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脾好,命就好;脾虛,命就虛!你的腳上有個穴位可以養脾救命?
在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中,脾號稱"后天之本",脾胃之氣受傷,各種疾病也就由此而生。
人吃下去的食物實際上是在胃和小腸內進行消化和吸收,但傳輸這些水谷精微物質給其它臟腑的卻是脾,如果脾的搬運能力很強,人體臟腑,經絡,皮毛都會得到氣血充分濡養。
脾虛了,有6大表現
1、 舌苔白膩、大便粘滯不爽
2、 食欲下降、再好吃也吃不進去
3、 飯后犯困、吃完飯就困
4、 渾身乏力、四肢無力
5、 濕氣重、舌頭兩邊有齒痕
6、 無緣無故的發胖
這些癥狀都是脾的運化能力差造成的。脾主統血,疾病往往在人體有瘀血的情況下生成,而脾正好具備了生成和運輸新鮮氣血的功能。
中醫認為,"氣血不正,五臟皆病;氣血調和,百病不侵",恰恰說了這個道理。
很多人都聽過"虛不受補"這個詞,"虛不受補"的要點就落在脾上,大病的最終結果是脾受到損傷,因此脾衰比腎虛更可怕。
所以脾好命就好,脾虛命就虛。一定要把養脾列為養生之重!
如何補脾?
關于補脾,中藥里有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參苓白術丸,歸脾丸等等,要在中醫師指導下辯證施治,此外,也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方法來達到補脾的目的。
1、按摩太白穴
取穴方法:
可采用仰臥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勢,先找到你的大腳拇指的邊緣,沿著內側邊摸下去,太白穴位于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后下方凹陷處。記住其實就是大腳趾內側第一個高骨的后下方。
2、功能作用
因為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是補脾大穴,主管脾經上各個問題的。
太白穴就是針對脾虛調理的大穴,具有健脾升清、利濕止瀉之功。
而且太白還可調節血糖,治療糖尿病,就拿調節血糖指數來說,它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血糖高的可以通過調節此穴讓它下降,血糖低的可通過此穴使之上升。
3、養護手法
1、按摩法:
行指揉法,用拇指指腹置于穴位上稍用力按揉,以微覺酸痛為度,每次約10分鐘,每日2-3次。
2、艾灸法:
用艾灸罐點燃艾柱后置于距離太白穴皮膚約3-5cm處回旋灸,每日1-2次,每次約20分鐘。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有脾虛的問題,脾虛后你的運化功能就差,然后引起了脂肪肝等各種各樣的疾病,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對脾的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