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路上的山里人

筑夢路上的山里人 (散文)

? ? ? ? ? ? ? ? ? ? 趙元龍

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我來到位于澤州縣南部山區的南嶺鎮堅水村。

據堅水村祠堂碑記:堅水,原名澗水村、堿水村。由于生產力低下,“村居‘和尚’頭,到處澗水流;滿地堿草長,出力不打糧”。80年前日本鬼子制造的“堅水慘案”,更是一代代人心中難以愈合的傷痛。為了今天的幸福,飽受歲月艱辛與戰亂蹂躪的堅水人民,緊緊依靠黨的領導,群策群力,艱苦奮斗,終于換來了“青山綠水人氣旺,和諧富庶達小康”。

? ? ? ? ? ? ? ? ? ? 一

說來也巧,幾位熟悉的老人正在村日間照料中心閑聊。當我說明來意后,86歲高齡的段廷朱老人立刻湊近我身旁。

老人先是牙關顫抖了幾下,然后慢慢地說起來:

“那是(1940年)農歷5月初一,村北嶺的炮彈‘噼里啪啦’炸個不停。中央軍匍臥在北嶺一線,朝著陟椒和南圣廟方向射擊。鬼子的飛機在上空不停丟著炸彈。村里早已亂作一團,到處是凄凄慘慘的哭聲和喊叫聲。一些跑不動的老人躲到了自家樓上,臥床不起的病人無奈地在家里哭喊,大多數人冒著飛來飛去的子彈,沒命地向村外“躲兵洞”跑去......

段廷朱那時剛進記事年齡,當時的情景至今隱隱記得。

“中央軍憑借地理優勢,居高臨下負隅頑抗,鬼子一連攻了三天未能攻下,后來又調來大量士兵,集中火力向堅水猛攻,天快亮時,從陟椒、曹河、大井方向包抄上來......”

在座的幾位老人一邊回憶,一邊七嘴八舌地插著話。

“天大亮后,槍炮聲漸漸停了。日本鬼子氣洶洶地闖進村里,一個個端著上了刺刀的槍,像吃人的野獸一樣,挨家挨戶搜查,見東西就搶,見牲畜就趕,見人就殺......”

“村里凡是沒有逃走的,都被日軍趕出來了。張新路、段孝滿因病躲在家里,被鬼子兵抓出來投進火里活活燒死;段雨旺、段金聲、段五旺被炮彈炸死。段小國、段小春被剜掉眼睛,再被刺刀戳死,然后被扔進糞坑;張鳳鳳被砍掉四肢,大卸八塊......

“小鬼子肆意殺人還不解恨,又到處潑灑汽油點火燒房,全村頓時變成一片火海,濃煙滾滾,臭氣熏天......”

據澤州縣檔案記錄:1940年5月7日至7月中旬,日軍在堅水村共殺死56人,燒死12人,炸死14人,餓死73人,毒死49人......原有510口人只剩下196人,整戶死絕者達36戶。房子被燒毀1197間,132頭大牲畜被搶走126頭......

聽著老人的傾訴,我腦子里閃現出鬼子掃蕩過的一片慘景:

村子里大街小巷尸橫遍地,血流成河,偶爾有僥幸存活者,在亂石夾縫中茍延殘喘,奄奄一息;被燒焦的殘垣斷壁上,椽檁“噼噼啪啪”冒著帶火星的黑煙,不時地傳來墻磚倒塌的聲音......

逃難的村人陸陸續續返回村里,一個個低垂著頭,擦拭著痛苦的眼淚,望著被殺害的親人,或撲倒在他們身上,失聲地哭喊......那凄慘的哀嚎,那無助的憤怒,那咬碎牙齒咽進肚里的仇恨......

