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愛情的真正目的是讓你踏上尋找真正自己的旅程,然后通過碰撞,不斷形塑自己,與他人建立聯結,然后打開你的世界,打開你對生活的想象,體驗有趣的人生。
>> 愛情的本質其實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也是無條件的給予。好的愛情不是沒有你我活不下去,而是因為愛情,我們變得更好。
>> 第一,愛情是發現自我和找到自我價值的過程。
>> 第二,愛情讓我們與他人建立聯結,激發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情。一份好的愛情會讓我們對生活充滿激情,讓我們想要嘗試更多生活上的可能性。
>>第三,愛使性欲望升華。
>> 擁有好的愛情的人,從來都不是去維持最初的新鮮感和激情,而是用非常開放的心態接受愛情的變化,欣賞不同階段的美好,這一點非常重要。
>> 考慮物質條件不見得就損害了愛情。某些硬件的匹配使得我們的人生更容易,障礙更少,發展空間更廣闊,這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愛情。
>> 我們在初期關系中追求的是共鳴,就是那種彼此了解、心領神會的快樂;但是在長期關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是差異,能把沖突處理好,才是關系長久的核心條件。
>> 愛情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段好的愛情會隨著時間呈現出不同的樣子,聰明的人會懂得欣賞愛情在不同階段的美好。
>> 愛情很重要,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我們對美好的期待不能全部依靠愛情實現。
>> 請記得:我們的愛人只能滿足我們對美好生活的部分想象,除了愛情,我們還有其他的親密關系。
>> 愛情真正的作用是讓我們打開生活,而不是把我們捆在一起。
>> 愛的本質是給予的快樂。但獨生子女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從出生起就一直習慣于享受別人給的愛,很少有機會去學習如何愛別人,所以很容易形成對愛的理解就是“獲得”。他們表面上獲得了很多愛,但反過來講他們在愛的過程中一直處在被動狀態。
>> 愛情是兩個獨立個體的聯結,必然有主動的成分,當大家都習慣于被愛,而缺乏主動去愛的能力時,愛情由此而變得非常困難。
>> 女性的個體價值并不由外貌決定,但外貌確實是自我價值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接受自己的外貌,往往會使我們更愿意打開心扉與人交流。如果想要一見鐘情的愛情,最重要的是從接受自己的性魅力開始。
>> 戀愛也好,走進婚姻也好,都要一步一步來,不要給自己設置過多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具備更好地享受當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一定要和某個人在一起,這才是獨立自主的女孩應該努力追求的方向。
>> 你真正要做的,不是找到Mr.Right,而是排除掉Mr.Wrong。世界上適合你的人很多很多,排除掉Mr.Wrong,你的選擇代價才會最小。
>> 關心和控制是沒有嚴格界限的,你需要它的時候就是關心,不需要它的時候就是控制。
>> 我會避免和朋友有經濟上的來往,如果一定要借錢給他人,那數額一定是即使對方不還我也能承受的;每一次的身體親密接觸一定是我喜歡的,而不是我為了對方愛我或其他目的而做的;我不會和不熟的朋友去非公共空間。
>>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我并不是主張你要找一個比自己弱的,而是在愛情中,每個個體靈魂的有趣程度無法用等級劃分。兩個人的匹配其實恰恰不需要大家在同一方面都很厲害,有差異反倒更好。
>> 長期關系是需要互補的,這種互補是自己認知里所認為的,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對象,生活需要兩個人互相磨合,而不是以社會的標準、他人的標準來判定互補的條件
>> 女性跳出他人對你婚姻的審視目光,找到內心真正想要的幸福是需要自我探索的。
>> 在親密關系里既要守得住原則,同時也要放得開。要堅持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我成長的訴求。愛情在本質上是勇敢者的游戲,不怕失敗的人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 別人的追求是對我們的肯定;但如果你喜歡上一個很好的人,對方不接受你,并不意味著你不夠優秀,恰恰相反,你能看到別人的優秀,說明你是有鑒賞力的,同樣也很棒。
>> 愛情給了我們一個機會,通過跟別人發生碰撞,看到原生家庭所賦予的社會化如何壓抑了自己,看到過去規范的不適用,從而給了我們勇氣和機會來重新發展自我,重新找到和他人聯結的方式。愛情本身沒有好壞,不是說走向婚姻的愛情就是成功的,走向分手的愛情就是失敗的。關鍵在于你有沒有抓住愛情這個機會讓自己成長。
>> 處理差異的能力就成為維持愛的能力的核心。
>> 在親密關系里一樣,導致兩性出現沖突和傷害的,不是差異本身,而是差異背后的價值判斷。
>> 處理這些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暫且放下價值判斷,就事論事,回到具體的事實上。我們很難消滅差異,但是反思差異背后的價值觀會有效地幫助我們減少沖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身邊的人。
>> 遇到沖突不要說“他怎么可以這樣?”,而是思考“他為什么會這樣?”。
>> 人在調整情緒和行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改變認知,而改變認知的第一步就是反思問題背后的價值判斷,也就是預設。
>> 寬容要用在刀刃上。你要去了解對方特別在乎的點是什么。有些詞可能在一方看來無所謂,但在另一方的價值判斷上卻是非常嚴重的低價值,這個時候就要盡量避免。
