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也知道成績和孩子的努力程度并不成正比,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存在,比如高考只要遲到15分鐘,便與十多年的努力程度擦肩而過。即便孩子考了負分,也是在積累經驗值;是我們的急功近利把孩子的內驅力變成了外驅力。只懂得學習的孩子,他生命力里支撐他自信和堅強的東西太少了;孩子除了學習,你什么都不讓做,他遲早厭學。我們的焦慮、我們的情感隔離狀態、我們的憤怒咆哮使得孩子厭學。我們就是資本家,剩余價值就是我們的面子,那張錄取通知書,就是我們遮擋自己自卑的遮羞布。父母和孩子的緣分原本就沒有學習,檢查作業不是父母的事事老師的事。孩子今天所有的成績,都是過去每一次努力的結果。你只要學了,就是進步,沒有退步。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跟學習相比,我更關心你,只要你快樂,學習并不重要。感恩老師的精彩課程,真是十分受益。
辰寶對已經形成的習慣有很大的執拗和堅持,之前幼兒園每周也有一次的英語興趣班,加上孩子剛好處在學習語言的敏感期,所以他對OneKid American School的學習有一定的堅持性,但是其互動性和主動性卻并不強。
我也跟辰寶的英語班主任溝通過了,我逐漸認識到,辰寶對我有很大的依賴性,是我對他隱約的擔憂阻礙了他的成長,成了孩子學習英語的絆腳石。因此我在每周二次的英語學習中,逐漸開始放手,從只是坐在辰寶邊上不出聲、不提示、不翻譯,到偶爾起來走到客廳去做自己的事情。我告訴辰寶,如果不懂,就直接告訴老師:I don't know;沒聽清楚,就告訴老師:Pardon,要大膽跟老師溝通。對錯本身并不重要,媽媽在意你學習的過程得是否開心,而不是學會了幾個單詞,你能堅持學完三年,媽媽就覺得非常了不起。
辰寶現在已經能在自己不確定、不知道的時候,告訴老師:I don't know;在我起身離開的時候,不僅沒有什么情緒反應,反而繼續很認真地跟老師學習、交流、跟讀,我覺得孩子做得很不錯,并把每次老師的鼓勵都告訴他。
上周幼兒園的英語興趣班上,辰寶得了班上最多的小星星,回來高興得不得了。我告訴孩子,這就是努力學習的成果,只要付出,只要堅持,一定會有結果,只是我們的成長有時候是曲折的、迂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