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無論是中國皇家,還是外國王室,他們的婚姻都是政治聯姻。
政治聯姻看重的是兩囯政治上的利益,而不是男女二人的感情與幸福。
由于政治因素把倆個毫不相關的男女硬捆綁在一起,這場婚姻的幸福指數幾乎接近于零。
這是帝王家的無奈……
蘇格蘭瑪麗女王就是政治婚姻的犧牲品,這個女人只要愛情不要江山,可后來愛情江山都失去了,最終因為政治因素連自己的命也丟了。
瑪麗女王,世界上最悲哀的女王。
瑪麗女王原名瑪麗·斯圖特亞,她是蘇格蘭囯王詹姆斯五世的女兒。
說也奇怪,瑪麗女王的父親詹姆斯五世,他看到漂亮女兒的第一眼,就有不祥的預感……
“魔鬼與之相伴。它隨一個小姑娘而來,也會隨一個小姑娘而去!”
瑪麗女王是父親詹姆斯五世唯一的繼承人,而她的母親瑪麗.德.吉斯其實不是詹姆斯五世的原配妻子。
詹姆斯五世第一任妻子是路易.德.奧,他與這個女人相處融洽,可惜,這個女人很早就離開了人世。
不久之后,小瑪麗的父親詹姆斯五世也去世了。
瑪麗于1543年9月9日在斯特林城堡的王家小禮拜堂加冕為蘇格蘭女王。
幼小的瑪麗繼承了父親的王位,但這對她來說絕不什么幸運的事。
由于當時的瑪麗女王還是一個哺乳期的孩子,所以囯家大事主要由她的母親瑪麗.德.吉斯來執政。
當時蘇格蘭最大的矛盾就是宗教之間的紛爭不斷。
尤其是天主教與新教之間的水火不容。
瑪麗女王的母親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她選擇了讓自己的女兒與法國王儲弗蘭西斯聯姻。
瑪麗女王的母親是一個二婚女人,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法國人,無論從情感還是利益方面,這個女人都相信法國能幫助蘇格蘭。
瑪麗女王六歲的時候就去了法國巴黎。
幼年時的小瑪麗美麗、可愛、聰明,頑皮。
這個小姑娘不費吹灰之力就擁有了一個前途似錦的未來。
一個人的童年如果太過于美好,那么她的后半生或許只剩下災和難。
老天爺是公平的,你前半生幸福,你后半生必然悲傷。
在法國的王宮里,瑪麗是眾人的寵兒。
瑪麗·斯圖亞特在這里受到了法國王室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教育。
當瑪麗·斯圖亞特的教育生涯結束時,她已掌握了法語、拉丁語、希臘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加上她原先的母語——蘇格蘭語。
不僅如此,她還學會了兩種樂器的演奏方法,并學習了散文,馬術,訓鷹術和縫紉。
在法國隨著年齡的增長,瑪麗越發顯得嫵媚動人了。
1558年4月24日,瑪麗·斯圖亞特在巴黎圣母院嫁給了法國王太子。
不久之后,瑪麗·斯圖亞特又成為了法國王后。
當然他們的婚禮也是政治聯姻,如果瑪麗女王婚后沒有生下子嗣,那么蘇格蘭就要歸法國所有。
王室婚禮最終的結果還是和囯家利益掛鉤。
然而,瑪麗女王與法國國王弗蘭西斯的婚禮僅維持了兩年,她的丈夫就因病醫治無效離開這個世界。
瑪麗女王與弗蘭西斯屬于青梅竹馬,因此倆人婚后感情甚篤,但是他們沒有孩子。
傷心欲絕的瑪麗女王遭到了婆婆的苛待,迫于政治壓力她不得不返回蘇格蘭。
一直代替女兒執政的母親瑪麗.德.吉斯去世了……
隨后,蘇格蘭內部危機四伏,瑪麗女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她與表兄享利.斯圖爾特,也就是達恩利公爵結婚了。
瑪麗女王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
她決定在蘇格蘭重建天主教國家。
可她的決定觸怒了那些信奉新教的蘇格蘭貴族們。
瑪麗女王本以為與表兄達恩利公爵結婚能生下合法的繼承人,并且在丈夫的幫助下,改變國家混亂的局面,但不久后,她便失望了。
達恩利公爵是一個懦弱膽小的男人,他性格軟弱無能,根本沒有本事協助妻子解決問題。
深感失望的瑪麗女王與達恩利公爵爭吵不休……
婚后不久,瑪麗女王懷孕了,可他們夫妻感情己經破裂。
瑪麗女王經過十月懷胎后,生下了一個兒子詹姆斯。
兒子的到來并沒有為婚姻帶來任何轉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瑪麗女王越來越討厭自己的丈夫,這個女人帶著身孕紅杏出墻了。
瑪麗女王愛上了一位音樂家,他們常常在私底下幽會。
達恩利公爵雖然性格懦弱無能,但這戴綠帽子的事也是無法容忍的。
男人誰愿意做王八呢?
