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高效學習》摘要及聯想

標簽(空格分隔): 學習 方法


這是一本十分經典的書,作者斯科特·揚(Scott H.Young,1988年出生在加拿大)本人就是個“學霸”式的人物,他不是理論派的老學究,書中所寫也是他本人所用,其中諸多方法尤如學習領域的“截拳道”,簡單、務實,不求花哨。本書的方法綜合在一起,作者給起了個名字,叫“整體性學習法”。
  現大段摘要并附上相關聯想,供大家學習參考。還有更多細節信息無法展現,如需深入學習,請自行購買原版書籍。

原文基礎稿轉摘自:
如何高效學習? - Weavi-讀書人.weiwen
https://weavi.com/50195

image_1bmqnplms10551i2nc3d1nc81fjj9.png-77.2kB
image_1bmqnplms10551i2nc3d1nc81fjj9.png-77.2kB

本平臺Markdown不支持[TOC]自動生成目錄,我也是醉了。
只能手動粘貼,而且看不出層級,難看死了。想看漂亮的,還是看原文鏈接吧。

《如何高效學習》摘要及聯想
吃飯模型學習法
找東西吃(對應獲取信息)
點菜(對應理解)
等菜(對應擴展)
上菜(對應糾錯)
開吃(對應應用)
服務員(對應測試)從進入飯店開始到結賬,服務員一直在默默地注視著你,隨時提供服務。
第一部分 整體性學習策略
獲取階段
獲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下面兩種:
原因有以下幾點:
解決獲取缺陷的方法:
理解階段
理解不好的表現如下:
拓展階段
拓展有三種主要方式:
深度拓展(知識的背景探究)
橫向拓展
縱向拓展
拓展不好的表現只有一種:
糾錯階段
糾錯階段的不足主要表現為錯誤聯系太多
應用階段
切忌紙上談兵
測試階段
確認弱點
信息結構
第二部分 整體性學習技術
獲取知識
快速閱讀
筆記流
智力挑戰
練習、練習、練習!
聯系觀點
比喻
內在法
圖表法
概念圖
隨意信息的處理
聯想法
掛鉤法
信息壓縮技術,步驟:
本智力挑戰的目的是使大家熟悉信息壓縮技術的使用:
知識的延伸
實際應用
模型糾錯
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
整體性學習技術的實際運用──費曼技巧
費曼技巧的具體措施:
第三部分 超越整體性學習
高效率的學生
能量管理
將你的日程表由線性的改為循環式的
不要“學習”(Don't study)
學習的定義
對我來說,下面這些具體的活動,就是我取得好成績需要做到的事情:
絕不拖延時間
周/日目標體系是我知道的最好的對抗延遲的方法,辦法很簡單:
周/日目標系統有什么好處?
批處理
下面我介紹批處理的一些使用技巧:
有組織
自我教育
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怎樣養成每日習慣
克服挫折障礙
減少挫折障礙的小技巧:
設置學習目標
自我教育小結
本文作者推薦

吃飯模型學習法

(開頭示例,中文版導讀作者所寫,可以作為對整體性學習法各流程的入門理解。)
注意:本書的五個步驟實際上是相互交織的,可以跳躍、往返,比如,參加宴會,你就跳過了找飯店和點菜的階段,甚至是上菜的階段,開吃就好了。

找東西吃(對應獲取信息)

? 有點餓了,去飯店吃飯。[要學習!要進步?。?br> ? 到哪家飯店吃好呢?[尋找信息]
? 我市、區或小區等最好的飯店在哪里?[保證有足夠的信息量可以篩選]
? 查口碑網看看或者跟熟人打聽一下。[速度!在餓壞前迅速找到想去的飯店]

點菜(對應理解)

? 吃點什么?
? 看菜譜上什么樣的菜比較合胃口?[理解信息的背景]
? 什么樣的菜比較有營養?[理解信息的準確含義]
? 想喝啤酒的話就不能點海鮮?[了解信息之間的關聯]

等菜(對應擴展)

? 服務員下單去了。你坐在餐桌前做點什么好呢?[發散思維階段]
? 小雞為什么一定要燉蘑菇呢?為什么不能燉白菜呢?為什么不能跟王八燉?這菜是怎么種出來的?有什么營養成分?菜譜為什么這么搭配?誰最先發明的小雞燉蘑菇?難道是趙本山?嘿嘿……[深度拓展,知識背景探究,多問為什么]
? 這道菜的做法還有哪些???土豆燉排骨?菜的花樣?滿漢全席?[橫向拓展,即類似的知識聯系,與其類似的結論還有哪些?]
? 吃會不會導致朝代更替?吃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所承載的文化?[比喻法+內在化,這篇文章就是運用的比喻法來解釋]

上菜(對應糾錯)

? 服務員上了一盤菜──水煮肉片?!懊琅?,我要的是小雞燉蘑菇!”“不好意思,上錯了?!保勖靼啄P偷木窒扌?,及時糾錯]

開吃(對應應用)

? “哇,色香味俱全!”開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解決溫飽問題……[在現實中對信息進行應用]

服務員(對應測試)從進入飯店開始到結賬,服務員一直在默默地注視著你,隨時提供服務。

? 找東西吃。
? 點菜時,“先生,我們店的魚很新鮮的?!睂Σ藖碚f新鮮的食材很重要。[我真的理解知識的重要性?]
? 拓展,“先生,我們是某某連鎖的?!边B鎖性飯店將地理位置的點用品牌連接起來。[知道知識從何而來,與哪些知識有關系?]
? 應用,“先生,吃好了沒?”[我是否將知識用到了實際生活中?]

