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1字)
今天上午的主題就是“如何做,孩子才知道……”的七個方面。
既然被專門提出來,那肯定是很核心的,一定會有很大影響的內容。所以詳細做了筆記。
如何做,孩子才知道……?
①被無條件接納
②重視
③媽媽怎樣可以情緒穩定
④夫妻關系如何和諧
⑤肯定、贊美、認同(語言)
⑥肯定、贊美、認同(非語言)
⑦如何做孩子的模范
如何做,孩子才知道被無條件接納
被無條件接納,主要接納的是四個方面:①犯錯;②負面情緒;③達不到期待;④失敗這四個方面。
理解:
其中,③達不到期待指的是孩子達不到父母的期待時,要能夠無條件接納;而④失敗指的是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時,無條件接納。
④失敗比較特殊,比如以考試為例,并不是考不到一百分就是失敗,也不是考不到六十分,這個是很主觀的,自己給自己的期待。如果我覺得這科很難,那可能80分就是我的期望值,或者是比自己上一次要好,那就很滿意。就像跑步,有的人一定要跑第一,有的人能進前八就很開心了,但有的人水平很差,參加1500米,能跑下來就是成功。所以這是說的自己的期望。
反思自己:
能不能無條件接納自己,也是從①②④這三個方面來看(對自己的話就不存在③了),我是個獨立的人,所以如果有①犯錯的情況,那就自己承擔后果就好,如果這種后果會影響別人,那就跟別人道歉,其實沒有什么不能接納的情況。(什么是“接納”?)而②負面情緒,之前本來就很少,因為所有事情自己承擔后果就行了嘛,也并不經常有需要調動情緒的情況。即使原來有,經過今天下午的課程,那也煙消云散了。至于④失敗,那就很少了,因為我給自己的期望很低很低,低到不會失敗的程度,比如想跑步,那就1km,怎么都很容易跑完,如果過度完成,那就更爽。所以自我判斷,這部分自己的心理營養是很充足的。
如何做,孩子才知道被重視
專注的,重要的個人時間。
理解:這是最重要的方式,每天不需要很多,十五分鐘,二十分鐘就很足夠了,誰重要,那就要給誰。
這條的重點在于:“個人”,一定要是一對一的時間,中間不能同時做其它的任何事情,一定是跟這個人的獨處時間,做的事情一定是跟他一起的,一對一的時間。
另外,自己很重要,所以也要給自己留時間。比如林文采博士每年會給自己安排50+天的時間安排自己的事情,并且這是在安排課程之前優先安排的,這方面對我的啟發最大,自己最重要,一定要安排給自己的時間,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身邊的人負責,只有自己留有余地,才能不斷提高水平,才能舒緩情緒,更好助人助己。
媽媽怎樣可以情緒穩定?
四個方面:①學習情緒管理的方法;②關注原生家庭的未了情;③如果有創傷事件的話要及時治療;④做自己的好父母,給自己做“心理營養”。
理解:
這里雖然說的是媽媽,但內容上來看應該就是面對所有人的,所有的成年人,不管性別,不管是不是有孩子都一樣。③創傷事件的情況不了解。①情緒管理的方法下午已經學了基本內容,夠用很長時間才能理解。②原生家庭的未了情不太確定是什么意思,但是看起來好像跟③有相似的地方。④給自己做“心理營養”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但是遠不是解決情緒穩定的問題。
自我反思:
情緒超級穩定,懷疑自己是機器人,下午學習情緒管理的時候發現自己超理性。當然,這種事情有好有壞。
夫妻關系如何和諧?
