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文學城是一個非常老牌的原創文學網站,前段時間有朋友向我推薦了它的移動端。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問題,干脆對其做個重設計。
文章分為兩個板塊:產品體驗報告和重設計過程。
“晉江小說閱讀”產品體驗報告
概覽
體驗產品:晉江小說閱讀
軟件版本:3.3.0
設備型號:iPhone 5s
操作系統:iOS 9.3.1
主要功能
為讀者提供由網友獨立創作的小說。
用戶群分布
數據由百度提供。
用戶畫像:劉小姐,24歲,某二線城市白領,平時經常看網絡小說,但網絡小說質量良莠不齊,且風格多種多樣,要花時間篩選。
用戶需求與痛點
需求:空閑時間閱讀網絡小說來娛樂自己
痛點:不容易找到質量高的并且符合自己口味的小說
解決方式
1.簽約大量優秀的網絡寫手,產出高質量的小說。
2.對小說進行細致分類,每一種分類都提供了多種排名方式,“上榜”的作品質量有保證,讀者無需費神尋找。
3.提供模糊搜索和精確搜索兩種方式,讀者可以準確找到符合個人喜好的作品。
產品結構
優點:1.多種排名方式保證了出現在各種分類首頁的小說質量
? ? ? ? ? 2.標簽系統支持了精確搜索
缺點:1.沒有關注的作者和作品更新連載后推送通知功能
? ? ? ? ? 2.產品部分流程邏輯混亂,操作過于復雜
重設計過程
1.目標用戶
2.使用場景
3.用戶目標
選擇哪種類型作為產品的目標用戶需要綜合權衡用戶對公司的價值以及潛在需求量,優先考慮潛在用戶量大和商業價值大(推廣成本低)的群體。這款app是晉江文學城網站的移動端,本身已有了大量的用戶基礎,而現在手機閱讀是大趨勢, 2016年城市居民通過手機閱讀電子書的比例達到88.38%。因此不僅在結構上需要符合app平臺設計規范,同時還要注重閱讀體驗,吸引老用戶的同時進一步發掘潛在用戶。
數據表明:晉江文學城的閱讀人群主要集中在年齡在20~39歲的青年女性,19歲以下的女性也占據了相當的比重。對于已經工作的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用戶,她們有能力也愿意為喜歡的作品和作者花錢。而沒有收入來源的學生群體和低收入人群,大部分無法負擔購買付費章節,往往最后會下載盜版小說,但年輕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以后相當一部分會轉化成有經濟實力支持正版的人群。
綜上所述,對產品有以下定位并據此篩選需求:
目標用戶:20到39歲之間,對高質量小說需求大,且有能力,愿意付費的學生和上班族女性。
主要功能:閱讀網絡小說
產品特色:有大量優質寫手的專欄,作品質量高。
用戶目標:隨時看高品質小說/追連載/只看某一頻道的小說/搜索某本小說或某個作者/離線閱讀/無目的閑逛……
關鍵詞:高品質、更新提醒、熱門小說、分類清晰、夜間模式、單手操作便捷、收藏功能……
根據用戶需求,可以判斷用戶在希望該應用功能齊全的同時,還有方便和友好的閱讀體驗。
重設計
主導航重設計
使用過程中可發現該應用的主導航不僅混亂,而且許多方面不符合設計規范:
原應用使用了滾動選項卡(Scrolling Tabs)作為主導航模式。“排行”,“分類”,“完結”,“限免”這幾個選項邏輯上屬于“書城”的子分類,卻和“書城”并列在一行滾動選項卡中,難免讓用戶誤會。而“言情”,“純愛”,“原創”,“衍生”這幾個同屬“書城”子分類的重要選項隱藏在點擊后才出現的操作列表(Action Sheet)中。《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中對Action Sheet的使用已有說明:
An action sheet:
Appears as the result of a user action
Displays two or more buttons
Use an action sheet to:
Provide alternative ways to complete a task.An action sheet lets you to provide a range of choices that make sens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task, without giving these choices a permanent place in the UI.
Get confirmation before completing a potentially dangerous task.An action sheet prompts users to think about the potentially dangerous effects of the step they’re about to take and gives them some alternatives.
使用Action Sheet來提供完成一項任務的不同方法或者在用戶完成一項可能有風險的操作前獲得用戶的確認。原應用將其作為子導航的作法顯然是不恰當的。
原應用還采用了側邊抽屜(Side Drawer)用來放置“設置”和“條件搜索“功能,考慮到側邊抽屜式帶來的功能不可見的缺點,我重新梳理了一下產品結構,將信息進行分類,最后得到這樣的結構圖:
這樣的導航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比較平衡,且信息結構較扁平。蘋果自第一版iOS系統發布以來,就建議把標簽欄(Tab Menu)作為扁平式應用的導航:
因為所有的主要類別都可以從主頁面進入,所以用戶可以直接從一個主要類別切換到另一個。
“搜索”作為一個不太常用的功能,不必在標簽欄中占一個位置,可固定在頁面右上角。四個選項卡的標簽欄也比較清爽。
重設計“書城”首頁如下,“排行”“完結”“限免”這幾個子分類排列在頂部的固定選項卡(Fixed Tabs)中,用戶左右滑動界面即可自由切換。
重設計后“頻道”的子導航使用了跳板式(Launchpad),點擊icon即進入不同頻道首頁。因為不同頻道之間沒有任何優先級,地位平等。
重設計“頻道”頁如下:
“書架”界面重設計
可以看到原設計似乎是照搬了pc端的排序和篩選模式,不僅不美觀而且可用性差。我在試用過程中還發現,該應用有促使用戶為個人書架分類的傾向,結合產品目標和用戶目標來分析,“為書架分類”并不是一個重要的功能。為了保持功能和界面的精簡,重設計的過程中將這個功能去掉了。
“書架”結構圖梳理后如下:
重設計“書架”界面如下:
其中“最近閱讀”中的書籍一級顯示,不設列表菜單(List Menu),因為考慮到用戶有個頻繁的使用場景是打開App接著讀上次沒有讀完的小說,方便用戶直接點擊。
若“我的收藏”中有小說更新了連載,則在列表菜單上出現紅點提示用戶。
“我的收藏”重設計界面如下:
點擊右上角“更多功能”圖標出現浮層,可在浮層中調整排序方式和視圖,點擊后下方被遮罩的界面即時發生變化,保證了功能的可見性。
小說詳情頁重設計
梳理小說詳情頁結構圖如下:
考慮到用戶不論是從哪個入口進入詳情頁的,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對這本小說產生了興趣,已經有了閱讀的欲望,因此“開始閱讀”是詳情頁的核心功能,在重設計中將其醒目顯示。
至于小說的類型,簡介和讀者評論等信息是一種提供給用戶的參考,用戶通過它們進一步了解這本小說。但由于”簡介“是由作者個人編寫,往往會在里面放一些與小說內容無關的公告聲明之類,或者簡介本身質量太低,不能概括小說內容,篇幅長的還占用大量空間,因此參考價值不高,不如讀者評論能反映作品質量。因此在重設計中將“簡介”默認顯示兩行,超出則需要點擊展開查看。
炸霸王票(打賞作者)是一個從商業角度來說被鼓勵的用戶行為,寫評論能幫助作品積累積分,助其上榜,從作者角度來說重要度不亞于炸霸王票,因此在重設計中將這兩個行為并列展示,并且固定在屏幕底部。
去掉右上角“專欄”按鈕,用戶直接點擊作者名字即可進入專欄。
重設計后界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