>> 核心的三觀要一致,但是一定要接受彼此在很多觀點上可以不一致。
>> 如果在公共領域,你想往前走一步,你就要勇于去麻煩別人,去建立這個聯結。
在親密關系里,一定要區分好“我們”這個概念,了解雙方的想法是什么,觀念是否一致,在金錢上也是一樣的
>> 千萬不要小看金錢的力量,正是因為金錢會把親密關系隱含的關系顯現出來,所以直面金錢背后的感情問題也常常是最讓人痛苦和想要回避的。
>> 因為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實際上還涉及我們對未來生活的想象,到底什么是“我們”?我們之間的獨立性和整體性是什么關系?我跟你之間的聯結是什么?我能承受的底線是什么?結婚后賬戶要不要放在一起?你的工資要不要交給我?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建立在什么是“我們”的概念之上。所以有關“我們”的界定,通過金錢關系很明顯就體現出來了。
>> 金錢與親密關系并非完全對立,只是我們每個人對金錢的感受力不同,而它背后確實隱含著信任問題。
>> 每個人都有自己合理使用金錢的方式,你如果老想去控制對方,是很容易形成沖突的。但是如果你永遠不管不問,你的信任就很可能會被濫用。
>> 解決金錢問題的核心是想清楚背后的“我們”的概念,以及怎么平衡你我之間的權利和地位。
>> 在長期關系中,除了激情,也需要另外兩個東西,叫作安全感和確定性。
>> 一是不要用初期關系里激情的邏輯,去衡量我們的長期關系;二是不要用親情的邏輯去處理愛情,放棄積極的努力。
愛情不是一個長期的親情,也不會是短期的激情,它會不斷呈現自己新的樣子。愛情的曲線是起起伏伏的,有激情,有儀式感,也有平淡的日子,然后會讓兩個人產生越來越緊密的聯系。要去想象和創造這樣一種不斷變化的關系。
我們要有一個意識,主動去給予對方愛的承諾,不斷去創造和豐富愛的體驗。并且通過儀式感,不斷去再現我對你愛的承諾。這一點對長期關系的經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 行為是另一種溝通方式。很多時候,看看對方做了什么也很重要。經常對愛人的行動給予及時的肯定,非常有助于關系的進步。此外,身體語言也是非常重要、非常親密的語言。
>> 我們跟所有人的關系,核心都是與自己的關系。而親密關系其實就是給了我們一種成長的途徑。我們通過愛情看到鏡像自我,不斷地調整自我,學會和他人形成聯結,這是愛情最重要的意義。
>> 很多男性強調處女情結,很可能是出于一種自卑感。有處女情結的男人通常會把愛情當成一種競爭,不僅是伴侶之間的競爭,還有跟他人的競爭。而男性最怕比較,如果你不是處女,他就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其他男人比下去。
>> 到底什么時候才可以發生性關系?這是一個成年人的自由選擇:自愿、安全、愉悅的前提下,成年人能承受選擇的后果即可。
>> 在雙方品德和自律沒有缺陷的前提下,保證性忠貞,依靠的是雙方對關系的滿意度。如果我們在一起很快樂,總是有很多收獲,那么出軌的概率就會很低。真正抵御婚外情、性誘惑最好的方式,是讓你的伴侶知道你很優秀,放棄你是他的損失,而不是以近乎反人性的要求來控制他。
>> 外表和性有關系,但是在長期關系中,外表卻不是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 其實性更多的是一個腦部運動,而不是一個單純的生理反應,愉悅的性關系往往是雙向良性的互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身體互動、性關系中的語言交流和性行為中的雙方反應等。尤其是交流和創意,對長期的性關系影響很大。
>> 新鮮感未必要通過換人來獲得,我們也可以通過不斷嘗試和探索,比如嘗試各種體位,尋求變化,來獲得良性的互動。
>> 性,不是權利,它更應該成為愛人之間的親密游戲,是情趣生活的體現。我們要讓性回歸到親密關系中來,不要讓其承載太過復雜沉重的意義。
>> 在處理沖突時,大事要懂堅持,小事要多擔待。
>> 有效溝通的第一步,是先學會傾聽,聽取對方的想法,找到大家一致認同的方向再往前走。
>> 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無論我們多愛一個人,或是那個人多么愛你,我們都沒有辦法成為對方的全世界,甚至我們都不能成為他異性人群里的那個全世界。如果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很容易把另一半身邊潛在的異性都看成自己愛情的對手,從而進入一個競爭關系。
>> 第一,明確協商雙方可以接受的行為界限在哪里。比如“老公的副駕駛座”
>> 第二,可以和伴侶討論我們和其他異性的身體距離,互相接受的程度到底是什么。守住身體的邊界是非常重要的一堵墻。
>> 第三,我們要注意有些話題是專屬的。
>> 第四,我們可以討論在哪些場合,你是可以自由交往的,而哪些場合不行。跟別人一起在公共場合吃飯沒有問題,但如果和異性兩人一起去看電影,那就太過曖昧了。特殊情況,必須和異性看電影進賓館,也要提前告知伴侶。
>> 我們可以互相認識對方的朋友,學著欣賞對方的朋友,互相加入對方的圈子,打開自己的社交面。
>> “建立墻,打開窗”的方式,就能夠幫助我們明確雙方對其他關系接受的界限在哪里,并且從其他關系中受益。
愛情是勇敢者的游戲
>> 當愛情逐漸穩定下來,彼此習慣了對方的存在時,也就意味著愛情將從初期關系走向長期關系。而在長期關系中,價值觀的碰撞、生活習慣的不同、立場的沖突是必然會發生的,這恰恰是從淺層關系走向深層關系的入口:只有經歷靈魂的碰撞,關系才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在這一階段,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差異,處理好差異的問題,才能讓差異成為匹配的基礎。我們還需要區分你、我、我們的邊界,用權利、責任、利益一致的原則去處理涉及你、我、我們的沖突。解決沖突的方式決定了我們愛情的時間長度。好的愛情一定是讓我們保有自我界限的同時,還能和另外一個人相依相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