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過程,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所包羅的生、老、病、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順乎自然,珍惜生命,老有所樂,戰(zhàn)勝病魔,笑對死亡。
生
“生”不由己,盡管你不愿睜開眼睛,盡管你哭著喊著,但你還是被帶到了這個世界,而所有圍著你的人包括你的父母,就是要聽見你離開母體發(fā)出的這一串串生命的哭聲,他們才會笑,并且笑得那般的欣慰。是啊,這第一聲哭是你降臨人世,從此成為人間人的標(biāo)志,你的出生為他們增添了許多難以言喻的人生快樂和心靈寄托。他們也許不會懂得這哭聲里掩隱著的無奈和不情愿,這哭聲只不過是一種太正常的聲音;他們也許不知道你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以前就曾目睹了人活著的艱辛和不易,所以才有你落地后的那一聲聲震撼人心的哭。這哭,禪悟了多少人生!?
老
老是一種最公平、最合理的生命現(xiàn)象,是一個人的人生自我否定的過程。老意味著要失去很多——那些你曾經(jīng)擁有的并且引以為自豪過的——純潔、靚麗、瀟灑、倜儻不再屬于你,果斷、睿智、勇敢、魄力也不再屬于你……盡管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老將出馬,一個頂倆”在安慰著你,但現(xiàn)實卻會讓你說——不服老不行。你開始發(fā)覺自己在家庭、在社會的地位與作用在日漸改變,別人對你的重視和關(guān)注也在日漸淡漠,隨之而來的是你強烈地感受到一種活著被遺忘遺棄的無奈和活著力已不從心的悲哀。是的,老會伴隨著殘酷,甚至逼近著死亡。人活到這個份上,就需要,也應(yīng)該自己去否定自己,自己看著屬于自己的生命一天天走向衰敗,一步步走向人生的終點。
病
活著的人,沒有誰敢說自己這一輩子不會生病。病有大有小,有可以治愈的,亦有不治之癥。所以人們害怕生病。病,可以讓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傾家蕩產(chǎn),也可以讓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欲哭無淚;病,可以讓一個人失去希望而變得消沉,也可以使一個人因不再多想而變得坦然。健康是病人的唯一向往,因而健康也最具誘惑力,它勝過金錢,勝過地位,勝過榮譽。你也許會由衷地發(fā)出感嘆:健康地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死?
死與生,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是一種必然。所以,我們可以說死是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生活的最終結(jié)果。人不應(yīng)該怕死,因為凡人總有一死。死者不會再哭,他對“走”似乎要比對“來”感興趣。有人把死比喻為一種長久的休息,一種無夢的睡眠,它絕不是一天后的間歇,而是一生的歸屬,是人生負(fù)重跋涉后一次完完全全的解脫,從此不再牽掛,不再煩惱,也不再奔波勞累。活著的人卻不可避免地要為死者悲泣,因為死者一生為我們奉獻過、付出過,也因為活著的人都會認(rèn)為活著要比死好,盡管活得苦、活得累,但人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