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跟一個許久未聯系的好友聯系上,她現在已是一個四歲孩子的媽媽,兩人聊天不免談到感情事,得知我依然單身,不免唏噓,說你既不是胖也不是丑,怎么會沒人要呢?難道你現在還在挑人嗎?不知道女人過了三十歲就只能被人挑嗎?知道她只是關心,所以只能呵呵,然后回她,對于年齡,我現在倒是看得挺開的,總不能因為就快到三十歲就隨便找個適合的人嫁了吧。
突然間想起朋友A,A跟我一般大。有一次通電話,說起她對現狀感到很茫然, 眼見著就到三十歲,原先設定的目標一個都未實現,不免感到茫然。我曾從旁人口中得知她的目標,三十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事業上也能有所小成。但現在事業停滯不前,感情也依然沒有著落,不免有些著急。A也不是沒遇到過合適的人,只是因為開始前的諸多考量,最后只能任由兩人越走越遠。
好像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么一段過去,讀書的時候被禁止戀愛,等到大學畢業了,又被急著銷出去。無論是父母,還是自己,我們都急于求成,迫切的想剛好抓到一個可以結婚的人,好像過了這個時機便再也嫁不出去一般。社會主流的價值觀便是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還沒有結婚,便是等于貼上了沒人要的標簽,要承受各種異樣的眼光,以及各種似是而非的關心。我們懼怕于這種強大的壓力,所以年齡越近便會越著急。
我媽曾當我的面直言,我跟我弟到現在都還沒結婚的事令她非常困擾,因為讓她在外人面前覺得很沒有面子。有沒結婚,漸漸成了幸福與否,有面子與否的代言詞。記得吳迪老師說過,五零后的父母,生長環境資源相當匱乏,所以那個時候婚姻的結合取決于能不能一起搭伙過好日子,而身為八零后的我們,生活環境好了,對感情的要求也不再是僅僅只是適合過日子而已。雙方的沖突在于此,雖然知道他們是為我們好,但我們想要遵從自己的心,還要頂得住隨著而來的壓力以及別人異樣的眼光。
今年年初,發生了好多事,經歷了一段前所未有的低潮期,甚至,我都懷疑那一個月里,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癥,一度想離開這座我打算常住的城市。許多年后,我會寫下你剛好在我想離開的時候出現,還是,剛好想換一座城,來到這里便遇見了你?那時候極度渴望那個人的出現,甚至為此寫下了這么一段,有點感嘆,原來,抑郁也能使自己的文采變得極好。也慶幸,因為有過這么一段時間,讓我得以想通一些事情,也才發現,深深埋藏于心里的擔心。
曾經,我以為我是不在乎年齡的,所以才在每次被別人問起年齡的時候總要停一停,數一數。所以當那個念頭蹦出來的時候,自己還是有那么一點小驚訝的。它說,三十五歲結婚又如何?!確實不會怎么樣,另一個聲音小小聲回答。這時候自己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未曾看開年齡這個東西,有的只是刻意忽略;原來,我也會擔心自己對感情的堅持是錯的,也會擔心年歲漸長,會被心中的那個人嫌棄。在這一刻,終于承認我還是在乎它的,同時,也放下了它對我的鉗制,讓我未來的生活得以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過去的二十八年里,一直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可以從事什么,對于工作,也有諸多的茫然和不確定。在這二十九歲的當口,突然就看清了前方的路,找到了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只要有心,為時未晚,對嗎?
半杯暖說,新的一年要邂逅一段感情,培養一個愛好,還要再變得美一點。我想,借用過來放在自己身上也未嘗不可。
近來,發現自己對文字有所偏好,那就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寫,興許有一天,它可以變成一種讓我引以為傲的愛好。二十九歲,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一個結束,我相信我會越變越好。最后,我依然相信我會遇到你,我最親愛的你,我一個人會好好的,直到你的到來,一切的一切將會變得值得。
你好,29歲,我并不畏懼你的到來,感覺生命仿佛才從這一刻開始,正等著我去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29歲,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