段廷朱老人略微抬起頭,臉上的皺紋舒展了一下,激動地說:“民國29年(1940年)秋季,八路軍隊伍來到堅水村,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堅水村人才算翻了身。”

在座的一位老人擦著眼淚長長嘆了一口氣:“哎,如果當時八路軍在的話,人們就有主心骨,就知道搞‘堅壁清野’,讓老百姓早早躲起來,哪能遭受這么大的傷害?他媽的,那些中央軍真是不管用!”

幾位老人的回憶,牽連著無數中國人顛沛流離的淚水與國破家亡的心碎,傾吐出善良人民對荼毒生靈的日本侵略者刻骨銘心的仇恨。

在場的村支部書記段永平告訴我,“慘案”發生后的1942年春,在地下黨常子善秘密組織下,堅水村成立了段振邦為組長的黨小組,普通黨員有段振國、范月英、張有信等。1926年出生的張有信,年僅15歲,是村里年齡最小的黨員。4月下旬,八路軍在堅水召開大會,成立一區區公所,管轄周村以南、沁河以東大片村莊。

堅水人覺悟起來了!他們把悲痛和仇恨化作力量,做軍鞋、送軍糧、照顧傷病員……在血色蒼穹中披荊斬棘、堅韌不拔地支援子弟兵,用最誠摯的情感守護這片土地,創造了一件件鐫刻不滅的歷史功績……20余名青壯年組成民兵小分隊,同陟椒民兵輪戰隊一起活躍在周村、東溝、南村一帶,打擊日偽軍,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1945年日本投降后,陟椒村成立民主政府區公所,村長為趙永禎,領導組成員有劉潤生、孫景云、宋引榮、張有信等。堅水村張有信先后擔任鄉農會主席、武委會主任等職,發動和領導堅水村群眾開展減租減息、土地改革等工作。自1942年后,堅水村參加抗日戰爭的段呆珠、段發春、段來喜、段書文,解放戰爭臨汾戰役的前河范堆國、范陸用、范斗平、范雨旺四個民夫,參加抗美援朝的范紅平等人,為了祖國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獻出了他們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踏在這一塊流盡先烈鮮血的土地上,傾聽著段書記激情飛揚的介紹,我的腦際浮現出堅水兒女浴血奮戰、救亡圖存的不屈歲月......?

堅水,這是一塊孕育英雄的紅色土地,紅的凝重,紅的深遠!

段書記信心滿懷地告訴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為了銘記歷史,村黨支部正在籌劃“堅水抗日戰爭紀念館”,真實記錄日軍在堅水犯下的條條罪證,重現一代代堅水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黑色殤痕,把“不忘國恥”作為鄉村振興的力量源泉,讓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是的,追憶歷史,是為了珍愛和平;銘記歷史,方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就是堅水人實現鄉村振興之中國夢的立足點。

? ? ? ? ? ? ? ? ? ? ? ? ? 二

午飯過后,我獨自來到堅水大廟。

當年日本鬼子掃蕩后,大廟即燒為灰燼,后經人民政府修復后作為學校所用。

我讀小學五、六年級就是在這里度過的。六十年過去了,逝去的歲月帶去了我的舞勺年華,卻沒有帶去我美好的記憶。眼前曾經讀書的教室、休息的宿舍、做廣播體操的院子......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在那充滿理想的歲月里,我在這里高聲地讀書,盡情地歌唱,無拘無束地蹦跳和奔跑......

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懷念起我的老師,我的同學,但更多的還是對堅水干部群眾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

我是1998年擔任鄉教委主任的,對堅水深厚的文化底蘊、干部群眾的辦學熱情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1956年,隨著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高潮的到來,堅水率先辦起完全制小學,除本村學生外,還招收周邊村五、六年級學生。1968年,李寨公社在堅水辦起全公社唯一的“五七”高中;2000年,遵照上級“撤校并點”的要求,鄉黨委政府通過決議,在堅水興建南部山區寄宿制小學。

幾屆政府為什么都要把重點學校選擇在堅水?除了具備辦學基本條件(區位和用水)外,最重要的是堅水干部群眾辦學積極性高,他們將建設家鄉、創造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日軍造下的‘慘案’給予的教訓太沉痛了!”堅水干部如是說,“我們不能讓后代再忍受侵略者的欺凌!”

