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讀書并不多,焦慮、懈怠占領了大部分心情,很難專注閱讀,所以我覺這一年自己的面目猙獰可憎。即便如此,也要為過去一年做總結,就算是辭舊迎新,為2024年預熱。
2023年1月,開啟美國作家托馬斯·福斯特的《如何閱讀一本小說》。起初也是一種功利性閱讀,為小說文本教學而閱讀。近幾年,高考以反套路為重點,要擺脫就應該先明白“套路”,要找到出路。從作家創作視角去理解闡釋小說,那就是最好的反套路的出路。奔著如此終點,讀書心情自然不會輕松,慢讀研讀,圈點批注,似乎在完成作業,幸運的是,作者親切自然地將小說創作理論的“五克鹽”融入到實例“水”中,恰當好處,讓一切在自然中發生,我也無需去費神費力去識記概念術語。小說創作的視角,創作中的人物情感,創作后的作者姿態等等,似乎有套路,又好似無比靈活。如果要說有套路,那就是作者與讀者的溝通共鳴了。過去講的套路都是讀者的被迫閱讀,沒有尊重作者,更沒有尊重文本。沒有平等對話,如何共鳴?這本書讀得比較慢,起初是完成任務的心態,后來是沉浸其中,但總歸有很多收獲,以后有機會還要再讀的。
在同一個月,我還穿插地閱讀王開嶺的《精神明亮的人》,首先申明這不是心靈雞湯,我認為一篇篇文章共同建構了書籍的對現實的批判性和悲憫情懷。閱讀中總讓我聯想《正面引導》中“溫柔而堅定”這個詞。批判思想幫助我清醒,盡力避免盲從,時時反問自己:該如何去想如何去做。悲憫又讓我走出“小我”狹隘世界,看到自己,看到他人,更看到社會和世界。
月底,我和眾多同伴在曹勇軍老師的引導下,終于讀完了梭羅著仲澤譯《瓦爾登湖》。共讀的經歷很難忘,重讀,精讀,寫閱讀感受,再閱讀他人的閱讀感受,最后精選。閱讀的確是屬于私人化活動,但也愿意傾聽同好者的發自肺腑的交流。曹老師的引導也為日后我完善閱讀社團活動制度開展提供了幫助。
2月,我心情煩悶,好友?兒,極愛閱讀的她,思維活躍的她,就拉著我一起閱讀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也是重讀,或許是跨專業的書籍,是心理方面的書籍,第一次是囫圇吞棗地讀。而這次是精讀,原來并不生澀,反而其中寓言風格,讓我極容易找到類似自己的角色,然后還從書中尋求改變的方法。也是共讀,也是有幸朋友的督促陪伴,我們共讀共寫了近一萬五字的閱讀心得體會。
正如黑塞在《讀書:目的和前提》中提到:“一本別人稱贊而我們也試圖讀卻引不起我們興趣的作品,一本令我們反感、無法讀進去的作品,千萬別強迫自己耐著性子硬往下讀,應該干脆放棄。”《美學散步》于我,正如此,拿起又放下,我們彼此緣份還未到,直到4月,我再偶爾看到書柜中的他,也許有種默契了,于是我就繼續閱讀他。果然,有了之前很多美學書籍做鋪墊,此行暢通無阻,此行柳暗花明,此行終豁然開朗,“慢慢走,欣賞啊!”
5月忙于高三復習,閱讀空檔,無言。
6月學生高考,兒子中考,間隙中我結束了《美學散步》的閱讀,還了夙愿,也每天默默地為學生和兒子祈福祝愿。
7月,在難得的長假中,我終于又可以走入市圖書館“淘寶”了,媽媽常說我,一進書店或者圖書館,沒有兩三個小時,就別想著出來?!吧街蟹揭蝗?,世上已千年”,我出山時,又帶著兩件寶貝——《冷眼柔腸的巨人》(魯迅先生的文章選集之一)和《了凡四訓》。前者的書名非常恰當,魯迅先生外冷內熱,越是辛辣地揭示,越是赤誠地熱愛,境界之大,心胸之大,真大先生,真巨人。后者是初讀,這文言短篇小品如同小家碧玉,無花言巧語,總是質樸貼心地講述和勸誡,作為過來人向世人提一些處事生活的方法。原來以前早已熟知的話語都在此書中找到故鄉。
8月,高三大假的黃金時期,萬萬不可虛度。我的閱讀也進入了勞逸結合的時段,一邊是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一邊是余光中的《從徐霞客到梵高》(圖書館中淘得)?!督虒W勇氣》在初步分析了教師在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困惑以后,進一步具體探討了教師的心靈,以及其內心存在的教學恐懼,實際存在的教學的悖論。為了教學更好的發展,探討了認知共同體,共同體中的教學,共同體中的學習,最終為了達到心懷希望教學,內心與行動統一不再分離。懷有純粹詩心的鄉愁詩人,用其敏感的心靈去串聯起徐霞客和梵高,他們都在滿地的六便士的世界中,執著地追尋皎潔的月亮,一個用文辭紀實,一個用色彩渲染,都向世人展示最美的山河?!白x書則曰臥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對面,乃廣義的游覽。”
9月和10月因帶著不同年級的課程,每天忙于備課講課判作業,每天計劃滿滿地,總想著:盡快完成,能擠出時間看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事與愿違,應該做的事完成了,想做的事始終停滯。人到中年,最不夠用的何止是孔方物,還有時間。
11月,實在對這樣忙碌的自己忍無可忍了,決心逼自己一把,立下一個flag:三天之內讀完鄧廣銘先生著作《辛棄疾傳》,于朋友圈見證。圓滿完成,理應放松,但心中始終耿耿,時代的一粒塵土就是個人的一座大山,宋的變遷是辛棄疾心中的深刺,與之前讀過的有關蘇軾的傳記對比,蘇軾豪放在于“曠”,辛棄疾豪放在于“壯”。兒子最近總在我耳邊念著“把欄桿拍遍”,是?。⌒猎娭锌偸遣粩嗟貑栕约海瑔枙r代: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12月,經朋友推薦,我嘗試閱讀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這異域風景生活使我想起《額爾古納河右岸》,縱橫坐落東西,冥冥之中,遙相呼應,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和眷戀,深植于民族心中。
這一年還有很多重讀的書籍,比如《鄉土中國》,陪著閱讀社團的孩子們共讀,再次用實踐證明了經典值得一讀再讀的真理,我每次與孩子們分享時,總聯系現今生活,我認為這才是社會類專著的正確閱讀方法。
我也有未完成的閱讀任務——閱讀《楚辭》,現在只讀到《楚辭·九歌》。雖未完成,但我也很享受浪漫憂郁的風格,對他,我不再陌生排斥,而是慢慢走近,慢慢欣賞。
最后對自己為2024再定一個目標,多閱讀,每次閱讀完一本書,就寫一篇千字讀書感受。
一切順遂,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