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昊耘:
昨天在舅舅家嗨的一天,今天早上給你分享吧!
誰都會說話,但是不一定會好好說。
講話做事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
讓別人清楚你所表達的,并且盡可能地達到這個目的。
我們平時和周圍的人溝通時也要注意,
很多人講一件,覺得把它講完了,告訴別人了,就算完事了,
卻忽略了對方可能根本沒有收到信息或者收到的信息不完整,或收到信息后忽視了的情況。
很多時候,兩個人的爭吵就是由這樣的無效溝通引起的。
有時,媽媽跟你說:我不是告訴你該如何如何嗎?
你說:你講了嗎?我沒聽到啊!
這個時候,常常是我說話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你沒有專心聽,我說過后,就認為你接受了自己所表達的信息。
以后,這樣的事情可能在工作中、生活中還會遇到。
怎樣避免呢?
1、可以要求對方重復一遍你所說的內容;
2、如果是發短信的話,可以讓對方收到后給你回個信息,以確定他已經收到了,并且理解了你的意思。
反過來,當你接受一個任務時,也要跟對方溝通以完成任務為目的。
在工作中,也會遇到這樣的事,
領導安排你去做一件事,比方讓你和客戶約一個見面的時間。
但是,如果領導不來問你,你不會告訴領導任何結果。
等到某一天領導想起這件事問起來,
你告訴領導:“我打了兩次電話沒有打通。”或者“我發了微信和郵件給他,但對方沒有回。”
看到這樣,你覺得做得到位嗎?
顯然,接受任務這個人的做法真的有問題。
既然接受了任務,按照要求行動了并不算完事,而是需要達到目的。
電話沒有打通,郵件沒有回,就要主動想別的辦法,
并且,要主動跟領導匯報,事情的進展情況。
不能等領導來問進展情況。
這樣的事發生過一次,下次領導不一定再安排他做其他重要的事了。
還記得,上次媽媽讓你從舅舅家幫我把衣服帶出來的事嗎?
媽媽打電話時,跟你說:我有件衣服忘了在舅舅家,你出來時把它帶來。
等我們來接你時,你手上并沒有衣服。
問你。你說:你不確定我的衣服是哪件。
媽媽覺得至少有幾個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1、打電話給我再確認;
2、回舅舅家里的人,這件衣服是不是我的。
通常他們熟悉自己的衣服,所以可以判斷是不是別人的;
3、自己拿起來看一看,回想一下我有沒有穿過。
所以,好好說話、有效做事的關鍵一點,就是于及時溝通,以達到目的為最終的目的。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里。
2018年7月23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