每屆學生到校后,學校都要把“堅水慘案”作為開學第一課,聘請親歷“慘案”的老人講解日軍“燒光、殺光、搶光”的罪行,帶領學生觀看校園背后日軍炸彈留下的直徑1米大的窟窿、被燒毀的殘垣斷壁......讓孩子們牢記血淚仇恨,了解家鄉的紅色文化。

我清楚地記得,“堅水慘案”是學校唯一用眼淚浸潤的課程。每逢追訴日軍掃蕩時的慘景時,講解的老人一哭,我們這些孩子也跟著哭,跟著攥拳頭。從小種下的怨恨,至今一直難以化解開來。?

記得課余時間,我們圍成一個大圈子,中間站著一個學生扮成小鬼子舉手投降的樣子。周圍學生用手指著他,一邊挪動腳步一邊喊著“順口溜”:“小日本,日本小,小小日本狗強盜。趕走我們的牛和馬,殺害我們的好同胞......”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和小孩的感情升華拌在一起,使這種愛國情緒有了一種最世俗的力量,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痛恨侵略者的種子,懂得了長大為祖國做貢獻的道理。

《荀子》中說:“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正是“堅水慘案”這本教科書,激發起一屆屆學子發奮努力的學習熱情,雖然那時候學校生活很艱苦,但堅水學校卻聞名遐邇。1958年后的兩屆畢業生,那時候高小升初中全部集中在縣城考試,每屆參考僅30余名學生,就被晉城一中錄取7、8名,前山西省副省長范堆相夫婦都是堅水高小58屆的畢業生。1968年“五七”高中,不僅繼承了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在恢復高考后的1978年,還奇跡般地考上了兩名大學本科生,演繹出山區中學也能考上名牌大學的神話。2000年辦起寄宿制小學,迎來全省“‘兩基’鞏固提高暨澤州現場會”代表的現場參觀......

正當我甜滋滋地回憶往事時,段書記從東大門走進來。他指著舞臺,詳細地給我介紹堅水文化宣傳方面的情況。

堅水受上黨梆子發祥地望頭村的影響,也是一個有著戲劇傳統的村子。清末民初的段法榮,15歲跟隨師傅學藝,主攻小生,5年學成后入“鳴鳳班”,成為該班“頂梁柱”,后聲譽日隆,連“上黨戲王”趙清海也自嘆不如。段發榮還帶出了一批批具有較高素質的戲劇人,著名司鼓張可如、戲劇名伶段方勤等人也是那時候一起走出去的。解放后,縣政府成立“鳴樂劇團”,堅水村的張實要成為名演員,張有信擔任劇團黨支部書記。張有信曾經報名參加南下,因哥哥張新路被日本人燒死后,他成為父母唯一的兒子,他母親說什么也不讓他去。后來,他被父親張可如引薦到劇團工作,先是擔任會計,不足一年又被推選為劇團黨支部書記,為縣劇團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段書記告訴我,近幾年村里辦起文化活動中心,通過戲劇、舞蹈、書法、繪畫、剪紙等民間藝術的學習,讓青年人接受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方面的教育。村風正了,民風純了,吸毒、賭博等歪風邪氣沒有了,村宣傳隊還多次代表鄉參加縣文藝表演和廣場舞比賽呢!

我一邊聽著段書記介紹,一邊觀看著廟前一排排新房、一條條水泥人行道,道路兩旁一輛輛摩托、汽車......