和諧相處的家庭,有兩個很強大的能力。
Ⅰ發展出了處理沖突的能力。
沖突的來源:①原生家庭不同;②男女大不同;③天生氣質不同。
Ⅱ發展友情的能力。
男女之間互相滋養,女性對男性是①感激②欣賞③崇拜。男方對女方是①安全②重視③疼愛
理解:
Ⅰ處理沖突的能力和昨天學習的溝通的層次應該是相同的一部分,就是雖然兩個人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但是如果兩個人進入了敞開的層次,即使不贊成,但也能夠包容彼此不同的感受和想法,那就是處理了沖突。當然,也可能有比溝通更高的沖突,但是還沒遇到,也不理解。
Ⅱ發展友情的能力這句話大概是說,兩個人即使是愛情,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各種事情強加給對方,雖然有另一個人扶持,但自己的責任最后還是自己的,需要扶持的時候也不能視為理所當然,而要有感激之情。這就是互相滋養。
其中,男對女的三條是遞進關系,首先要給予安全感,如果能做到,那就重視她,如果能疼愛,那就更好了。反過來,如果不能做到疼愛的話,那也請重視,如果確實不重視,那就給她安全感。女對男也是一樣,崇拜是最高的標準,最少也要感謝
如何肯定、贊美、認同孩子(語言上)
①真實、誠意。②具體。③注重過程而不注重結果。
理解:
①真實和②具體我自己做得很好,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已經學會了。但是也會注意到這兩個方面是很多家長有誤區的地方,即使是講完后在分享的時候也有問題。特別是①真實,有的媽媽本體胺發作,什么都看不見,拉坨屎都要表揚孩子真棒,這其實很慘,因為孩子明明知道你說的是假的,不僅沒有作用,而且還會疏遠和父母的關系,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在同學面前覺得很丟人。
而②具體是1月份的時候和家長還講到過的,表揚自己孩子的時候,如果只是空泛的“孩子你真棒”其實并沒有什么效果,但是如果說:“每次你都會記得別人的名字,很有心,并且你的記憶力真的很好。”(真實案例),并且找證據證明給他看,那他就會相信,因為有事實證據。這樣才是最有效的。
③注重過程而不注重結果就是按照字面理解的,具體略。
另外,我覺得贊美的時候,要上升總結,比如能記住車牌號,就可以表揚記憶力好;如果幫別人端茶倒水,那就肯定他與人為善。小組討論的時候認為肯定贊美認同要從具體事情出發,但是要上升,讓他更有信心。但是林文采博士在這方面并沒有任何表示,案例里面也沒有這方面的意思。以后留心。
很多成功學書里面會教一個辦法,早上起來以后對著鏡子大吼三聲:“我是最棒的!”(如果沒錯的話好像出自《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但很明顯這個方法并沒有,因為肯定自己的時候沒有落到細節上,這樣說出來的話,你自己能相信嗎?不一定。但是如果是從真實的事情出發,那就是可以相信的了。所以正確的方法是每天記錄自己做得好的事情,什么時候關心他人了,什么時候注意細節很細心等等,這樣一點一滴積累下來就會對自己有信心。
推薦書《怎么說,孩子才肯聽》,這本要去看。
如何肯定、贊美、認同孩子(非語言)
最重要的一點是換一副有色眼鏡,要用看優點的眼光去看(板書沒寫,也適用于上條)
非語言的分為肢體和非肢體;非肢體分為物質和非物質;非物質分為社會性(權利)和非社會性。
理解:
肢體的方法有很多,擁抱、親吻、拍肩、撫背、摸頭等等都是,幾乎所有的身體接觸都可以是。
非肢體的具體操作有很多,比如卡片的方法,可以在卡片上寫“玩游戲三十分鐘”“一個愿望”等等之類。
提到了網上有一個帖子講了五十種具體的方法,但是不知道具體是什么。
自我反思:
“要用看優點的眼光去看”這條是最重要的,其實也是最根本的,孩子考試八十分,你就看看他那八十分嘛,何必非要看那二十分呢?難道他自己不會看?其實一直盯著缺點是擔心這些缺點會出問題,所以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自己的焦慮,所以同時也要解決自己焦慮的問題。
“要用看優點的眼光去看”這條要好好學習,覺得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每天反思,是不是盯著別人的優點?還是頂著別人的缺點,有必要每天總結,什么時候看優點,什么時候關注缺點之類。
如何做孩子的模范
①以身作則;②看得見,并且是他的重要他人。
理解:
①以身作則其實是最重要的,先要提高自己,然后才能指教別人。
②看得見一方面指父母長期在外工作,那就看不見,或者不是孩子選定的重要他人,所以自動屏蔽你,這兩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