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戰爭時期,美軍某排士兵趴在稻田里,與越南軍隊展開激戰。突然有6個和尚沿著稻田的田埂列隊走開,他們面無懼色,雙眼一直注視著前方,坦然自若,徑直朝著雙方交火的地方走去。
然而更讓人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人朝他們開槍。等到這6個和尚走過田埂時,雙方士兵竟完全喪失了斗志,不想再打下去了。那一天,雙方停止了戰斗。
和尚堅定的情緒傳染給了作戰士兵,進而改變了他們的行動。相比于縝密的邏輯和推理,富有感染力的情緒更容易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因此,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并用積極的情緒去影響他人,這是每個人這一生都必須掌握的技巧。
不懂別人心里感受怎么樣,不懂得安撫別人的情緒,不理解別人的需要和渴望,縱使你才高八斗,成功之路也會步履維艱。
人是社會的動物。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需要跟人打交道。在跟人交往的過程中,一些人的行為模式會讓我們感到舒心和愉悅,而另一些的做事方法會讓我們火冒三丈,十足差評。
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聊一聊在不同場景下高情商的人的處事方法。
場景一:正常朋友間的溝通談話
低情商者:以自我為中心,滔滔不絕,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高情商者:尋找共同話題,說話有分寸,時刻關注對方情緒
你的身邊肯定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毫無社交魅力,讓人討厭,他們似乎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談話或電話,他們會一直滔滔不絕,完全沒有意識到你想說“再見”的暗示。
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其他人沒有表現出絲毫的興趣,而且無視別人轉移話題的試探,還喜歡窺探你的小隱私。
求學時期,我就遇到過這樣一個人。跟他一起出去吃飯,一路上自己說個不停,從家里的事情聊到最近洗衣服的盆子被人偷走了,一路上我是聽的頭暈腦脹,他還會時不時地問我:“你在聽嗎?”我只得“嗯嗯”、“哦哦”的回應。回應后他雙眼一亮,又開始跟我講:“你知道嗎?那誰誰誰...”
而當我說起自己這段的煩惱時,他就專心地吃飯,頭也不抬,一句話不說。
這樣次數多了后,我也就拒絕中午和他一起用餐,而是和外班的好友一起吃飯。
朋友不是你情感宣泄的垃圾桶,在交往過程中只顧自己的感受的人太自私,在彼此都愉悅的基礎上才能愉快地玩耍。
我們班當時有一位特別受歡迎的C君,跟他說話,他總會微笑地注視著你,順著你的思路往下聊,時不時地開幾個玩笑。等你的話說完了,他才開始聊他想說的話題,而此時你也會很愿意陪他繼續說下去。
高情商的人,先尋找共同的話題聊天,沒有共同的話題,就先讓對方說個夠,努力跟對方情緒和思路做到同步,博取對方好感。
場景二:面對一個正在生氣的人
低情商者:一味說理,缺乏耐心,勸說無果后生氣離開
高情商者:耐心自控,情緒安慰,轉移受害者注意力
當你生氣時,如果有人一味對你講道理,勸你不要這么小肚雞腸,因為這一點小事生氣,勸你想開點,沒必要這樣,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沖那個人發一通火。
更可氣的是,你說了:“我的事你不懂”后,那個人還來了火,嘟嘟囔囔道:“老子的好心被你當作驢肝肺了,愛咋滴咋滴,老子不管了!”十分氣憤地走了。
除了對這個人表示無語,你還能怎么辦?
低情商的人總是認為,情緒的事情可以用理性來解決。正如耶穌所言:“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那樣,情緒的事理性管不了,強行趕鴨子上架反倒會火上澆油。
低情商的人是糟糕的勸說者,他們一方面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住,另一方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必要的溝通技巧。
而高情商的人不這樣,他們往往有十足的耐心,并不試圖說服你,而是嘗試理解你的情緒,并由此轉移你的注意力,把你的情緒引到積極的事情上去。
曾經在意林上讀過一個小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在她8歲的時候母親去世,許多人都到她們家的院子里安慰幼小的她,大部分都在告訴她:“要節哀,生活還是有希望的”。但她還是沉浸在悲痛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日近黃昏,她的一位玩伴過來陪他,那個小男孩并不懂什么大道理,而是告訴她:“我們一起坐著這里看看這顆大槐樹。”
就這樣,他們一起盯著大槐樹看了一晚。文末,這名作者寫道:“這個小女孩就是當年的我。對我來說,那么多人的安慰只有我的童年玩伴默默的陪伴最溫暖,讓我感受到了希望和一絲欣慰。”
場景三:剛剛進入一個別人已經成立的圈子
低情商者:強硬蠻橫,無視規則,急于表現自己,企圖在圈子中占主導地位
高情商者:低調謙和,接受規則,觀察模仿他人,等地位穩固后再提出觀點
人情社會,圈子無處不在。每個圈子都有獨屬的規則,我們這一生,就是一個不停地跳出舊圈子走進新圈子的過程。
低情商的人呢,他們會硬擠進不屬于他們的圈子,并過于突然或過快地試圖改變游戲主題,或者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立刻反對其他人的看法,渴望成為圈子中的聚焦點。可惜,這種做法往往會弄巧成拙,反而受到他人的排擠和冷漠,甚至驅逐。
高情商人士,深諳“要想改變游戲規則,就必須先通過游戲規則”的道理,他們并不著急,會先花時間觀察小團體,在加入之前搞清楚當前的狀況,然后用行動表明他們接受小團體的規則,等到自己在小團體的地位確定之后,才主動建議小團體該做什么。
總結與反思
杜月笙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掌控情緒的力量,懂得如何用情緒影響他人,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必備技能。這些技能是人際關系的潤滑油,非凡魅力的添加劑,會運用他們的人,容易和別人打交道,善于領會他人的反應和感受,受到大家的歡迎,因此也更容易成功。
想成為受大家歡迎的人?先從這三個技巧開始。
準備了人際交往方面相關的電子書20幾本,想要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加我微信,免費共享海量資料,與田寶共同成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