我在想,曾經有人和我說過,堅水人的富,主要靠豐富的資源。

堅水村的確是一個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的村子。土地寬廣,水源充足,有豐富的鐵、煤、鋁礬土等礦產資源。從縣老促會推廣“兩只羊工程”,到戶均一頭牛,全鄉“賽牛大會”在堅水召開;從“高爐林立、烈火燃燒”,到戶戶修新房、家家進城購樓房;近兩年,縣融媒體中心幾位同志又想盡辦法,幫助18個貧困戶擺脫了貧困。在奔小康的路上,堅水人可謂一路高歌猛進永不停歇!

但是,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興辦學校是培育人才的主陣地,文化活動是弘揚正氣的重要載體,在實現共同富裕的征途上,堅水人之所以一路超前,其主要緣由是“崇文重教”——鑄造鄉村振興之魂。

? ? ? ? ? ? ? ? ? ? ? ? ? 三

下午三點,我隨段書記等人去參觀九場林農業專業合作社和全鑫林業專業合作社。?

九場林是十幾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九道山脊梁像九條綠色的巨龍,層林盡染,疊翠流金,成為南部山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我們所乘的面包車在距離村約2公里的西南山脊上停下來。一塊平坦的地面上,坐東面西橫臥著一排20余間房子。一位中年男人從屋里走出來。他是張鎖要,九場林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我打量著這位大山里的漢子:中等身材,粗壯敦實,深紅略黑的臉上雕刻著常人所未經受過的辛苦和勞碌。

張鎖要原為鄉農機站技術員。2010年,他結識了投資商劉旭云,以160萬元開發原圪了掌的土地和荒山,并在上級政府支持下,接通電、水,鋪設了水泥路。

張鎖要指著山坡上密不透縫的果樹和中藥材,詳細給我介紹:

九場林農業專業合作社共有土地500余畝,在原有120畝荒蕪土地的基礎上,新開墾285畝。根據土質和植物特性,分別栽種優種核桃、梨、杏、櫻桃、山楂以及香椿樹1萬余株、中藥材300畝,包括黃精、雞頭參、白術、牡丹、連翹等,其中黃精約占200畝。

我用眼睛掃描過山坡上的各種果樹后才發現,張鎖要采取的是“果樹與藥材間作”,按照光線要求和果樹間距的不同,分別在不同的果樹間隙栽種不同的藥材。

順著高低不平的山坡地,我來到夾在核桃樹間的“黃精”旁。

張鎖要彎下身子,扶住一株約一尺多高的“黃精”。隨著他的木棒淺淺一刨,幾根左右伸展的淺黃閃亮的樹根即露出地面。

他忽閃著明亮的大眼,微笑著說,黃精生長在地表約1分米處,果實就是不斷延伸的根。它不需要很厚的土壤,但地面要求平整、疏松,且需要適宜的水分、肥料和陽光。

他告訴我,園區實行“五位一體”(主干型樹形、氨基酸涂桿施肥、無公害防蟲害、地面生草管理系統和大三元生物有機肥補充)的標準化管理模式,著力推廣“窖(水池)、畜、沼(沼氣)、草、果”五配套。共布接水管1500余米,全為“滴灌”。

這時我才發現,山坡上到處是水管,不遠處還有一個淺淺的水窖,每一棵樹根周圍,用土圍成了圓圓的坑。

正說著,張鎖要電話鈴響了。今年五月份,他的妻子帶領十幾個勞力修剪果樹,做示范時,不慎從樹上摔下來,鎖骨折斷。住院期間,因忙于園區管理,他僅去看過兩次,也覺得對不起妻子,可是沒法子呀,眼下正是收獲季節,實在抽不出身!今天出院......

在我勸說下,張鎖要才回家準備進城接妻子。

送走張鎖要,我們來到張德才的全鑫林業專業合作社。

張德才,又名張丑孩,今年64歲。2011年,他買斷原圪了掌人的5000株山楂樹,將原品種“澤州紅”改嫁為優種“大京鑫”;開墾荒地80余畝,新栽優質核桃樹5000余株,香椿樹2000余株,中藥材黃芩、雞頭參、連翹、牡丹等50畝。

張德才引我鉆進密密麻麻的山楂樹林,并操著濃重的圪了掌口音,邊走邊給我介紹山楂樹的生長情況。

我緊緊跟著他攀上爬下,一串串成熟的紅果不時甩打在我的頭部和臉上。我擦著汗水,聽著他的介紹,但更多還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動:這么陡的山坡,這么密不透風的果樹,該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呢?