第一部分 整體性學習策略

獲取
獲取就是信息進入你的眼睛和耳朵,閱讀、課堂上記筆記以及個人的種種經歷都是獲取。獲取階段的目標是獲取的信息要準確,信息量要盡量壓縮。
理解 
理解就是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放在上下文中聯系,這是學習的最基本聯系。
拓展 
拓展階段是整體性學習中最花力氣的地方,這一步將形成模型、高速公路和廣泛的聯系,從而獲得良好的結構。(這三個概念也是本書提出的特別之處)
糾錯 
糾錯階段是在模型和高速公路中尋找錯誤,這個階段要刪除那些無效的聯系。
應用 
應用把糾錯帶入最后的水平,通過比較(知識)信息是如何在現實中運行的來進行調整,如果理解不符合現實世界,那么再多也無用。在這一步中失敗的典型例子就是書呆子,即那些讀書讀得很好但是出了學校大門卻茫然不知所措的家伙。
測試 
上述階段的每一步都需要測試,測試有助于你迅速找到學習中的問題所在,幫助你改進學習技術,克服缺點。

本書所講的結構、模型、高速公路大概是指
<span style="color:red">結構</span>:即一系列緊密聯系的知識,比如一個個學科,就像腦中的一個個城市,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建筑和寬窄不一的路(連上這些建筑)。我們建立的第一個(也可能是一輩子最大的)“城市”,就是生活經驗,從小到大(到老),接觸的各色人等,去過的各種地方,經歷過的各種事,吃喝拉撒,喜怒哀樂等等。有很多成熟結構,比如:感知結構(五感得來的圖像、聲音、情感);關系結構(鄰居、同學、同事、親屬、同代);基礎數學結構(基礎運算、幾何、代數、函數)。
<span style="color:red">模型</span>:結構的簡化版,如簡筆畫。是形而上的,帶有一定規律性的“模板”,可以是圖像化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為“思維定式”、“模式化”。學習中建立模型主要目的是壓縮信息,建立框架,這樣新學知識的點就如樓板、玻璃、管線等,很容易添加到上面。模型不一定都非常準確,但能幫我們快速理解(包括記憶)與此模型類似的相關知識(事物)。
<span style="color:red">高速公路</span>:區別于城市內的大路小路,是跨學科(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知識(事物)之間的類比、聯系。比喻法是建立高速公路的重要方式,例:光的波粒二象性——“一個人既可以是兒子又可以是老子。對老子講是兒子,對兒子講就是老子?!惫庠谙鄳臈l件下表現波動性或粒子性,其實都是光的本質的不同側面而已。
無論是城市內的聯系,還是城市外的聯系,都是越多越好,越寬闊、無阻礙、平坦越好。如蝴蝶效應,要想方設法建立更多,從大洋此岸到彼岸的“波浪”。

【蟈蟈啰嗦】五個階段都需要快,但快是建立在熟能生巧的基礎上的。先熟悉、規范,再反復練習,直到能快速靈活運用。

獲取階段

三個目標:簡化、增容、提速。
容量,明白了信息的簡化之后,你就應該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只讀一句話當然沒有讀完一頁理解得透徹,知道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一年讀100本書總是比一年讀兩三本書知道得多。(這里是指知識,不是指智慧。)

獲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下面兩種:

閱讀和聽講速度慢。
需要反復閱讀。

原因有以下幾點:

閱讀/學習習慣不好。容易分心,不能持久閱讀,沒有掌握第二部分中介紹的那些閱讀方法,導致閱讀花費的時間長或者一個材料要反復閱讀幾遍。
不好的記筆記習慣。筆記記得太多或太少,記得太多會沒有時間思考,筆記記得太少或者記得不對更不行,如果信息丟失或者信息錯誤還談什么獲???
不理解基本名詞和語法。如果讀的是外文書,相信除非你外文功底深厚,否則一定會錯誤百出。假如對所學專業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那么讀書也是一頭霧水,毫無所獲。(基本概念、基本功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解決獲取缺陷的方法:

養成良好的學習、閱讀和記筆記的習慣。

理解階段

理解不好的表現如下:

你雖然在讀書,但是不知道作者到底說的是什么。
筆記記得很清晰、完美,但是你卻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要明白字面上的意思并不需要什么魔法,我的建議是如果理解有困難,不如尋找寫得更好、解釋得更清楚的材料閱讀,而高級技術如比喻法或內在化只有在有了基本的理解(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搞清楚了)后才能發揮作用。

拓展階段

一名整體性學習者對前面提到的公式會怎么做?先去獲取,然后理解公式本來的意思,接著開始拓展它。他會問:公式是怎么來的?公式中的每個成分代表的真實含義是什么?公式中的什么成分可以做些改變?這種改變會導致結果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其他公式與這個公式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拓展有三種主要方式:

像空間的三個維度。

<span style="color:blue">深度拓展(知識的背景探究)</span>

知識從何而來?結論來自何處?一個發現是如何做出的?事物為什么以這種方式存在?深度拓展需要在信息內部創造聯系。
以“樹”等方式為比喻,增進理解(也許不夠合適)。
<span style="color:red">A.</span>思考、追問,樹的根。從何而來?
從多處得來的信息,發現對相關背景知識了解的越多,記憶新的知識點越容易??梢岳斫鉃闃欠宽斏辖舆`建比較容易,新蓋一處房子就比較難,或者是大樹之上新長一個枝葉與新栽一棵樹比較,難易度是不一樣的。

<span style="color:blue">橫向拓展</span>

橫向拓展需要在知識周圍建立聯系,通常意味著你需要建立模型,在模型與原知識之間建立聯系。
<span style="color:red">B.</span>看樹的周邊,同一片的,同時代的,類似的,相近的樹或其他植物(找類似、相近、差異、近關聯的信息)。與誰為伍?

