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詩詞,大格局,大胸懷,大眼界,大無畏。讀毛主席的詩詞,讓我們振奮,好像無所不能了似的。在主席的價值觀里,就沒有“怕”這個字。有如此感受,叫我們如何不愛主席的詩詞啊?
在主席創作的詩詞中,《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是最勵志的一首詞。其中一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最為勵志。這是一個倒裝句,只要肯于登攀,世界上就沒有難事。
原文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譯文
長久以來都抱有宏大的志向,今天我再次登上井岡山。從千里之外來尋訪這片舊地,哪里還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顏。到處都是鶯啼燕飛的晚春新景,流水潺潺,寬大的盤山公路直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隘口,就沒有任何的險處可看了。
當年革命時期風雷激蕩,紅旗漫卷,這就是人世間。三十八年都過去了,猶如彈指的一剎那。可以飛向長空摘月亮,也可以潛下深海捉魚或鱉,談笑間高奏凱歌還師。世上沒有什么困難的事,只要肯下定決心去登攀。
創作背景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毛主席在井岡山點燃了廣大工農群眾武裝奪取政權的燎原烈火。
井岡山的道路是工農武裝割據、建立和擴大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遵循這條道路,中國革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新中國建立以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使井岡山地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湖南長沙經韶山、安源、三灣、寧岡直達井岡山茨坪的公路已經修通。
茨坪已經從一個小山村變成一個熱鬧的重鎮。這里建起了井岡山革命烈士塔,建立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岡山視察,距1927年初上井岡山相隔38年,其間,國內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看今朝,憶往昔,故地重游,他心潮澎湃,感慨良多,詩興大發,5月25日在井岡山上的時候揮筆寫下了這首《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并于1976年元旦在《詩刊》上正式發表。
賞析
全詞上片紀事、寫景,下片抒懷明志。文字簡單、明了,沿襲了詩人一貫的寫作風格,豪邁、自信依然是毛澤東在這首詞中的兩大元素。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首句即破空而來,氣魄非凡。詩人在閑庭信步的從空間讓閱讀者看到的是一種大氣派。
“凌云志”借井岡山的巍峨寫出了詩人的“凌云”抱負。三十八年前詩人在此立下的天下抱負,今天早已經實現,如今他一路征塵歸來,重訪故地,心情是何等激動與自豪。
詩人在走過他自己當年曾經戰斗過的每一處地方時,都留下了深情的目光和不盡的思緒。這是最容易為人所理解的詞意。
然而,“重上”的含義僅僅是重回、重游嗎?為何“重上井岡山”又是詩人“久有”的“凌云志”呢?這只是一次感情的尋覓回歸,還是執政黨領袖對使命的深層呼喚?
巍巍井岡,山高林密,竹繁花盛,樹茂草深。澗水潺潺,鶯歌燕舞,“高路入云端”,三十八年前的舊地,如今變了新顏。這讓走在井岡山、站在井岡山的毛澤東禁不住思緒萬千、感慨萬千。
他透過眼前的景色不僅看到了當年的腥風血雨,也看到了自己堅定不移的信仰所起到的作用。也因此,詩人激動、豪邁、自信,揮毫寫下“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這是一種駐足回首的豪邁與慷慨,也是詩人即將進行新一輪革命行動的信心和決心。
詩人展示一幅絢麗多彩圖畫:藍天綠樹,黃鶯婉轉,紫燕飛翔,溪澗流水潺潺;舉目仰望,盤旋的高路,插入白云渺渺的云端。字里行間,洋溢著詩人無比喜悅、輕松而舒暢的心情。流暢明快的筆調,抒發了詩人對井岡山變化之美的贊頌。
詩人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形象的描繪了井岡山的變化;它是當時國民經濟經過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呈現祖國新貌的縮影。
湖南黃洋界海拔1343米,群山巍巍,云霧茫茫,形勢其險要,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詩人以輕松、舒暢的情懷來到黃洋界哨口,攀登鬼斧神工般“鷹隼難度,猿猴難攀”黃洋界,其他“險處”豈能阻擋雄姿虎步,何須再看?詩人由眼前景色,蕩開一筆,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上闋描述詩人重上井岡山經過,敘事、寫景、抒情溶為一體;表達了詩人歡快的情緒和豪邁的氣概。
下闋開頭三句,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壯偉遒勁地展現了井岡山以及整個革命斗爭時期的風雷激蕩,紅旗漫卷的壯闊場面。井岡山獵獵紅旗,打碎帝、官、封枷鎖,變成沒有壓迫,人人平等,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詩人運用白描手法,不僅照應前文“重上井岡山”,點出離別的時間;而且濃縮時空距離,表達了撫今追昔豐富的情感。
三十八年,在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中華兒女經受的是血與火、生與死嚴峻的考驗,囊括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新民主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豐富內涵。
神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過去”“彈指”看似輕松,飽含著沉重的犧牲和可歌可泣感人的詩篇。勝利果實來之不易,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詩人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邁氣魄,表達中華兒女凌云壯志。可以飛往昔日高不可攀的天上去摘“月亮”,可以探入深不可測五大洋去捉拿“魚鱉”,然后談笑風生、唱著勝利的歌曲,從容而歸。酣暢淋漓的抒發了詩人征服宇宙的革命家豪情。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民間諺語;作者把深刻的哲理,用口頭語融于詩詞之中,詩人此詞以議論的手法結穴,不僅首尾呼應,而且啟迪、鞭策人們:勝利屬于不畏艱險,勇敢攀登的人。世界上什么事都是如此。“無限風光在險峰”,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就一定能實現。
下闋詩人觸景生情,回顧三十八年革命歷程;融情于理,以發人深省、深刻的哲理總結詩篇。
縱觀全詞,筆調明麗、輕松,揮灑自如;節奏優美歡快,巧妙運用諺語、古人詩句。敘事、寫景、抒情、議論有機地結合一體,意境開闊、高遠。可以說其藝術性和思想性高度統一,是現代詩詞寶庫中難得的瑰寶。
備注:1. 圖片來自網絡,侵之必刪。
? ? ? ? ? 2. 部分詩詞釋義及賞析資料選自《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