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過上臺講話毫無邏輯和重點的人?公司頒獎給你,你上臺領獎發表獲獎感言,除了說一句老套的感謝外,你就不知道該說什么了?老同學聚會輪到你發言,你拖拖拉拉說了一堆,到最后低下的老同學紛紛玩起了手機,公司的晉升考核演講,你怕說不好不敢發言,結果導致大好晉升機會被別人奪去,類似這樣的場景有很多.......
我上臺演講就抓不到重點,我清楚自己的缺陷,我現在看的書都是根據自身不足來看的,缺什么補什么,全方面的綜合提升自己,如果你跟我一樣,想學習演講技巧,掌控人生關鍵時刻,那么,這本書《即興演講:掌控人生關鍵時刻》同樣也適合你。
為什么需要學習即興演講?
在過去,高層管理人員和政府機構領導人講話都是照著稿子念,而今天,這樣特意安排的交流往往被問答環節或新聞發布會所取代。隨著社交新媒體的出現,即興演講的內容可以迅速傳播至邊遠地區的觀眾。
即興演講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像電梯間的偶遇,商務會議上被要求臨場發言,求職面試、社交活動、小型演講、致敬詞、敬酒詞、現場互動等,在這些場景中,只要說一句“我剛好要找你”就能順利開啟話題,過去成單需要做大量的鋪墊準備工作,現在成單可能只需要電梯間的即興談話,會議上的一句即興祝酒詞就能讓別人對你印象深刻。
即興演講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我認為這本書與其說是即興演講,倒不如說是即興發言更為妥帖。
這本書的前25%可以說理論頗多,一大堆即興演講的意義,即興演講的概述,別人不知道即興演講的好處會買這本書嗎?理論讓人看著覺得枯燥乏味,很容易喪失繼續閱讀的興趣,不過后面的75%左右可以說是滿滿的干貨,所以,這本書一定要堅持看到后面才真正有所收獲。
每一次的即興演講就是你的領導力時刻,本書闡述的即興演講不是脫口而出,而是有準備的,針對現場的狀況及時應對。
? ?即興演講興起的原因:
①組織越來越扁平化,領導走下神壇,融入到生活當中。
②科技的變化,抖音等新媒體的崛起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
③交流的碎片化,簡短的時間,要非常清晰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中國是被認為開會最多的國家之一,開會的目的就是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現在越來越多的領導者開始用簡短的時間解決員工問題,采用手把手的指導和輔導,在此期間,領導者給予員工簡短的反饋和引導,大幅提升了效率。
汪涵展示即興演講機智救場
汪涵是著名的主持人,因其學識淵博,幽默、睿智被網友廣為熟知,在《我是歌手》第三季總決賽的直播現場,汪涵臨場應變能力堪稱教科書級別。
因為孫楠中途宣布退賽,讓所有人都慌了手腳,后來這件事情也被稱為芒果臺的“黑色七分鐘”。然而化解這史上“黑色七分鐘”的,正是主持人汪涵。
總決賽的直播現場這么重要的場合,發生了選手退賽這樣的事情,無論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考驗他的應急反應和即興表達能力的。那一刻全體工作人員都一臉懵逼,就連導演都不知所措,而汪涵卻僅僅在短暫的幾秒鐘之后就做出了令整個主持人界都為之稱贊的反應。
整個過程中,汪涵頭腦清晰主次分明。他明示導播準備三到五分鐘的廣告,緊接著,汪涵以自己20年的主持經驗告訴觀眾,不要慌,比賽還會繼續,“可以從各位期待的眼神當中讀到你們對接下來每一位上場的歌手。。。的期許”,這句話很恰當地引導了觀眾的情緒。
接著他又依次念出表情慌亂、不知怎么繼續的歌手的名字,此招既告訴觀眾比賽仍值得一看,也給了慌亂中每個歌手一種肯定。
可見,懂得即興表達的技巧與思路,不僅能在關鍵時刻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還能贏得更多人的認可和肯定。
曾經有人在節目問汪涵,“涵哥,為什么你的主持功力那么深,臨場反應能力那么強?真羨慕你有這種天賦。”
汪涵笑著回應說:“很多人以為我是憑空變成這樣的,其實我背地里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
我大概從十幾二十年前,就從來沒有進過練歌房,我也從來沒有去泡過吧。天天躲在家里不斷地看書,而且經常是從夜里九點看到早上七點。我還會把我認為最好的句子,或者是最感動我的一些思想,不斷地在自己內心咀嚼。有的時候我甚至還對著鏡子去重復練習,就是為了自己在說的時候更加自然?!?/p>
林青霞曾經贊美汪涵:“每次聽你說話,都像聽了一篇優秀的散文。”
很多人都以為,汪涵在主持方面的才華來自于天賦。然而,汪涵卻親身印證了一句話: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長久的積累和努力。而所謂的天賦,也不過是沒有被人看到的努力罷了。
汪涵愛書,從《瓦爾登湖》、《西方哲學史》、《浮生六記》、《長物志圖說》、《山海經》、《離騷》,讀到梁淑敏、木心......