<span style="color:blue">縱向拓展</span>

縱向拓展要求在結構間建立高速通道,它有益于創造性思考,賦予你神奇的力量,幫助你理解知識。(縱向拓展就是前面特別強調的比喻法,也是本書的核心,整體性學習的核心。深度拓展和橫向拓展雖然沒有比喻法快捷、簡單,卻是實實在在的知識拓展。──譯者注)
<span style="color:red">C.</span>看樹與動物、山石、沙漠、汽油、飛機、高樓、恒星之間有什么同異、聯系。與萬物何干?

拓展不好的表現只有一種:

缺少靈活性

你已經掌握了一個新東西,但是沒有或不會將它與其他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假如讓你用這個新知識去解決一個非常規問題,就常常束手無策。
他們會按照老師教的公式和方法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問題的背景稍微改變一些,就不會了。不會將學到的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就是拓展能力差的表現,而不是應用階段的問題。

糾錯階段

糾錯階段的不足主要表現為錯誤聯系太多

我發現這個問題在課堂上很少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卻很普遍,道理何在?課堂上,人們很少做拓展工作,因為聯系得少,所以錯誤的聯系也就少,結果也就很少有需要糾錯的地方了。

應用階段

應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能做到學以致用方能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如果你學習稅法并用到自己的企業管理中,那肯定比紙上談兵學得好。如果你學習統計學,又把學到的知識用在實驗設計上,那你對統計學的理解一定更深刻。
能把這一步做好的,才是大咖。

切忌紙上談兵

我在拓展階段的弱點中說過,應用上的缺陷是不能在真實世界中很好地運用知識,有華麗的理論卻不會應用于實際是無用的。按我的觀點看,現在的學校恰恰缺少這方面的教育。

測試階段

如代數,反復代入數值進行驗證。
通過測試要確定你對知識的理解到了什么層次?以下是你需要問自己的一些問題。

獲取階段的測試──我以前看過或聽過這個知識嗎?
理解階段的測試──我理解知識的含義嗎?(至少是字面上的意思。)
拓展階段的測試──我知道知識從何而來,與哪些知識有關系嗎?

糾錯階段的測試──我刪除了那些不恰當的聯系嗎?我刪除了那些錯誤結論嗎?
應用階段的測試──我將知識用到實際生活中了嗎?

對于上述問題的回答會讓你清楚自己對于某個知識的理解到了什么水平。

確認弱點

人們應該發揚自己的優點而忽視自己的缺點,對嗎?通常我會同意這個觀點,但是整體性學習的每一步都很重要,你不能推給別人去做。假如你經營一家企業,你不必是世界上最好的經理人,你可以雇一個經理。但是作為一名學習者來說,你不能雇用他人替你獲取信息、理解信息和拓展信息,乃至運用信息。你只有一個大腦,所以你要注意改正這些缺點。

獲取、理解、拓展、應用是核心步驟,而糾錯和測試是貫穿每個階段的。

信息結構

作者將(學習的)信息分為五類:

? 隨意信息
? 觀點信息
? 過程信息
? 具體信息
? 抽象信息

這五類信息,有不同的處理(學習的應對)方式,區分應用相關技術(第二部分)。
隨意信息,用聯想、掛鉤、壓縮等方法。
觀點信息,難點是從大量信息中去偽存真,找到模式,可用圖表法。
過程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斷練習、反復去做。通過內在化、比喻法、圖表法、模型糾錯等不斷改進模型。
具體信息,可以看、聽、觸、嗅、感的,第二部分的學習技術大多可用。
抽象信息,缺少與感官的直接聯系,但邏輯性很強。此類信息理解和拓展的難度比較大,不要怕慢,不能跳躍,一般前面學習的,都是后面理解和運用的基礎,環環相扣??梢杂脙仍诨捅扔鞣▽碗s抽象的知識簡化、具象化,并隨著學習理解的深入對模型不斷糾錯。
整體性學習的附加好處是強迫你以不同的視角看待學科、課程和問題。任何知識都可以從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生動的圖像、有趣的故事,變枯燥乏味為生動有趣。

第二部分 整體性學習技術

獲取知識

快速閱讀

開始積極閱讀時,準備好要讀的書和筆記本,在筆記本上寫下每章的標題和亞標題,每讀完一小部分時(最簡單的指讀法即可顯著提高閱讀速度),在筆記本上記一些筆記。進行積極閱讀時你需要記下:

