部更暗,使得畫面更通透,我調整為了+43。
接下來,繼續調整高光至+19,陰影至-16,白色色階至+18,黑色色階至-12。這4個參數的調整,目的在于進一步的提升對比度,使畫面更加的通透。調整清晰度滑塊,繼續增強畫面的對比度,使畫面更通透,設置為+38。為了讓畫面更鮮艷,所以在自然飽和度上增加一些,調整為+41。飽和度也可以增加少許,設置為+13。
這樣就完成了畫面的基礎定調。接下來的色調曲線可以跳過,因為完全可以留到Photoshop中再去調整,而且Photoshop使用調整圖層還有更好的優勢,就是能夠對已經調整好的設置進行修改。然后在細節模塊中,可以給畫面加強銳化效果,使得畫面更銳利,減少霧霾造成的朦朧感。將銳化的數量設置為48,將蒙版設置為12,避免暗部因為銳化而產生噪點,其余的參數保持默認。
這樣,ACR部分的調整就完成了,點擊打開圖像,將在Photoshop中打開處理完成的圖像。還需要在Photoshop中針對細節部分做進一步的調整。
Photoshop部分
在圖層面板下方新建一個曲線的調整圖層。注意,這里新建的是調整圖層,而不是在畫面上直接通過菜單圖像→調整→曲線中的命令來操作。這里的區別在于調整圖層是一個圖層,當你繼續進行后續處理的時候,你仍然能夠回頭過來修改之前的參數,而直接通過曲線命令是不行的。另外因為是圖層,所以調整圖層能夠添加蒙版,這樣就能夠對畫面的局部進行細微的操作。
在這個曲線調整圖層上,稍微提高亮部的亮度,保持暗部的亮度不便,而降低中間調的亮度。因此需要在曲線上添加若干個節點。最終調整好的曲線如同我的這樣,上下兩端沒有明顯波動,中間調有個明顯下降的節點。通過這個曲線的調整圖層,對去除霧霾的效果做一次基本定調。
接著,再新建一個曲線的調整圖層。這次將曲線調整為S型,也就是說加強亮部的亮度,減弱暗部的亮度。不過這樣的副作用是會導致下方的建筑變得較暗。因此在蒙版上使用筆刷涂抹。將筆刷設置為黑色,通過按鍵盤上[號縮小或者]號擴大筆刷調整到合適的大小,然后將筆刷的不透明度調整為10%。這樣,通過一點點在下方的建筑上不斷涂抹,消除曲線對這部分的影響。
接下來,需要讓天際線的部分霧霾影響減弱,讓這部分的對比增強。。再次創建一個曲線調整圖層,略微提高高光部分的亮度,保持中間調的亮度不變,并把陰影部分的亮度降低,整體還是如同一個S型。但是這樣還是會對建筑部分造成影響,而且比剛才的更大。因此使用黑色填充蒙版,這樣就完全遮蓋住了曲線的效果。然后使用白色的筆刷工具,使用10%的不透明度,在天際線的部分涂抹,這樣能夠使這部分區域對比變得明顯,顯得更加通透。
這樣,大致的去霧霾效果已經完成了。但是還需要進行細節之處的調整。新建一個色彩平衡的調整圖層。首先選擇高光,將第一行青色到紅色的平衡設置為-3,增加藍色。第二行洋紅到綠色的平衡設置為+1,增加一點綠色。將第三行黃色到藍色的平衡設置為+3,增加藍色。然后選擇中間調,將青色到紅色的平衡設置為-1,將黃色到藍色的平衡設置為+2。接著選擇陰影,將青色到紅色的平衡設置為-2,將洋紅到綠色的平衡設置為+1,將黃色到藍色的平衡設置為+2。
接著,為了讓藍天更藍,新建一個照片濾鏡的調整圖層。在濾鏡里選擇藍色,然后把濃度調整為18%。這樣天空的藍色就恢復到了本來的面貌。不過這樣又影響到了建筑的部分,使得建筑看起來都太藍了。因此,在蒙版中使用黑色筆刷,在建筑上進行涂抹,直到照片濾鏡的影響減弱或者消失為止。
現在,如果你想要完工也是可以的。不過我認為畫面可以整體加亮一些。因此再新建一個曲線調整圖層,這回在高光部分添加一個接點并向上拖,這樣畫面高光與中間調部分亮度有所提高。這樣已經趨向于完美,但是這棟高樓的側面部分有點太亮了,因此使用筆刷,在蒙版上涂抹,把這部分的亮度稍微降一點回來。
這樣,對整張圖片的去霧霾的調整就完成了。
可以看到,對于去除霧霾而言,關鍵點并不多,因此也比較好找準方向。但是要調整的好則取決于對具體的照片所需要的調整的數值的量的把握。誠然,這個方法能夠一定的去除霧霾,而霧霾造成的能見度的降低,而導致有一些細節并不能被相機所捕獲,在后期處理的過程中也是無法恢復回來的。因此,去除霧霾的處理并不能等同于在沒有霧霾的場合下的效果。
蒙版是Photoshop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如果你還不熟悉蒙版的話,那么建議你去學習相應的Photoshop教程,掌握好蒙版。這系列教程并不是教授Photoshop的,所以我并不會深入講解這部分的內容。上面的處理步驟中,如果使用明度蒙版可以能夠更細微更精準的調準。而明度蒙版是個較為復雜難懂的概念,我將在后續的教程中擇機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