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晨讀的文章是《非暴力溝通》,這里面講的神奇有效的溝通的法則,分別是觀察、感受和請求。
? ?1.只需觀察,不要評判
? ?其實這一點大部分人都很難做到,至少我不行。以前看書的時候,無論是《圍城》里邊刻薄的方鴻漸,抑或是《紅樓夢》里挑剔的林黛玉,每當讀到他們的臺詞,我心里總會覺得,哦,這簡直就是我要說的話。正因為如此,有時候我得罪了人,還茫然不自知。
? ? ?換一種方式,只是用心觀察,別輕易評判,不要輕易下結論,這樣溝通的雙方都會自在很多。
2.只說感受,不說看法
? ? 每個人對每一件事情的看法都不一致,角度不同,立場不同,所以自己的看法里,一定是有很多主觀的東西。
? 但是同樣一件事情,大家的看法可能不一樣,但感受極有可能是一樣的。這就叫“同感共情”。
? ? ?同感共情會讓溝通順暢得多,多多談論自己的感受,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從而產生共鳴,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3.只說請求,不說命令
? ? ? 請求有禮貌的成分,讓對方感受到是在幫你的忙,更容易讓人接受。
? ? 命令的話,即使是上級對下級,如果語氣過于生硬,讓人接受起來也有點困難。
? ? ?記得以前看過林清玄的書,《把話說到心窩里》,和這本《非暴力溝通》有異曲同工之妙。書中提到的這三點,在實際生活中,可操作性很強。
? ? 其實溝通中,一定要把握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換位思考,真誠溝通。再深的套路也抵不過真誠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