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情況而定,或許下個星期就要拉開見習的帷幕。我們即將要去的地方,是湖南江永縣的一個女書文化村。我才知道,世上竟然有這種奇特的文字。
顧名思義,女書,是一種男人看不懂的文字,是女人之間的一種秘密語言。女書可說可唱可讀可寫,常有的載體有扇、紙、巾、書四種。一般都是母傳女,老傳少。女書字體造型獨特,也叫長腳蚊,表音不表意,單看一個女書文字,它沒有任何意義,只有放進句子里才能通曉意思。
它沒有標點符號,書寫的方式包括撇捺點圈弧,外形柔美,像婀羅多姿的柳葉,又像天上那峨眉月,有著優美的意境。女書文字和甲骨文很像,要斜著用土話來讀,有部分和漢字差不多,有些比漢字更簡約,還有一些文字是鳥和稻穗的圖騰,表達了對圖騰的崇拜。
三朝書是女書文字的常用載體,在女人出嫁的時候或者是一些隆重的節日里,它作為一種禮品,母女互贈、姐妹互贈。寫上祝福的話語,就和今天的日記一樣,有時也會在上面表達自己的憂喜悲歡。或許正因為女書是傾訴女人秘密的對象,所以當書寫女書的主人死后,她就會要求晚輩把女書作為陪葬品焚燒了或者掩埋。這也是女書的習俗,叫人死書焚。
就是因為這樣的規定,女書始于何時,發源地在哪已無從考究,人們眾說紛紜,猜測不斷。但不能否認的是,女書的存在,是當時男尊女卑的封建世界里的一個文字奇跡。在那個男權大過天的社會,為什么男性會讓這種自己看不懂的文字流傳,這同樣也值得考究。
2011年由李冰冰和全智賢主演的電影《雪花秘扇》曾造成了國際轟動。故事講述的就是在湖南永州的桐口村,存在一種古老的契約關系,從孩童時就通過文書的形式締約了下來,并因此產生了老同這樣的稱呼。老同指的是同年出生,長相脾氣相近的女孩一生相互照顧,相互愛惜,如同精神上的婚配,兩個人的情誼可以延續一生。
《雪花秘扇》在國際上引起的軒然大波在國內卻反響平平,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是5.7分。電影是想要講述兩個女主人公在兩個不同的年代中表達一樣強烈而不可磨滅的友情,可以凌駕在愛情或者姐妹之上。
19世紀的中國,女人還要裹足,她們對婚姻沒有自主選擇權,甚至要到洞房之夜才能看清楚男方的相貌。對于貧窮的百姓而言,能改變命運的就是給自己的孩子纏上一雙完美的三寸金蓮,這樣才能讓人刮目相看,甚至找尋到一個好的婆家。老同的故事就是從這里開始。
兩位主人公雪花和百合在7歲結為老同,隨著時光轉移,經歷饑荒與叛亂,她們一同省思媒妁之言的婚姻、寂寞、以及為人母親的歡喜和悲傷。兩個女人在彼此身上找尋慰藉,延續成一種支持彼此生存的情感連結。然而本是富家女的雪花因為父親吸鴉片家道中落,下嫁屠夫。而百合因為外貌出眾和完美的小腳嫁到了富家,當起了夫人。
為了改善雪花處境,百合來勸說雪花跟她一起走,可雪花因為不想拖累百合,偽造不忠的文書讓百合誤會,百合心有怒氣,從此拒絕往來。故事到雪花臨死的那刻解開,扇子道出了隱藏在女主之間不可逾越的友情。
平行的時空里,相同的故事在20世紀繁華的大都市上演,索菲婭和尼娜在中學時自結為老同,縱然倆人家庭背景極為懸殊,又有索菲婭后母的極力阻撓,她們彼此惺惺相惜不離不棄。尼娜為了索菲婭,甚至放棄考入清華的機會。
但是隨著兩人之后各自戀愛時發生的種種誤解、猜疑,都已成為兩位老同間不可跨越的鴻溝。索菲婭后來交往的男友約瑟被尼娜一再否定,友情再度分裂。從那以后她們就沒有用女書聯絡過,直到索菲婭發生車禍。
尼娜為了照顧好索菲婭,放棄了去美國的機會,在一路尋找索菲婭之前的信息時,在柜子里發現了《雪花與秘扇》的手稿,這個時候的尼娜才發現索菲婭承受著失去父親和自己骨肉的痛苦,而她則是索菲婭的感情寄托。不想牽拌到尼娜,所以索菲婭才自導自演了一場就要和別人離開上海的愛情戲。
幸運的是,她們還可以再次享受到強烈而不可磨滅的友情,尼娜在病床旁念出了扇子最后一折的女書。
“終其一生,我都在渴求愛,其實我根本不懂什么是發自內心的愛,老同的愛。這么多年沒有你——是對我的懲罰。”
索菲婭在她的聲音里雙眼緩緩睜開,她們的手,就如心中蓄積滿的友情,緊緊相擁。
老同,在今天這個思想很污的年代,(比如說417的宿舍里就有兩位污婆)。在觀影過程中,很多人都會想到女同。然后帶著有色眼光去看這部電影,認為這部影片打了女同的擦邊球,接著開始找茬。不過導演王穎很認真的否定了這一點,兩個女主是結拜的姊妹,很親的那種,一點都沒有同性戀的內容。老同的感情是表達女性之間的依戀、牽掛,那不是情愛,是一種真實存在但又未被明確定義的,這種愛讓人尊敬、感動和投入。
不過或許也是,這個影片面向的是西方世界,攝制組想要給大家展現一個古老而神秘的中國,野心很大,想要描繪出一副長篇巨制的史畫,可是因為跳躍度大,時間點變化大,情緒渲染沒到位,加上英語,韓語,普通話,鄉音等大雜燴在一起,那種想要表達老同之間精神和友情的東西沒有充分表達出來。
因為是改編的,故事是好故事,可是本來可以看哭人的電影,最終變成了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