哪怕這個女人是女王。
達恩利公爵一氣之下,帶人殺了這名音樂家。
懦弱的人也會有狠辣的一面。
不甘寂寞的瑪麗女王再一次紅杏出墻了……
這次的新歡是博斯韋爾伯爵。
博斯韋爾伯爵英俊的外表,濃情蜜意的言語都讓瑪麗女王傾倒.……
“為了他,從那天起,我放棄了名譽;為了他,我賭上了權勢和良心;為了他,我拋棄了親人和好友?!?/blockquote>夜幕下,手牽手,訴情話,相依偎。
瑪麗女王又找到精神慰籍,她心滿意足的笑了……
從來婚外戀都是毒藥,即使女王也不例外!
1567年,瑪麗女王的第二任丈夫達恩利公爵也走了。
不過,達恩利公爵走的太突然,許多人都懷疑是有人做了手腳。
其中嫌疑最大的就是瑪麗女王的新歡博斯韋尓伯爵。
瑪麗女王的表親英國伊麗莎白一世曾提出讓自己的“情人”與其聯姻,以改善兩國之間的關系,但被愛情沖昏頭腦的瑪麗女王堅持與博斯韋爾結婚了。
看來這個瑪麗女王也是一個感性之人。
伊麗莎白一世對瑪麗女王的不合作大為惱火,不過這個女人城府極深,她表面上毫不在意,其實心中默默地記下了這筆帳。
一帆風順的瑪麗女王對周圍的危機毫無防范意識。
她雖然是蘇格蘭的女王,但是,她并不懂什么是政治。
政治一向都是殘酷無情的,感性的人不能從事政治,瑪麗女王真不是做女王的料。
蘇格蘭人本來就懷疑達恩利公爵的死因與博斯韋爾有關,現在自己的女王居然敢大張旗鼓地與這個男人結婚,這對夫妻可真的成了全蘇格蘭人民的公敵了。
瑪麗女王不惜得罪眾人而結的婚也不美滿,不知何故,在婚后的第二天她便嚷著要自殺。
1567年蘇格蘭貴族以瑪麗女王天主教與蘇格蘭新教互相矛盾為由廢掉了這個女王。
瑪麗女王的秘書被人殘忍殺害了,而有孕在身的她則被軟禁在房中,失去了自由。
這時的瑪麗女王才知道什么是大禍臨頭!
在此期間,懷孕六個月的瑪麗女王曾和丈夫偷偷逃離監禁地,在達敦巴召集八千人想要奪回自己的王位,可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而瑪麗女王一直深愛著的丈夫博斯韋爾背叛了她,這個男人從頭到尾只是在利用瑪麗女王。
女人一旦動情就分不清是非真假了。
往日的甜言蜜語,如今的惡語相對。
更加不幸的是,瑪麗女王在幽禁中因恐懼而流產了。
那是一對雙胞胎,一對不足月的嬰兒,一對不該岀生的孩子。
瑪麗女王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在蘇格蘭貴族們的逼迫下,瑪麗女王被迫將自己的王位傳給一歲的兒子詹姆斯。
這個孩子后來成了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國王。
至此以后,瑪麗·斯圖亞特不再是蘇格蘭女王了。
瑪麗·斯圖亞特是以美貌著稱的女王,她利用自己的容貌吸引了看守,從而逃離監禁她的住所。
女人的美麗就是一張天生的王牌。
1568年5月2日,瑪麗從列文湖逃脫并再一次成功地招募了一支規模不大的軍隊。
當她的軍隊于5月13日在蘭塞德戰役被擊敗后,三天之后瑪麗選擇逃往英格蘭。
瑪麗女王來到了英格蘭,可那兒是新教統治,那里的人民不歡迎她。
無路可走的瑪麗女王只得投靠自己的表親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天真的瑪麗·圖斯亞特以為自己的表親伊麗莎白一世會幫她奪回王位。
可這位表親女王雖然收留了她,卻沒有幫她奪回王位,經過政治的考量,把她一直囚禁在卡萊爾城堡,這一囚禁就是長長的十八年。
瑪麗·斯圖亞特雖然被囚禁起來,但她畢竟不是普通的囚犯。
她在卡萊爾城堡內有自己的女仆,可以養寵物狗,也可以會客,打獵。
可是,瑪麗·斯圖亞特的日常生活都有人在監視,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軟禁。
瑪麗·斯圖亞特由高高在上的女王變成了受人擺布的階下囚。
她永遠失去了自由與權力。
人生就是這么的無奈……
伊麗莎白一世是新教女王,她曾經勸說瑪麗女王改信新教,便可讓其成為自由人。
瑪麗女王不愿放棄自己的相仰,她斷然拒絕了這一提議。
相仰有時比自由更重要!