這一節中主要觀點是什么?促使你完整地獲取信息

我怎樣才能記住主要觀點?對信息進行聯系、視覺化和比喻法
我要怎樣將主要觀點拓展開以及應用它。將每個知識點都要經過整體性學習里的理解、拓展和應用三個階段。

筆記流

我在課堂上曾經使用一種記筆記的方法,對信息量較大的課程效果不錯,我把這種記筆記的方法稱為筆記流技術。筆記流技術的目標是提供一個平臺以聯系學到的東西。大多數人采用的畫線、畫圈等傳統記筆記的方式被很多“流”(雖然有些雜亂)替代。
使用筆記流時,首先寫下最主要的觀點,盡量用很短的單詞來替換完整的句子,這可能會降低可讀性,但是提高了上課時的學習效率。事實、日期、細節和描寫要盡量減少單詞量,不要寫冗長的段落。(信息壓縮,提綱挈領)
記筆記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如果忘記了這個目的,筆記記得再漂亮,思維導圖畫得再標準、好看,也是本末倒置。因此,雖然筆記流看起來雜亂、粗糙,但是在幫助理解材料上效果不俗。(像是達芬奇手稿一樣)

注:繪制過于精妙的思維導圖,而忽視了書本,是本末倒置
如果課堂上的信息量極大或者你打算課后好好地復習筆記,建議你采取混合型筆記流方法。

image_1bmqobepqdhf17eengil0t1t8pm.png-149.8kB
image_1bmqobepqdhf17eengil0t1t8pm.png-149.8kB

混合筆記

智力挑戰

本次智力挑戰的目的是在決定是否用筆記流取代傳統記筆記方法之前,練習筆記流技術:

買一本專門的筆記本,在封面上寫下“筆記流技術練習本”。
確保2周內每天練習1次:把你課堂上記的筆記拿出來,按照筆記流的方式重新記錄,記下知識點并在知識點之間畫上聯系。
練習將其他技術融合到筆記流技術中。

練習、練習、練習!

像所有書中提到的方法一樣,這些技術都需要反復練習方能熟練應用,假如你以前從未用過,那你至少需要練習3次去熟悉它們。此外,當你開始用這些技術時,我建議你準備一支筆和一張紙,先在紙上練習,我現在已經能做到在腦子里清晰地想象,而不必寫下它們。對于從未用過這些技術的人,先在紙上練習是最好的辦法。
一萬小時理論明確的告訴我們,若想“知識”成為“本領”,就要長期、反復地練習。

《冬夜讀書示子聿》
(南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span style="color:red">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span>

聯系觀點

比喻

怎樣應用比喻法學習條件反射?比喻法的第一步是在你的個人經驗中尋找能夠模擬條件反射的東西,我個人生長在加拿大的冰天雪地里,所以想到的第一個比喻就是在雪地里行走。你第一次在雪地里行走時,因為雪地茫茫一片,走哪條路都有可能。但是幾次行走以后,你會選擇一開始走的路,因為開始的行走在雪地上形成了一條隱約可見的小路,走這條路顯然比隨便走更容易。
“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薄斞?,《故鄉》
記憶和聯想的腦回路,也都是這樣“趟”出來的,越趟越寬,越趟越實,越趟越多。所謂的用進廢退、熟能生巧。
可以按照下面三個簡單步驟找出一個比喻:

? 確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記憶的信息,在上面例子中就是經典條件反射。
? 在你的個人經驗中尋找與信息部分相似的東西,要達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與其尋找一個完全符合的東西,不如稍作讓步,找到十幾個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在上面的例子里我想到的是雪中行走。
? 重復上述過程,檢查比喻不恰當的地方。例如,雪中行走是線性的痕跡,而腦神經卻是錯綜復雜的網絡。

應用10歲規則。是否能用這個比喻解釋給一個10歲的小孩聽?假如你的比喻還是和原始觀點一樣,孩子聽不懂。重新來過吧,直到你找到簡單的他能明白的比喻。
注:解釋和教會別人,才能真正的吃透知識

內在法

信息→視覺化→腦海中想象圖像。再豐富一些,嗅覺、聲音、觸覺和情感都加進去,作者就叫它內在法。
要區分自己到底是視覺型、聽覺型還是運動型的學習者,用自己“敏感”的學習策略。

圖表法

有三種主要的圖表類型:流程圖、概念圖和圖像。學習材料時沒有示意圖時,自己繪制。
示例:
「TED雙語」一個簡單的記憶方法,可以讓你從容面對一切考試
http://www.365yg.com/group/6443976680809496846/
(其實更側重于思維導圖,關于圖表法的示例很多,請自行搜索)

概念圖

概念圖里的關系并不是某個順序中的不同步驟或是按日期順序排列的觀點,而是觀點之間的內在關系。
假如我想畫出不同財務會計原理的簡圖,首先我要寫下四個基本的清單:資產負債表,收入,留存收益以及現金流,然后我可以在它們之間建立各種聯系,最后形成知識網:


image_1bmqogrtuv2qg7gvbjet81a6l13.png-134.6kB
image_1bmqogrtuv2qg7gvbjet81a6l13.png-134.6kB

隨意信息的處理

聯想法

掛鉤法

以上兩小部分,在很多記憶法書籍、文章中有提及,不贅述。也可參考我前期對記憶法的匯總整理文章。

信息壓縮技術,步驟:

? 拿幾張空白紙。準備好要壓縮的筆記,這個練習可能會花費一兩小時,所以要確保你有這么多時間。
? 用最小的字,寫下筆記中的主要觀點。使用盡可能少的字。
? 接著寫下與之相聯系的觀點、公式、概念或定義。盡可能寫小一點和寫少一點,節省空間。

持續上述自由寫下觀點的過程,直到將筆記中的每一個主要觀點都寫了下來為止。最后你得到大約1~3張密密麻麻寫滿信息的紙。
有時候,還可以更進一步,將上面壓縮后的內容加工、修飾得更有條理,更好看一些。

下圖給大家展示了我的一堂統計學課程筆記經過壓縮的例子。當然,你可以自由決定壓縮多少內容,可以是一堂課的內容,也可以是一門課的所有內容,完全取決于你自己的意愿。

image_1bmqojnft1vdv1ub7dt01jcf1amm1g.png-145.2kB
image_1bmqojnft1vdv1ub7dt01jcf1amm1g.png-145.2kB

壓縮筆記 .

