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經濟落后近來成了全國人民談論的一個笑話,2016年前三季度,遼寧的GDP竟然是負數,仍穩居倒第一。曾經的“共和國長子”為什么淪落至此?經濟學家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解釋,而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所經歷的一次恐怖的檢車經歷,或許是這個問題活色生香的一個注腳。
-1-
如果不是在年底前幾天才去檢車,也許不會遇到如此奇葩的經歷,所以需先解釋一下,為什么我一直拖到最后才去檢車。
對于出廠日期超過6年的車,在到期之前90天之內都可以年檢,但是因為沒把檢車看成一件大事,我一直到只剩20來天時,才想找時間去檢測。但此時卻發現,市內最為正規的機動車檢測中心升級改造,關門了。另外,又傳出其他檢測中心漲價的消息,而市物價局明確表態:漲價違法!于是,便繼續等下去。但升級改造兩個星期仍無結束的跡象,漲上來的價錢也沒有降下去,于是,在年底前3天,不得不硬著頭皮來到此前從未去過的一家機動車檢測中心。
-2-
應該說,我對此次檢車的難度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所以當天7點剛過,就來到了離家十幾公里外位于郊區的這家檢測中心——他們的上班時間是8時30分。而此時,檢測中心的院外已排了長長的車隊。
前天剛下過小雪,路邊還處處能看到殘存的雪跡。7點多鐘,天剛放亮,司機偶爾走出車外打探消息,可以清楚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氣。
漫長的一個多小時后,院門打開,待檢汽車魚貫而入,在大院中按縱向排成幾列。而不斷增加的待檢車輛向后排出去,沒有多久就排到院外很長的距離。
我暗自慶幸:多虧自己有先見之明,來得早,現在我已進院中,并且在這一縱列中,我的車排在中游,前面的車輛并不多。但是,我高興得太早了,這只是我這一天恐怖經歷的開始。
-3-
進入院中的車輛排好隊后,不過9點鐘,太陽剛剛升起,陽光越過周圍的房子照進院子。隨著太陽慢慢向上爬,院內的車主們發現一個現象:車輛的隊伍在短暫前移后,停滯不動了!
環保車間有4條檢測車線,每條檢測線外大約排了五六輛車,這些車之后是一個白框,里面寫著待檢區,待檢區外有一條白線,白線內便是我們這此排隊等待的車輛。此時,白線外我的縱隊中在我前面只有3輛車。“環保車間”幾個大字就在我面前,但是卻變得遙不可及。
白線內等待的車主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待檢區及檢測線前不斷有車輛在排隊,而那些車輛都是從兩邊的小路開過來的,白線內排隊的車輛一輛也無法進入。
有的車主前去問坐在一個小屋內開單子的工作人員,答復是:昨天檢車到晚9點,仍有不少車沒檢,這是在先檢他們的車。
-4-
我做起了打持久戰的準備,鉆進自己的車里,放斜坐椅,蓋上一件羽絨服,打開手機,聽書。
等待的車主們大多與我一樣,在車里坐一會兒,出來交流一下,或打探消息。大約10點多鐘,一個穿著骯臟棉大衣的人拎著一個編織袋走進院內,他挨個車敲車窗,讓車主把車發動,把前后的車燈打開。這是在檢測車燈嗎?不明就理的車主們疑疑惑惑地按著他的要求去做。這個人讓我也把車發動時,我拒絕了。我告訴他,我的車燈沒問題。那個人也并沒有說什么,拎著他的編織袋走過去了。顯然,他并不是檢車的人,他的編織袋內裝著的是燈泡,——他是賣燈泡的!那么,是誰讓他進場,并命令每個車主發動車打亮燈呢?