你說的話藏著你的氣質、思維和世界,這句話用在汪涵身上很貼切。
如何做好即興演講?
在做即興演講前,我們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本書認為“只有當一個人真正了解演講主題而且已經完全準備好講話的時候,在演講時跟著感覺走才是適宜的。
什么都不準備就跟著感覺走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到時候你只能胡亂說一些你不了解的東西?!?/p>
這讓我想起了羅振宇《時間的朋友》年度演講,羅振宇曾透露他的演講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演講稿改了一遍又一遍,足足準備了3個月,所以一場成功的演講絕不是抽獎式的機遇偶然,而是背后千錘百煉,持續性刻意練習的修行結果。
就像樂嘉說的“演講是有目標的,演講是有目的的,演講是有使命的,當你在臺上講話的時候你的目的是什么?你說這個話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你自己腦子里面一定要非常非常清楚,因為你講不好,帶來的最大惡果就是浪費聽眾的時間,別人會認為非常煩,人生最大的尷尬在演講當中是什么?你在臺上嘚吧嘚,嘚吧嘚,底下所有的人都在玩手機,嘴巴不說心里面對你煩的要命。那是很尷尬的,我不希望你遇到這樣的情況?!?/p>
演講前一定要了解聽眾:
演講前,要評估聽眾的知識水平,不要以為聽眾和你有一樣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如果你有博士學位,你的聽眾在這個領域還處于小學階段,那你就要降低演講門檻,用通俗易懂的話說給聽眾,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演講中,觀察留意場內聽眾的肢體語言,如果看到聽眾靠著椅背坐著或者一直擺弄手機或彎著腰坐在座位上或雙臂交叉,我們應該馬上改變講話方式,否則會失去聽眾的注意力。而如果他們的眼睛緊緊盯著你,他們的身體轉向你,他們的面部表情生動,可以確定你的講話觸及了他們的內心。
演講后,主動詢問聽眾聽完演講后的反饋和建議,自我進行不斷反思總結和改進。
即興演講腳本的四個步驟:
1、抓手;為了與聽眾建立融洽的關系,吸引聽眾,讓聽眾參與其中。
2、陳述要點;
①要點就是你的觀點
②簡單清晰的一句話
③有吸引力
④承載信念
⑤積極正面
⑥清晰可辨
3、建立結構體
結構體的作用是讓講話者更清楚地傳達要點。即興演講者往往需要更加清晰、明確地提出論據支持自己的觀點,領悟以下四種結構體的組織模式,可以快速選擇適合自己講話的最好方式。
①原因模式
原因模式通過羅列各種原因和理由來支持主要觀點。
②方法模式
方法模式是展示實現主要觀點可以采取的具體行動方式或必須要完成的事項。
③情況/反應模式
情況/反應模式適用于當講話要點涉及某種情況或挑戰而需要采取行動。首先可以描述現實情況或面臨的挑戰,然后描述回應的方法。
④時間順序模式
時間順序模式適用于可以按照時間序列來描述的講話要點。
在陳述結構體內容時,注意使用標識詞,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等,讓聽眾清楚地得到支撐主要觀點的論據。
4、以呼吁行動結束
領導者講話腳本起始于聽眾,同樣結束于聽眾。以呼吁行動結束講話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①將話語權交給對話的另一方
②要求作出最終決定
③介紹項目推進或活動開展所需要的具體步驟
④鼓勵他人
⑤傳達最后通牒
⑥激發合作
呼吁行動也應盡可能吸引聽眾,同時將講話要點具體化,把一個抽象觀點轉變為可執行的具體行動步驟。
引用本書作者舉的一個領導者講話腳本模板
(抓手)“非常想聽到你的演講”,(要點)“現在我們有與這位客戶建立關系的絕佳機會”,(結構體)“我知道他們要選一個新的供貨商,而他們想要的產品正是我們所提供的”,(呼吁行動)“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本書提供了大量案例,不過大多都是國外案例,我們看到這些案例感觸并不是那么深,結合本書所說的抓手,要點、結構體、呼吁行動的即興演講4步驟,下面,我來為大家提供接地氣的案例,狼人殺相信大家都玩過吧,沒玩過的多少也應該有所了解。
狼人殺是一個高智商的游戲,特別考驗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表情學、心理學、推理能力和概率學、人品學........
在狼人殺游戲中,怎么引導其余的人跟從自己的意愿投票呢?我用本書倡導的抓手、要點、結構體、呼吁行動結合起來,下面就是正式體現領導力的時刻。
抓手:大家靜一下,我來闡述分析下觀點。
要點:我認為x號是一匹狼
結構體:闡述原因
呼吁行動:聽我的沒錯,大家一起把票投給x號
寫在最后
即興演講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臨場發揮能力,盡管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即興演講的腳本,但我認為即興演講依然離不開長久地刻意練習,畢竟即興演講要建立在自己有一套規則和實踐基礎上,本書強調準備是即興演講的核心思想,出色的即興演講可以說是當下每個領導者所應該具備的關鍵技能之一。
王益友?| 公眾號:益友讀書365,每周2于22:22分更新一篇原創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