本智力挑戰的目的是使大家熟悉信息壓縮技術的使用:

? 每天進行一次,從你的課本或筆記中挑出需要壓縮的信息,然后按照記憶術或圖像聯系進行信息壓縮記憶.
? 按照上述做法堅持兩周后,將前兩周學習的材料進行筆記壓縮,將前面所有的記憶術和圖像聯系綜合在一起.
? 測試一下你是否能記住整個信息。堅持練習四周(包括兩周的筆記壓縮練習)或者直到你對這些技術運用自如。

知識的延伸

實際應用

要深入拓展你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如果你是自學者或者參加的是職業教育,很少會碰到死讀書的問題。但是假如你需要將很多抽象的課程進展到一定的深度,而這些信息可能不太重要或者未來很多年都不一定用得上,就有可能陷入死讀書的困局中:

統計學──我利用統計學知識給本書起名字以及定價。利用谷歌搜索引擎,我嘗試各種名字和價格,最終利用統計學決定了這個書名和價格最為吸引人。

計算機──除了編程這種明顯的應用之外,我還發現計算機科學是尋找問題的有用途徑,糾錯、算法都是可以借鑒到其他地方的有用思想。
會計學──會計學能幫助我理清個人財務以及報稅。運用基本的會計學原理整理我的個人財務,使它們看起來一目了然。
經濟學──經濟學教會我重新看待金錢在社會中的價值,明白了金錢僅僅是物質交換的載體后,我的個人哲學體系也隨之發生了很多變化。
歷史──歷史是了解現在的工具,通過學習古代亞洲史能幫助我們看清現代中國、印度和日本的種種問題。歷史就是照亮現在的一面鏡子。上述的介紹只是很少的例子,我總是努力為學到的所有知識找到實際用處。假如一門課程完全沒有實際用處,那你還學它干什么?

模型糾錯

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

● 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方式簡單地說就是設定一個需要1~3個月達成的目標,達成目標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達成了目標也就達到了學習的效果。為了完成項目,你必須圍繞著目標努力學習,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符合整體性學習的每一個過程.
● 1~3個月的項目可能使人產生畏縮情緒,但是假如你對項目興趣濃厚(所以要選擇恰當的項目),我相信這是快速學習的最好方式。與前兩種拓展信息的方法一樣,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也沒有固定的公式。以下介紹一些應用這種方法的例子:

編程──設計一個大概需要1~3個月完成的項目,比如一個小的應用程序,建一個網站,寫一個小游戲.
歷史──關于你正在學習的某個歷史問題寫一篇探討性的文章。
財務會計──選擇幾家你打算投資的公司,對它們的財政報表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 在開始設計一個項目之前,請讀一讀我的建議:

? 從小項目開始。一個好的項目會提升你的層次,但是太大的、看起來遙遙無期的項目會動搖你的信心。所以,如果你的目標僅僅是學習,還是設定一些需要花費1~3個月的項目為佳。
? 記錄下來。將完成項目的過程記錄在紙上,將工作進度記錄在紙上會加強你的自信心,翻閱前面的工作,會激發你繼續進行下去的欲望.
? 創造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僅僅有一個項目還不夠,我發現只有項目完成后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時,學習才更為主動,熱情更高。假如項目不僅是為了學習而設立的,項目本身具有的意義會激發你的熱情,并使你為著目標而持續地努力工作,不斷學習。

整體性學習技術的實際運用──費曼技巧

費曼技巧的具體措施:

? 理解那些你沒有真正掌握的知識點。
? 記住那些你能理解,卻可能在考試中遺忘的知識點。
? 作為一個考前學習的高效率方法。很多學生花了不少時間在圖書館度過,學習效果卻平平,運用費曼技巧,你只需花上20分鐘就能深入理解知識點,而且記憶深刻,難以遺忘。

下面我來演示費曼技巧的操作流程,你可以用它大幅度地提高各門學科的成績:
第一步:選擇要學習的概念
首先選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張空白紙,在最上方寫下概念的名稱。
第二步:設想你是老師,正在試圖教會一名新生這個知識點
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費盡口舌讓一名毫無這方面知識的學生聽懂,并把你的解釋記錄下來。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在自我解釋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識過程中,你會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當你感到疑惑時,返回去吧
每當你碰到難題感到疑惑時,別急著往下走,學習不是單行道,回過頭來,重新閱讀參考材料、聽講座或找老師解答,直到你覺得搞懂了為止,然后把解釋記到紙上。
第四步:簡單化和比喻
如果你的解釋很啰唆或者艱澀,盡量用簡單直白的語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
例如:在學習力矩時,用簡單的話解釋力矩,而不是照抄書上的定義。比如,首先用俗語“扭曲”來說清楚力矩是什么意思。

