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和你有關的、一類是和你無關的
對于和我們有關的,自然是離不開的要打交道,那么這時候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看著順眼的、一類是看著不順眼的。
順眼的人多數是有進取心、學習力、責任感強、抗壓力強、專業(yè)性強、為人處理讓人舒服;
不順眼的人呢多數是懶惰、油滑、思想固化、不文明不友好、抱怨牢騷滿腹、推諉扯皮、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態(tài)度、沒能力、沒真誠,亦或是對上諂媚對下打壓;
可無論哪一類人,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都會發(fā)生口角或者糾紛,那是因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樣的理念地普遍存在的,誰都會保護自己的利益,只是有底線的人不會犧牲別人的利益,沒底線的人可能會踩著別人的“尸體”向前。
在我們身邊也不乏有些人,表里不一、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用不到你的時候,恨不得不認識你;用到你的時候又會去討好你、祈求你、奉承你。這種人大有人在,只是有的人會來事兒,即便這樣,也讓你覺得很正常能接受,卻有一些讓你覺得反感、痛恨,這其實考驗的就是一個人的處理和為人的能力。
無論如何,我覺得我們都需要真誠,畢竟人和人的交往不可能都是“一次性”的,如果后期還要來往,那就不妨真誠點兒,對人有好、對人真心、拿出自己的態(tài)度和誠信,你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或者居心去待人,別人都是能有感觸的,誰都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出來,只是有些人礙于面子不說出來,如果你以為別人渾然不知,那就大錯特錯了,“日久見人心”,時間長了你是什么樣的人,早晚要被別人評價,為你加上標簽。
標簽一旦打上,就不容易改變,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你的人設是自己做出來的,絕對不是靠投機取巧、耍小聰明得來的。你是行動派、還是表演派、你是實誠人還是滑頭,人人心里都是有桿秤的。
和你無關的人,我們自然是不用理會,但都會“吃瓜”、當事人只有一個,但“吃瓜”群眾卻一定有一群,茶余飯后的議論、談笑間的閑話、骨子里打抱不平的心結......無論出于何種居心,都會來議論,有好也有壞。
靜坐常思記過,閑談莫論人非。雖然和我們無關的人,我們有言論自由,但從個人能力提升的角度,我們還是要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學習別人的閃光點,同時反思查擺自己身上的問題,讓自己不斷的精進改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沒有誰是可以離開“人群”而獨立生存,那么我們要學會基礎的和人相處的方法,如果真的沒有那么高級的手段,那么我們就遵從自己的內心吧,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遇見順眼的人就好好相處、好好珍惜,遇到不同頻的人,那就默默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然后不議論。
不斷學習、不斷精進、不斷超越,讓自己成為正能量的人,讓自己可以積攢優(yōu)秀的力量,也可以釋放積極的力量,做新時代的好青年、做孩子們的好家長、做父母們的好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