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生氣、傷心時,通常的做法是否認自己的情緒“我沒有生氣”、“我沒有不開心”。這跟我們小時候的經歷有關,每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大人的反應基本上是:
“不能哭,你是男生,不能隨便哭哦!”
“乖,別哭別哭,好啦,沒什么大不了的,別哭了。”
這種否認情緒的做法,會讓溝通陷入激戰,也不利于情緒的疏通。這里教你一個小技巧:
“我很生氣,很不開心,你別回嘴,讓我罵一下!”女生版
“我正在氣頭上,不想聽什么大道理,就算天大的事也等我氣消了再說”男生版
當你坦誠的說出自己很生氣后,對方不但不會因為你發脾氣而感到憤怒,還會反過來照顧你的情緒。不過不要得意忘形哦,發完脾氣后,再加上一句:
“好了,謝謝你!我現在心情平靜了,我們接著來談…”
談完了我們大人的情緒表達技巧,接著來談談關于孩子情緒的科學處理方法。
前面提到的否定孩子情緒的做法會讓孩子產生自厭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科學的方法是讓孩子學會描述、思考、反思情緒。
一、描述情緒
“寶貝,你為什么哭呀?”
“疼,這里疼。”
“那疼是什么感覺?”
“麻麻的…”
當孩子用語言描述情緒的時候,能幫助TA理解自己的情緒,有利于安撫TA安靜下來。
二、思考情緒
第二步就是引導孩子思考他的情緒是從哪里來的,怎樣才會消除掉這樣的負面情緒。
“寶貝為什么會疼?是不是因為從這里摔下來摔疼的?”
“是。”
三、反思情緒產生的過程
人的情緒不是來自于事件本身,而是來自于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當我們引導孩子描述思考情緒產生的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正確認知情緒。
“下次玩的時候寶貝是不是要小心些。”
“嗯。”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