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今天看了一則新聞,我都想不起來自己還有相親的經(jīng)歷。新聞的內(nèi)容大概就是一個女子相親很多次了,以至于之后相親20分鐘內(nèi)就可以了解出男方的家底經(jīng)濟等情況。看完文章后,心里不禁覺得有些心酸。想起自己才24歲就被家里催著找對象,起初自己為了安父母長輩的心,也就順口答應了,然后相親前也做了些工作,內(nèi)心也是十分期待,但第一次相親下來,我就知道我完全不適合這種“交友方式”,期待太高與現(xiàn)實的落差,的確在心理上很不爽。第三次后我下定決心再也不想相親了。沒見過面經(jīng)人介紹,一開始就要求要加聊天軟件、QQ或是微信一上來就要看照片,沒照片就各種說辭要看臉,要不就是刨根問底恨不得戶口簿查三遍的詢問,更有甚者是要讓男方媽媽打頭陣見面覺著合適,接下來才安排見男方本人,這算什么事兒啊!幾次下來,我發(fā)現(xiàn)對方的目的性太強,說白了就是為了找一個合適的對象結婚生子完成任務的,我又不是貨物,憑什么被這樣對待啊!索性再也不相親了,不見面只在QQ或是微信上聊天這種方式也不想了。
前段時間被父母催得緊,畢竟我今年是20代的最后一年,明年就正式奔三,家里人著急的很,各種說辭,弄得自己很緊張很恐慌,常常睡不著,睜著眼在夜里想,自己會不會就這樣孤獨終老,無親無故的。有好長一段時間,自己真的很焦慮。果然,這道坎還得靠自己過。有一日與母親大人閑聊,她說為什么給你介紹了那么多人就是沒成呢?怎么人家就看不上呢?聽她這么說,我頓時像“開悟”一樣,我立刻很清晰地理了理我相親以來的結果:第一次是我婉言拒絕的、第二次是我們雙方都沒看對眼,第三次是對方說配不上我,至于之后的都是要么他給我談游戲我跟他脫口秀,完全沒有共同語言,自然而然沒了結果。我多次提到說跟對方聊不來,沒有共同話題,母親說共同話題都是要先交往才會有的云云。兩個人沒有共同話題,那交往還有什么意義,難道在一起就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看你過嗎!
話又說回來,為什么相親沒成功有問題的就是我呢?為什么說別人看不上我呢,我承認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雖然是差了點,但我自食其力,靠能力吃飯,人無論從外貌還是內(nèi)在都不差,怎么就配不上對方了,為什么母親就這么自卑呢!年齡大一點就真貶值嗎?就應該卑微一點,將就一點嗎?關于這點我很是不服氣的。
父母的心態(tài)真的還真是差呢,社會大眾對于“剩女”的偏見之風,真的太偏激了。我認為這是對單身未婚女性的一種變相歧視。現(xiàn)代女性在追求自身經(jīng)濟獨立、事業(yè)成就的同時,更加注重內(nèi)心的精神追求,對于幸福的定義也從傳統(tǒng)的婚姻子女寬泛到旅行、充電等新的方面。當然我相信每個女人都期盼著自己披上嫁衣的那一刻,期盼未來婚姻的美好,但是如果不是對的那個人,不是自己心甘情愿想嫁的人,那么婚姻有可能就是一場“悲劇”。介于太多的前車之鑒,我自然對婚姻保有謹慎的態(tài)度,更不認為婚姻是衡量一個女性幸福與否的唯一標準。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活法。對于我來說,人生只此一次,世界又如此之大,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糾結結婚生子,對于我來說太浪費了,要是為了迎合“大眾標準”,完成任務式的走進婚姻,太對不起自己了!也許,自己的人生軌跡與大眾不同,會招來各種聲音,期初,我也有過擔心與害怕,可走到現(xiàn)在反而不再害怕了,因為我只想堅持自己所想、重視自己的感受,不想讓自己的心感到委屈,更不愿為了迎合不相干的人的眼光與輿論,而限定自己的人生。我知道我所堅持的道路注定不容易,但就是不愿妥協(xié),我只想要自己打從心底感到幸福,僅此而已!
所以,果然我還是討厭相親什么的……
配圖均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