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章指出粉絲接受模式的幾個特點,提出文本近距、重讀和將電視劇文本轉化為對話和八卦來源等幾個問題。在第二章中,作者分析了粉絲是如何將文本轉變為事實的,即粉絲接受文本的模式,其包括三個方面:文本近距(粉絲將文本拉近自己生活經驗);重讀;將電視劇文本轉化為對話和八卦來源等。通過這三個方面,文本具有了獨特性,在粉絲的使用過程中重新獲得意義。作者反駁了過去研究將電視觀眾視作是漫不經心、冷漠的旁觀者,認為粉絲對所愛的電視劇則具有狂熱集中的關注。對文本和角色的親近感以及對虛擬文本保持遠距離是是粉絲創造性重構媒體內容的先決條件。粉絲接受文本有幾大策略:①與喜愛的文本不斷重復接觸;②錄像帶交換;③作為“女性話語”的八卦。
“重讀”
? ? 作者關注重讀如何轉換敘事中的輕重次序,使讀者能將文本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廣播業最有利可圖的并不是新節目的首播,而是不停地重播舊劇以及授權播映。重播也是電影電視工業經濟結構中的核心。對于粉絲的審美樂趣而言,重讀占據中心地位。重復閱讀的觀眾會在原文中的粗糙點進行考量,不管是敘事的空白、多余的細節,還是開放性的片段以及矛盾之處,都是粉絲可能進入這個世界對角色們進行觀照的缺口。但是重讀也同樣威脅著原文本對觀眾的情感控制,每次的重讀都會消磨掉一些可能有用的材料,而下一次的觀賞性也會相應的降低。粉絲對媒體文化的接受不可能也不會在完全孤立中進行,而是一直為其他粉絲的互動所塑造,同時也起碼部分由與更大的社會文化社群相互動的欲望所驅動。
? ?
? ? 第三章主要考察粉絲社群的批評和闡釋行為,包括原文本的選擇、經典化、評價和闡釋,以及它們與性別化閱讀方式的聯系。作者以電視劇《雙峰》為例,考查了粉絲社群的批評和闡釋行為,向我們講述了粉絲作為積極的受眾,會對電視臺和制作方作出反饋,并通過游說等活動延續電視劇的發展。作者主要考察了粉絲社群的批評和闡釋行為,包括原文本的選擇、經典化評價和闡釋,以及它們與性別化閱讀方式的聯系。作者認為粉絲都是批評家,將粉絲閱讀行為解讀為女性獨有的闡釋策略,可信度、一致性以及特定情節的意義不僅來自個人的審美品味,也來自粉絲圈的批評共識。
? ? 第四章以《俠膽雄獅》這部電視劇為例,著重追溯其接受歷史,提出“類型期待”在粉絲反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粉絲闡釋套路如何成為粉絲集體行動反對制作人的基礎。向我們介紹了讀者對電視文本會做出或好或壞的解讀,當電視文本的制作并不能使其中一部分觀眾滿意時,他們會重新寫作文本。在這個過程中,粉絲們會采取一些特定的文本類型,如言情,利用這種粉絲心目中的“元文本”來重新書寫故事。粉絲閱讀行為有時能夠影響電視劇情的走向以及播出機制。如果劇情不符合粉絲的類型期待,粉絲和制作方之間往往會爆發矛盾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