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晴 ?大風
冬至那天,只顧忙著包餃子,吃餃子了,連朋友圈都沒有去好好翻著看。
今天下午才刷到一些美美的圖片,據說是在冬至前后可以拍到夕陽穿過頤和園十七孔橋的每一個橋洞,江湖人稱“金光穿孔”。因此這幾天各路攝影達人會聚集在周邊,早早地占一個有利位置,靜待那一刻的到來。為了一幀漂亮的照片,攝友們還是要付出很多的心思和體力的。
跟閨女一商量說去頤和園,倆人立即一拍即合,收拾收拾吃的喝的就趕快上路出發了。
走在昆明湖邊,還真是沒想到,今天天氣挺冷的,不知道天氣預報是幾級風,只看到柳枝在風中被揚起很高的模樣。我倆每人都穿著里三層外三層,所有的帽子都戴在頭上,帽子外面再裹上圍巾。
雖然天氣這么冷,人卻不少呢,大家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順風的時候走得倒是輕松,逆風的時候可得弓身彎背,還得提防別被風吹掉了帽子,但是大家手里都端著攝影器材,有長槍短炮,有各路手機。有個男孩問蹲在三角架旁的女孩子,拍了多少張了?女孩答曰,兩百多張了。我想大概是自動拍攝的吧,這樣太陽落山的整個過程就可以拍全了。
湖面已經結了冰,灰蒙蒙的厚厚一層,遠處層層疊疊的群山之上是一輪溫煦的大太陽,像一個圓圓的荷包蛋,顏色分成不同的層次,從內到外分別是白色、黃色、金色和漸變的紅色;夕陽映照在湖面上,于是光滑的鏡子一樣的冰面也映襯出夕陽的長長的影子,像一個窈窕女子身著旗袍的背影,又像是一枚閃著金光的玉尊。
知春亭的東北側,是冰封的殘荷敗藕,亭子在夕陽的照射下也被鑲上了耀眼的金邊。嬌嫩的蘋果手機從兜里拿出來拍了沒幾張就宣告死機了,嗯,下次不光自己得貼上暖寶寶,還得給手機也套上。
閨女的手機藏在第二層羽絨服的內側兜里,看著她笨拙地掏出華為手機,拍了幾張就把手機給了我,說自己可憐的小手簡直要凍僵沒有知覺了。
邊走邊拍,不知道是時候未到,還是角度不對,始終也沒有找到金光穿孔的樣子。倒是意外地發現原來頤和園里的垃圾桶上面竟然是微型十七孔橋的造型,這一點倒真是匠心獨具。
最多也就拍到了金光穿過七個或者八個橋洞的樣子,還是滿心歡喜的。太陽慢慢的下山了,溫度更低了,我倆凍得哆哩又哆嗦,沒有心思欣賞任何美景,也沒有任何的靈感來歌詠這一切,以飛快的速度打道回府。
從三點半迎著太陽出門,到五點半映著月光回家。姑娘累得走不動了,坐在后車座上讓我馱著,車胎氣也不足,不夠承載兩個人的重量。我一路走,一路跟她聊著天,后來看看她在后面已經睡著了。
回到家在網上仔細一看,原來最佳的拍攝角度是在十七孔橋對面的小島上,無論是拍南側還是北側的橋都很美。但是好的位置也都是早早地被里三層外三層的人給占據了。也有人說在萬壽山上可以從更高的角度拍攝到全景。
不管怎樣,這個下午還是蠻充實的,2017年冬至之后的這個圣誕前夜,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