第三部分 超越整體性學習

高效率的學生

能量管理

請同時參考《精力管理》一書的內容
? 增加你的能量儲備。
? 每周有3~5次運動嗎?如果你的回答為否,你正在削弱你的潛在能量水平,除非你的醫生不讓你參加運動,否則最少每天要抽出40分鐘來鍛煉身體,每天運動一點點,學習效果更明顯。
? 每晚有七八個小時的睡眠嗎?有些人睡四五個小時就夠了,學習工作勁頭十足,不過我想你我又不是這種神人,那么還是老老實實睡到自然醒吧,別想著玩游戲、喝酒、跳舞、玩通宵,熬夜對學習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我看一年中除了過年可以守歲,平時絕不要熬夜。睡得好,腦袋才清醒。
? 你吃的是什么?你的食譜是高糖、高脂肪、高蛋白質的嗎?請放棄它吧,我建議你吃粗纖維和粗加工的食物,這樣的食物可以讓你一天的血糖水平保持平穩,避免忽高忽低。
一天之內,你喝幾杯水?你知道嗎?你的身體有2/3都是水分,最快讓你喪失能量的辦法就是脫水。
? 一天你吃幾餐?如果你的回答是中餐、晚餐以及時不時吃點早餐,那么你的能量有可能不足。理想的飲食應該是少吃多餐,一天吃四五餐,每次吃七分飽,這樣可以保證你一天內的營養供應持續穩定,睡前吃一點能讓你第二天早上精力充沛。

將你的日程表由線性的改為循環式的

《自控力》一書中也有提到,減少需要“決策”的精力,養成各種好的“習慣”,讓精力放在更重要事項的決策上。
? 線性的計劃是平均安排時間執行工作,而循環式作息計劃則先集中小部分時間做大部分工作。這種計劃安排能讓你做到有張有弛,而不是死氣沉沉,像個機器人。
? 快速完成,早早完成工作,晚上你就有幾小時的空閑了。
? 設定90分鐘。給定自己90分鐘,集中精力完成某個學習任務,一旦90分鐘結束,停止工作。90分鐘的時間設定能讓你學習時注意力更集中。
(小學以前,還是用蕃茄工作法,25分鐘后休息5分鐘,保護視力為好。模擬考試時還是要長時間集中精力的。)

不要“學習”(Don't study)

如果沒有明確自己究竟想達到什么目的,就去不停地“學習”,實在是對寶貴時間資源的浪費。所謂“學習”得多,未必收獲得就好。

學習的定義

學習也不是坐在書桌前越長越好,學習需要挑選要吃的食物(獲取信息)、咀嚼(明白階段)、消化(理解階段)、吸收(應用階段)。
學習的過程也意味著一系列的具體活動,比如閱讀、做作業、記筆記、比喻、寫文章、寫日記、做練習、搞科研等都是學習,最為關鍵的是任何一種學習都要堅持深入下去,要尋根問底,打破砂鍋問到底,要不斷地問自己為什么。做科研是這樣,讀書也是這樣。 盡信書不如無書也是這個道理,看書只是學習的一種形式,就好像做外科手術一樣,單純地看書看1000遍也不如自己動手,你以為動手的過程就不是學習了嗎?——譯者注)這個籠統的容易產生歧義的詞,我們只定義學習過程中需要做的那些活動。

對我來說,下面這些具體的活動,就是我取得好成績需要做到的事情:

? 閱讀材料。
? 完成各項作業和在課堂上做筆記。
? 應用整體性學習方法處理某些難點。
? 考試前,針對學習材料做一次筆記流。

絕不拖延時間

周/日目標體系是我知道的最好的對抗延遲的方法,辦法很簡單:

? 每周周末,列一個清單,包括所有的任務、作業以及你想在下周完成的讀書和學習活動。
? 每天晚上,檢查周計劃,列出每日目標清單。

image_1bmqp1dp93231htg6l71g851p7k9.png-94.8kB
image_1bmqp1dp93231htg6l71g851p7k9.png-94.8kB

目標清單

周/日目標系統有什么好處?

? 可以緩解你作決策的應激。你只需檢查清單,就明白是否完成。
? 防止你做一項大任務時耽擱不前,依賴每周和每日目標清單,而不是截止日期,你會有時間緊迫感。
? 幫助分配你的工作量。通過制訂計劃,你可以將工作適當分配到周和日,不需要考試前熬通宵而前三周一個字不看,你可以細分工作。

作者在自己的新書《在辦公室外思考》中重點闡述了這種以任務推動為中心的日程安排方法。

批處理

批處理的意思就是將那些類似的、散在的工作集中起來一次做完。批處理有助于節省時間,因為你可以集中時間和精力。
注:番茄工作法的集中處理電子郵件回信之類和此處一樣。包括語文課本中學到的統籌方法那篇文章。

下面我介紹批處理的一些使用技巧:

工作量。批處理最適用于將那些需要時間不長的零散工作放在一起做。你不能將整個課程都安排在考試前一天批量看完。超過3個小時的工作用批處理,效果就不好了。
一次性完成作業。如果一項作業花費的時間不會超過8小時,我就坐在凳子上一鼓作氣完成它。將一個花3小時就可以寫完的文章,分成15次零散時間內完成,肯定會浪費很多時間,每一次都要花時間重新鼓起寫作的激情才能開始正式的寫作。
提髙注意力閾值。注意力閾值就是指集中完成某項工作的最長時間,超過這個時間,注意力就急劇下降。通過不斷接受越來越多的批處理,你可以逐漸提高你的注意力閾值。閾值越高,表示能一次完成的工作量也越大。
注:所以番茄工作法的分時段并不是萬能的,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番茄工作法,提供了一種專注于工作、學習的簡單方法,25分鐘不是“圣經”,只是一般情況下的原則。)