至少瑪麗女王是這么認為的。
被長斯囚禁的瑪麗女王常常孤獨一人靠在窗前看著外面的世界。
鳥在天空中飛翔,人卻在籠中囚禁。
瑪麗女王一定覺得自己還不如一只鳥兒。
瑪麗女王雖然被關在卡萊爾城堡,但她畢竟曾是蘇格蘭的一國之君主,有不少死忠者一直想救她岀來。
從二十六歲到四十四歲的囚禁生涯中,總共發生過四次企圖劫獄事件,就像命中注定的一樣,這四次營救都沒有成功過。
瑪麗女王慢慢地變胖了,但她依然向往自由。
她不明白厄運為什么總是跟隨著自己呢?
厄運的確喜歡瑪麗女王,它又一次找上了門。
最后一次企圖劫獄事件實在做的太過份了,那些瑪麗女王的死忠份子想要勾結英格蘭天主教救出他們的主子,并立瑪麗為英格蘭女王。
這一次想要對付的人居然是英格蘭的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這可是捅了馬蜂窩,惹下了滔天大禍……
伊麗莎白一世下令徹查此事。
瑪麗女王被帶到斯特林城堡受審,她堅絕否認自己有罪,可這次過審只是表演,斷頭臺已經準備好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瑪麗女王只想要自由,但她的話沒人聽。
伊麗莎白一世起初很猶豫,她并不是憐憫瑪麗女王,而是不想擔一個殺親的壞名聲。
后來,在議會眾議員的催促下,伊麗莎白一世假惺惺地哀嘆了一聲,她簽下了死刑判決文書。
伊麗莎白一世與瑪麗女王不同,她在幼年時就經歷了母親的被殺,父親的冷漠,私生女的屈辱,姐姐的猜疑。
年少時的總總不幸讓伊麗莎白一世機警過人,工于心計,善于權術。
上帝永遠都是公平的。
現在任是誰也救不了瑪麗女王了。
瑪麗女王知道自己絕無生還可能,但她依然保持著王者尊嚴,她緩步踏上了鋪著黑布的斷頭臺,……
“女王,現在改信新教還來得及……”
圍觀的人群中跑出來一位新教牧師,他大聲對瑪麗女王喊道,
“我生于天主教,長于天主教,愿意為天主教殉難。”。
瑪麗女王高傲地打斷了牧師的話。
在斷頭臺前,平靜地祈禱,鮮艷的紅裙,冰冷的木樁……
可以開始了!
行刑人開始動手了……
瑪麗女王遭受了三次罪,被砍了三次頭,她一聲都不哼。
她一直到死都維護著自己的尊嚴。
行刑人拿起了瑪麗女王的頭顱,一頂紅色的假發掛在手上……
瑪麗女王的愛犬圍繞著主人的身邊,不停地打轉,不斷地哀鳴….…
周圍的人們驚悚不己……
瑪麗女王的一生都是不幸,厄運始終伴隨著她。
她的愛情只是海市蜃樓,她的王位更是枷鎖魔咒,她的人生注定悲劇!
政治多狡詐,翻手覆雨中,愛情真與假,塵土埋香魂。
瑪麗女王囚禁在卡萊爾城堡期間,她說了那句名言一一
“In my end is my beginning”(我死即我生)。瑪麗女王將這句話鑲嵌在她衣服的花邊上。
她說的話靈驗了……
一直到現在,還流傳著瑪麗女王的傳說。
這次她沒有失算!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一個喜歡讀書,癡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