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目錄
第十一話 置之死地而后生 韓信拜帥入漢營
韓信退到洛河邊,正欲渡河,發現渡船全都不見了。
“不好,中計了!”韓信慌忙指揮部隊準備戰斗。
果然,從密林中沖出無數秦軍,將楚軍包圍。
“輸定了,天要亡我楚軍嗎?”副將哀嘆道。
一人手起刀落,副將人頭落地。
眾官兵瞠目結舌,不敢多言。
“再有擾亂軍心者,殺無赦!”韓信言。
士兵們皆膽戰心驚,不敢多言。
他們怕自己會因戰斗而陣亡,更怕自己因退縮而被長官軍法處置。死于前者還算是英雄,而后者,遭人唾棄。
“將士們,我們前方是秦軍,身后是河岸,我們無從退卻,只能拼死一搏。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們只許勝不許敗!”韓信慷慨激昂,鼓舞將士。
官兵們士氣高漲,拿出過從未有過的殺氣,和秦軍決一死戰。
秦國武士,見此虎狼之勢,心生怯意。
自淮陰到長安尋師訪友,再從長安至稷下拜師求學,我經歷了太多太多。漂母之恩,胯下之辱,這么多年他我走了過來,今日怎可一旦放棄?
不信天,不信命,我只信我自己。項羽不看好我,那我就讓你看看,我夠不夠格!
“到達勝利之前,無法回頭!”
韓信握緊了自己手中的長槍。
“無名小卒!”秦軍大將殺了過來。
只見敵將揮舞著大刀,朝韓信砍了過來,韓信只是輕松一閃,一個側身便躲掉了敵人的攻擊。
韓信倒是毫發無損,那人卻破綻百出。
敵將見狀,發現自己漏洞百出,臉色頓時慘白。
“哼,你的腦子里,好像少了點什么!”韓信輕蔑的笑道。
奮力一刺,刺中敵將心臟,緊接著手起一槍,那人便被挑飛,翻身落馬。
“誰是無名之輩?”韓信不屑一顧。
殺了敵將,敵人便軍心渙散。
戰場上,韓信沖鋒陷陣,將領們無不以一敵十。
最終,面對十倍于己的敵人,韓信率領三千兵馬,擊潰了三萬秦軍,突出重圍。
殲敵一千,自損八百。突出重圍后,傷的傷,走的走,韓信只剩下十幾個個親信跟從了。
數日征戰的他,疲憊不堪,終于從馬上摔下,不省人事。
當他醒來的時候,之前跟著自己身邊作戰的楚軍早已樹倒猢猻散了,但他周圍并不是空無一人,反而是一支重兵,一個他沒有見過的旗號——漢。
“將軍,可算遇見你了。”一人對韓信說。韓信艱難地睜開眼望著他,白發黃衫,謀士模樣。
“主公,此人便是韓信。”
“韓信?”那個看上去像是主公的人嘟囔了一句。
“就是背水一戰大破秦軍的那個。”他對主公耳語。
“啊!”他恍然大悟,“原來是韓將軍!”他高興的前去扶起韓信。
紫發紫鎧甲,大有一代統領的樣子,韓信看著這個主公,還是有些防備之心。
“不好意思,你認錯了吧?”韓信沒有接住他的手,而是自己站了起來,“我可不是什么將軍,我只是霸王手下…”
“霸王手下的一個執戟郎中?”白發男子笑著說,“哈哈,淮陰韓信?你,我沒認錯吧?”
“你認識我?敢問閣下是?” 韓信驚訝道。
“在下張良,我們應該見過面?”軍師開口了。
“啊?你就是張子房?夫子的大弟子?我就覺得我們似曾相識,原來都是在稷下求過學的。”韓信認出了張良。
“那這位是?”韓信望著他的主公。
“這位是沛公。”張良對他說,“我的主公。”
韓信猛地想起來李白說的話,“您莫非是沛縣的…?”
“鄙人劉邦,有幸見得將軍。”劉邦笑著說,“將軍要不加入我們?”
韓信極力推辭,“多謝您的好意,可是我已跟隨了楚霸王。”說罷便準備離開。
可環視周圍,漢軍士兵軍紀嚴明的樣子,和項羽的楚軍比起來,好得太多。雄赳赳,氣昂昂,有氣吞山河之勢。
韓信止步了。
“將軍,如今強秦亂楚漢,項羽自詡西楚霸王,可他勢單力薄,無法抵擋大秦武士的進攻,因此我們也想為保護楚漢之地盡一份力,希望將軍能夠助我們一臂之力。”張良拍了拍韓信的背。
“是啊,如今我有子房,要是再得將軍相助,那破秦指日可待啊。”劉邦也說。
韓信想自己在項羽那里不受待見,于是決定跟著劉邦。
“感謝主公賞識!韓信愿跟隨主公征戰四方。”
“好!”劉邦高興的說,“即日封你為參軍校尉。”
未等韓信受拜,此時張良卻給了劉邦一個眼色,劉邦立馬停住,聽張良耳語。
“主公,韓信乃是稷下孫臏的大弟子,謀略無雙,膽識過人,只是參軍校尉,恐不能使其人盡其用。”
“那依子房所見?”劉邦疑惑。
“依我看,大將軍非他莫屬。”張良看著有些猶豫的劉邦,“相信我主公,不會有錯的!”
“那好。”劉邦轉身對韓信說,“韓信聽令!”
“末將在!”
“即日起,吾封你為大將軍,統帥三軍,軍中一切事務皆由你等決定,遇違令者,可先斬后奏。”說罷,劉邦把虎符遞給韓信。
“主公!”韓信下跪,雙手接過,“主公知遇之恩,韓信雖萬死亦無以回報。”
從此,韓信拜帥,統領漢軍,抵抗大秦。
稷下 邯鄲
“好久沒有來到這里了啊。當年我和你哥哥相識相知的地方,便是這稷下了。”紫白色的頭發,持一把琵琶,是那叛逆吟游的樂師——高漸離,對他身旁的少女說。
“當年易水河畔的離別,孤身前往秦地,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都怪那太子丹自私自大,我恨吶!”高漸離望著她,“慶卿!我又想你了。”
“哥哥…”少女眼眶濕潤了。
“如今只有我倆相依為命,阿軻,從今往后,我就是你哥哥,好嗎?”
原來少女是荊氏刺客一族的后人,荊軻的妹妹。
“哥哥!”阿軻哭了,抱住高漸離。
“不哭,阿軻,現在的我們,身不由己。”高漸離抱住阿軻,“來,我給你講講,這稷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