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書有一個月了吧,對于大部分都內容都已經忘掉了,但是有幾點我一直都記得很清楚因為有過實踐。
全書最主要的觀點就是時間管理不是管理時間而是管理自己。時間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不論如何它都在做減法,均勻減少。管理自己則是提高自身的效率,在同樣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管好自己,就要控制自己的思維,而不是你的大腦,你的習慣去控制你。
我分享一個我覺得比較有效的方法給大家吧。今年加入了手賬圈以來,買了一個手賬本(hobo weekly),上面有年計劃,月計劃和周計劃,我壓根就不知道怎么用。年初,我還比較迷茫屬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吧,沒有計劃不會寫計劃的人。
《把時間當做朋友》里面有一章是在教我們如何制定計劃。
第一組練習:
一、認真回憶一下并記錄昨天你都做了什么。逐條記錄下來,前面寫上標號,后面標注出做那件事情所花費的時間。
二、認真回憶一下并記錄前天你都做了什么。同樣逐條記錄下來。
三、認真回憶一下并記錄大前天你都做了什么。同樣逐條記錄下來。
第二組練習:
一、認真回憶一下并記錄上一周你都做了什么。
二、認真回憶一下并記錄上一個月你都做了什么。
三、認真回憶一下并記錄上一個季度你都做了什么。
四、認真回憶一下并記錄過去的一年里你都做了什么。
03第三組練習:
一、用一個星期時間,每天晚上回憶一下并記錄當天你都做了什么。
二、用一個星期時間,每天隨時記錄你剛剛做完的事情花費了多少時間。
但是,這時候也很容易走進去一個誤區,——我們關注于記錄時間的使用形式,而不注重時間的使用效率。比如說:今天的時間記錄本上寫了我看書3小時,其實也就看了10頁書,或者今天寫作了2個小時,結果只寫了200字,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做完這些,你差不多就知道自己每天哪些時間段有整段的屬于自己的黃金時間,哪些時間效率低,又有哪些時候效率低下只想休息呢?對自己的時間就有了初步的把握了。
我可以開始來制定計劃了。嗯,其實差不多到了現在我才有能力來制定計劃,以前寫的一大堆大部分不可以實現的,我覺得那不是計劃,叫做夢想清單或者更合適。
先來制定日計劃,列出今天必須要做的且非做不可的幾件事情,——具體判定標準就是對你達成目標是否有益,并且寫下預計用時。然后放到你認為最合適的時間里面去,并記錄下來實際用時,比較兩者的差值,旁邊空格簡要寫一下原因和意外狀況。每天完成了重要的任務其他時間就可以自由發揮,例如: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可以聽聽喜歡的電臺和有聲書。
再制定大約一個月之后的日計劃我們就可以開始周計劃的制定。寫下這周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不得不去做的幾件事分配到日計劃中就行了。而對于月計劃的制定就要用到生命之花了,我會在下一篇文章介紹(正在創作中)。年計劃就按照我前面寫過的《古典老師——定制你的2016上》制定就可以了。
計劃一定是能夠完成、符合實際才叫做計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