11點多鐘,有人進院子里賣盒飯,顯然,這樣的排隊現象對他們而言是常見的。
反正短時間內沒有檢車的希望,我鎖好車,出院外溜達。此時院外排出的車輛有一公里,其中有很多大貨車。院外的大多數車輛并未熄火,發動機“突突”地響著,司機們跳下車來,三三兩兩地交談。而車隊的最末端是另一伙人,數量有十幾個。每有一輛車來,他們便迎上去問:“檢車嗎?”他們是代人檢車的。這些人怎樣代人檢車呢?無非是認識檢測中心的人,可以不用排隊吧。這個行當已存在了多年,在市內的每個檢車場所都有。我問了一下價錢,要價300元。
-5-
溜達一圈回來,鉆到車里繼續坐下聽書。此時已到中午,溫暖的陽光穿過車窗灑了進來。從早晨7點多到現在一直在室外,人已經被凍透了,這點陽光顯得格外可貴。我曬著陽光,昏昏欲睡。我不敢發動汽車取暖,怕尾氣中毒;我也不敢真正睡著,怕感冒,也怕前面的車突然動了,錯過檢車。我也不愿買看著反胃的盒飯,于是就在半夢半醒之中半坐半躺著。
我的準備還是不夠充足,手機本來電就不足,充電寶中的電也耗光了,因為要留下點電接聽電話,往回走還要打導航,所以便不再用手機聽書了。
那點可貴的陽光也未能照耀多久,天邊起了烏云,臉上的那一點溫暖也沒有了,我終于有些著急,再次走出車外打探消息。因為院中的工作人員都沒有穿制服,所以只能去問小屋里坐著開單子的人,他們答:“院子中的車今天肯定能檢上?!薄澳軝z到幾點呢?”答曰:“昨晚檢到9點?!薄盀槭裁撮L達幾個小時,院中的車一動不動呢?”他們給出了另一種說法:“檢車線壞了,正在修?!?/p>
對于這種解釋,院中的車主們似乎并不懷疑,甚至有出租車司機,也在安靜等待。在這個曾被殖民過幾十年的城市中,“忍”也許是大多數人與生俱來的本領吧。
但是排隊的車輛中卻沒有大貨車。大貨車都是從旁邊的小路擠到檢測線來的。每隔一會兒,就有一個穿著各式各樣骯臟棉服的疑似工作人員跑過來,對著某個大貨車司機指一下,讓他們開到前面待測區。
院內等待的司機們沒有異意,他們大多下來溜達一會兒,上趟那個不堪入目的旱廁,就鉆進車里,聽著車外北風輕輕的呼嘯聲,刷著自己的手機。
-6-
下午3點,院中白線前,那些曾不斷指點某輛大貨車的骯臟棉服們突然都出現了。他們開始指點排隊的車輛,我知道,終于輪到我們了。此時,我們的車已經在院內一動不動地等待了6個小時!
檢測中心大廳4點半關門,為了力爭趕在關門前檢完,從而拿到檢車貼,車主們毫不相讓,為了擠掉插隊的車,更是緊跟著前面的車,幾乎不留一點空隙。
檢車的正常順序應該是先從環保大廳經過,檢測尾氣后再進入下一個車間,拍照后就完成了全部過程。但在這個檢測中心,把這個過程反了過來,大多車輛先去拍照,然后才費力地從重重車輛中繞回來,再去檢尾氣。為什么這么做呢?因為等待區兩邊的路可以先通到拍照的車間,也就是說,順序反過來后就可以方便地繞過排隊區,而排隊的車輛還不明所以!
又經過1個半小時的排隊及檢測,中間還因為車輛太靠前被檢測人員痛罵了幾句,終于,在4時35分,我的車檢完了。但是匆匆趕到大廳,卻被告知,下班了,要取車貼,明天再來吧。
把車開出檢測中心大院,郊區的馬路空空蕩蕩,早就沒有了排隊的車輛。
-尾聲-
回來后聽朋友說,當天他在市內另一個檢測中心檢的車,花了300元找人代檢,一個上午就檢完了。
第二天在報紙上看到報道,市內20家檢車企業集體漲價,市物價局認為:此行為涉嫌不執行政府定價、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但約談之后一周,企業仍不降價。物價局要去調查并開罰單,并將企業列入“失信”名單。企業集體對政府主管部門的約談置若罔聞,這是為什么呢?
而我還感到一絲幸運,因為從報紙的報道來看,有的車主天天凌晨4點即去排隊,連排4天才檢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