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2014.我在這里》第四篇王昊的成長總結第一,二小章。哇奧,引用王昊的話:“非常震驚和充滿感恩”。在心中這種震驚一直在,看王昊及本一的每位學子身,都是一道絢麗多姿的風景,他們,她們生命狀態的綻放,自由,敞開,讓我羨慕的很呦,讓自己眼球無法移開。見笑見笑,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說唄!
充滿感恩更在心中,想起老師寫過的一段話:“我愿做一個弱弱的路燈,在路邊默默地等待你的到來,發著溫溫的光,照亮你眼前的路”。老師那一雙慈愛的手在助推著我們從站,到邁開腿,到走,再到跑在成長自己的路上,是他用溫暖的光照著我們看清晰成長之路上所有不接納,接納的個個過程,正如王昊所說呀,發現了自己“變”了許多,——有覺知了、平靜了、自然了、活潑了、開心了。
——學到了什么
放下自己的想法,目的和期待,自己會更輕松前行。
展現多少不是最重要,總結過程中的收獲才是最重要的。
1.學到這些對我有什么用
一直都記得老師曾在作業中回復的這句話,自己也在一直簡單聽話照做。放下了自己頭腦念頭,放下自己渴求的結果和期待所要達成如何,自己的步子會邁出的更輕松,也更有力量。
看自己在展現自己時往往是條理不清,在最關鍵的時候,想著這個也重要,那個也不能丟,轉來轉去到最后也就一大盆,沒有了主次,別人看不懂你所有展現的重點是什么,看了王昊這句,懂得了多少不重要,重點是自己在經歷過程或在做事中收獲和受益的點自己情緒就好。
2.我將怎樣行動
自己固有模式是在做事之前,預演一下“故事”情節,會想到結果會如何,而卻忘了做事本身在做的這個過程,只要頭和尾,缺失了中間最重要的過程,往往會這件事中途停車或不得結果。再看自己,已逝去的歲月里真的是沒有好好去總結一下自己每年所失所獲,真真是“一鍋燴”自己糊糊涂涂呢。
看到王昊的“體”,“面”,“線”,“點”如此新穎的角度,從層面情緒而又準確總結了他成長過程,要豎起大拇指,真是自己所要踏下心學習的。想起自己剛入共生圈泡在滋養自己的環境里,對寫作業是沒有抗拒的,只是有很大的依賴性,總是在觀望同修們的作業,看過別人的作業后方才能落筆抒發,抒發出的不是點,而是片,看到的不清晰一大盆,呵呵,捂嘴笑下自己,現在呢,慶幸自己一直沒找借口半途而廢,沒泡的很久很久,自己主動甩掉依賴,站起來,在內在成長的路上行動并跑起來,現在重點是自己知道想要什么了,知道如何去行動,雖有時還會點片不清,但是心中有了堅定信念和方向,安住自己,自然抒發自己的就好。
3.我將怎樣檢查自己的這些行動
保持覺知,安住好好做好自己的功課。上次討論中班長講到,事情沒有區別,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找到安住和安寧的感覺,自己在安住的狀態下做事會發現自己內生的力量。
——看到了什么
看到自己突破糾結而收獲的快樂。
糾結一詞寫出自己心里的各種不舒服,各種感受,還有各種釋放和轉化。“看到如果我沒有渴求,我會少很多煩惱和糾結,如果我知道我該干什么或想干什么,我會擁有多很多的快樂”。
1.看到這些對我有什么用
自己跳出了自我捆綁,自己放松自己,獲得自由的心,可想而知自己是多么的快樂。更好成長自己,不懈怠,好好實修做事,一切都會自然發生。
2.我將如何行動
安住,和自己呆在一起,“嗨,自己在嗎?”這句話不停問自己,安住當下的寧靜才會讓自己成長的更輕松。
3.我將怎樣檢查這些行動
內觀覺知實修功課,每天問自己,每天覺知自己的話語,正如王昊總結的:我發現了!話語有轉變內在力量呢!內在誠實呈現自己,放下自己的依賴,繼續承擔成長,在做事的過程中增添自己的內在能量。
——感悟到什么
又想起了老師對自己說的,只要結果的你,忽略了最重要的過程,要專注于過程與當下,而非結果。
1.對我有什么用
好好感受每一個過程,在經驗過程時,自己也會自然成長。
明白了好好讀書和讀好書的真正意義。讀書就是讀書,讀書真的不是為讓別人知道自己讀了多少本書,也不是讀了會有話說,也不是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感知作者的生命,這樣感知讀這本書的更深更全息的內涵。
又想到老師以前問到的:泡——要泡多久,跑——要跑向何方,跑哪里去?自己堅定回答:“嗨,我在呀,大家好啊,我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