有組織

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作業、課外作業以及約會日期都記錄在固定的地方。沒有固定地方的結果就是混亂。專門找一個地方放東西,這樣會更容易放得有序。(記憶法中的分類定樁法,也是強調記憶對象要分類要清晰、明確、固定位置,更容易記憶。建起記憶的宮殿<森林>,分區分類,不同顏色,不同樹種,不同大小。)
隨身攜帶一個記事本。每天隨時記錄,日積月累,必有所獲。(腦子是用來轉的,身體是用來動的,眼睛是用來看的<觀察>,活著就是要學會感受當下、感恩萬物。記手賬或者電子筆記都可以。)
堅持日歷和做事清單。應用做事清單記錄任務和目標,使用日歷來記錄要做的事和截止日期。雖然有組織不是萬能靈藥,但是它的確很有幫助,組織技能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緩解壓力。
紙質日程手冊,手賬(點陣本),電子清單、GTD軟件、習慣養成打卡等。

自我教育

不要把整體性學習僅僅用于課堂上,而且要用于你的個人生活中。事實上,我發現積極進行自我教育能提高你的學習能力。閑暇時間能專心研究一門讓你感興趣的課程,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獎賞。
不過,進行自我教育也有很多挑戰。自我教育沒有學校這種組織,難以找出重點、提供足夠的資源和檢測你的學習效果。
我從小就積極進行自我教育,自學了電腦編程、網頁設計以及寫作。我還自學了諸如世界宗教史和進化心理學等課程。從自我教育中,我學會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并把它們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我的大多數自我教育都是采取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方式,不過還有其他一些辦法能幫助你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習慣、克服種種學習障礙以及設立適當的學習目標也同樣大有裨益。

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我教育則很難形成這種良好的習慣,這是角色的不同造成的結果。你想學習的東西一開始并沒有什么教學安排給你,假如沒有正確的學習習慣,這種自由會變成一種弱點。以下是一些我認為可以提高你學習能力的良好習慣。

每日閱讀
每天堅持閱讀是提高理解能力最好的途徑之一,我堅持每周至少閱讀一本書,每年至少讀50~70本。書籍不能教會你全部事情,但是它會給你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隨著閱讀量的增加,你的視野會更開闊,看問題的角度會更廣泛。
每日練習

通過每天完成項目的工作以及學習技能的練習,你會提高自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練習能為你的學習提供循序漸進的安排,因為練習會對你最初的能力水平予以定位。
每日目標
單純的閱讀和練習并不夠,因為它們目的性不強。通過設置學習目標,并把目標細分為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你的學習會更有用,因為你可以整體系統地學習某學科,而不是碎片化地獲取知識。

怎樣養成每日習慣

我在下面列舉了一些養成正確習慣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 堅持某個習慣30天。比如每天閱讀40頁堅持一個月,每天練習網頁設計一小時。為你接下來的30天設定一個每天都要堅持的學習目標吧,30天的堅持會形成一種習慣。
或者A4紙工作法(鍛煉思維)等,例:

  1. 問題太多?讓我用一張A4紙幫你整理
    http://www.lxweimin.com/p/7fe9da653a3e
  2. A4紙+中性筆:幫你深入思考、有效溝通的職場利器
    http://www.lxweimin.com/p/f4904e012e11
    ● 堅持下去。每天堅持以同樣的方式完成同樣的習慣,今天閱讀,明天聽講,后天練習的方式對于養成習慣來說太脫節了。
    ● 享受這個習慣。假如你不能享受這個習慣,這個習慣就不牢固。用頭腦風暴法列舉出各種各樣可以養成的習慣吧,我想在一大堆想法中找出一個讓你享受的習慣(閱讀、練習和目標設置)應該不難。
    ● 尋找特殊時段。我喜歡晨讀,因為這對我來說是一段不受打擾、可以專心思考的安靜時段。找到屬于你的每天特殊時段有助于強化你的習慣。假如你不知道在哪兒能找到每日閱讀或練習的時間,問問你自己為什么有充裕的時間看電視和上網?

克服挫折障礙

自我教育和挫折感常常相伴而行,沒有老師在旁邊指導什么是對的和什么是錯的,或者有本指導書告訴你下一步該怎么辦。自我教育比上課需要更多的耐心,同時我也發現上課通常如緩慢步行的老者,自我教育則可以快步如飛。
歸根結底,克服自我教育過程中的挫折感是動機的問題。如果你對某門課程興趣強烈,而這門課程又對你非常重要,那么一般的學習上的挫折是無法阻擋你前進的。除了興趣之外,我還推薦下面一些克服挫折障礙,讓自學“飛起來”的方法。

減少挫折障礙的小技巧:

● 寫下任何障礙。假如我遇到編程中某個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我會盡量詳細地記下問題,詳細地記下障礙讓我們對問題的思考更容易。
● 使用網絡。網絡就像無所不知的智者和收藏豐富的圖書館。如果你想不明白某個問題,或者正在苦苦地翻書尋找答案,網絡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谷歌、讀秀、中國知網(CNKI)都是不錯的選擇。( 我認為知乎、簡書、今日頭條也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 找一本關于“怎么做”的工具書。有一種書不談理論,專門告訴你“怎么做”,這對于你打算做什么事情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 換一個角度試試。如果理解時碰到一個障礙,試試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花點時間學習其他相關知識,等你學會了很多以后,再回過頭看看原來的問題。

設置學習目標

下面是一些學習目標的例子:

? 每年閱讀一定量的書。
? 為一個項目工作,工作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
? 在一定的期限之前,必須學會做某件事。比如:學會作曲,完成你的財務報表,或者在6月3日之前學會說拉丁文,等等。

設定學習目標的一些技巧:

● 所有的目標都要寫下來。目標沒有寫下來,就等于沒有目標。用一兩個句子寫下目標,并給它一個截止期限。
● 讓目標客觀化。學習過程中,你要能很容易判斷出是否已經達到了目標。所謂的“學得更多”不是學習目標,因為它不客觀,你不知道怎樣才算是完成了目標,所以它只能是一種幻想。
● 期限會迫使你不斷地采取行動,而不是拖延不前。假如期限定得太松,就起不到促使你行動的作用;如果期限定得太緊,會讓你喪失信心,垂頭喪氣。
● 將目標的完成轉化為每日和每周的具體行動。你的目標應該分解為每日和每周的具體小目標。一個今天就需要立即完成的小目標遠比幾個月后的大目標更讓人坐立不安,焦急萬分。
● 經常看看你的目標。至少一周檢查一次目標完成的情況。

自我教育小結

從智力挑戰開始:
智力挑戰的目的是養成新的習慣,許多新方法一開始用起來都很費時間。練習2~4周后,速度和效果會大大提高。最后,你需要根據學習的目標對方法進行適當的改進。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技巧:

● 至少堅持3周??赡苣阆雽W會本書介紹的很多技術,但是要記住,如果你不堅持3周以上的智力挑戰練習,很難將新技術變成一種習慣。
● 一次只做一個。不要試圖一次完成幾個智力挑戰,一次只專注一個。
● 比喻、內在化和圖表法優先。這些是整體性學習中的核心技術,就從它們開始吧!
● 使用獎勵材料。本書附贈有6段專門設計用于練習智力挑戰的獎勵材料,利用它們會讓你更輕松些。
● 記錄下學習的過程。練習智力挑戰時,堅持寫一句話日記

兩句話記下你的體會和感受,有助于你堅持下來和解決練習中的各種問題:

? 是每天學一點還是考前抱佛腳?看起來后者節約時間,實際上前者才是高效率。
? 你的筆記和課本組織得好嗎?雖然我喜歡一次學習就搞定它,但是有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復習,假如學習材料凌亂無序,肯定會浪費時間。材料越有組織,復習起來壓力越小。
? 學習時注意力高度集中,還是左顧右盼、三心二意?我學習時從不聽音樂、玩手機或看信息,我總是盡量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學習。

下面我(原著作者)列舉了一些網址供大家參考:
高效率網址:
ScottHYoung.com 作者的個人網站,專門討論高效率、學習方法和習慣養成。(打開很慢)
ZenHabits.net 簡單就是高效率。
Lifehack.org 最大的高效率網站之一。
PickTheBrain.com 高效率和動機。
StudyHacks 高效率的學生。
StevePavlina.com 個人發展網站。
高效率書籍
Getting Things Done(David Allen的經典)
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能量管理)
Zen To Done(講述如何做事,強調的是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
How to Be a Straight-A Student & How to Win at College(兩本經典之作,幫助你變得高效率,應付各種學習上的挑戰,必讀之作)

本文作者推薦

  1. 在知乎、簡書、今日頭條等平臺,按主題進行搜索學習。
  2. 從以上主題文章中,結合豆瓣書評,摘選大家經常提到的經典書目,購買研讀。(以用求學,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不能什么都學,也沒那么多精力。目標集中,如點穴。)
  3. 粗讀后,可以結合喜馬拉、今日頭條等平臺的音頻、視頻參考學習。
  4. 尋找網絡或本地的主題學習社群。例如,拆書幫,幸福進化俱樂部,易效能(葉武濱),本地各種俱樂部,如養花、旅游、讀書、音樂、繪畫、理財(追求什么,才有擅長什么)。這叫社會化學習,沒有小伙伴可以互相交流的追求之路是十分孤獨的,也可能是低效的。
  5. 不斷求索,反復練習,學以致用。

我個人建立的以網絡協作工具Tower為載體的社會化學習社群,邀請鏈接如下,感興趣可以加入:
https://tower.im/join?t=f350ba12ec9f46b7501551177fdcfae4
【官網】你的網上辦公室 - Tower
https://tower.im/

我是彩虹蟈蟈——“小身板兒、大嗓門兒”——和大家一起聚焦“工具”和“方法”,以期更好地解決問題。
微信號:RainbowGG-5 昵稱:彩虹蟈蟈It's me
原文鏈接(此處排版效果更好,不定時更新):https://www.zybuluo.com/RainbowGG/note/840562
可以轉載,標明出處。
并,10年紀念。
海上升明月……丁酉年閏六月十七,8月8日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1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8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5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47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4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51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89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8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6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2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55評論 2 371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