張德才毫不掩飾地說:一年四季沒有停歇時間。春天,整地,打藥;夏天,修剪、除草;秋天收獲是有時間限制的,所有果實必須是一個一個小心翼翼摘下來;冬天,修邊壘沿,樹根擴盤......

“哪一樣活兒都必須撲下身子干!”張德才頗有感觸地說:“還是習主席說的好呀,幸福都是靠奮斗出來的!”

聽了張德才語重心長的話,我不禁對這兩位山里人肅然起敬。

按說,張德才是聞名數十里的風水先生,只要坐在家里,就會有人找上門來,收入不言而喻。他和張鎖要都是果樹修剪高手,只要拿著一根長長的桿子,上綁修剪刀,站在樹底就能從上到下完成修剪。

記得張鎖要給我詳細介紹過,老樹改造“一主多干型:脫掉裙子(提高樹干)、打開窗子(行間、密枝)、摘去帽子(落頭)、留長辮子(結果枝松散下垂)”,生動形象,娓娓動聽。曾有縣市林業局技術員看到他們的現場操作后,不僅嘖嘖稱贊,而且甘拜為師。曾有外地以千元日工資聘請,他們卻說什么也不愿離開這里。

轉了一大圈兒,我們回到原圪了掌“土地廟”前的張德才辦公室。

我上下打量著這三間寬敞明亮的屋子:白凈凈的墻壁,寬大明亮的玻璃窗戶,塑料板吊起的花格頂棚,左右兩張床上擺放的幾床花色鮮艷的被子,爐臺、灶具,電視機、電冰箱,應有盡有。

以山為家,以樹為鄰,不甘寂寞,不畏勞苦,實在難能可貴!

張德才說,這里原屬圪了掌村,我是在塌毀的房基上蓋起來的。

他指著掩映在綠樹叢中倒塌的房子:“那就是我們的圪了掌!”

順著蜿蜒起伏的林間小道,我俯瞰著掛在半山腰的古村落。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不正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筆下的山村嗎?優美的生態環境、秀麗的自然風光,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我仿佛聽到張家男人們那粗獷的喊叫,女人們那細銀絲彈動般的笑聲,仿佛聽見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哼唱的優美小曲兒......如今,這里已是死一般的寂靜......

我腦里縈繞起一個問題:是什么精神與信仰,讓兩位漢子在這人跡罕至、野獸出沒的大山里,十幾年如一日地堅守呢?

我忽然想起詩人艾青的一首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張鎖要、張德才,土生土長的圪了掌人,從小生活在此,父母長眠于此,對這里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有一種故土難舍的情結。1993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全村十余戶遷至堅水,祖祖輩輩用汗水修起來的房子成為西風殘照下的廢墟,荒蕪的土地上各種果樹自生自滅。他們怎么也按捺不住火焰般的情感,義無反顧地離開在堅水新建的溫暖舒適的家,卷起鋪蓋重返故土,將自己深沉的愛意播灑在祖輩們留下來的土地上......

我低下頭,無意中抓起一把幾乎全是沙石粒的土壤,又扶著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樹......張德才、張鎖要不正像這些小樹嗎?他們“不擇土質,不擇環境,從凹地小陘中強勢探頭,從荒坡沙土間奮勇站立。”十余年來,憑著自強不息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把數百年來人們厭倦了的窮山惡水,變成了美麗富饒的生態園,在每年收入數十萬元的同時,還為村里解決剩余勞力50余人,帶動村民人均增收0.8萬余元......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英明論斷。

他們是大山挺起的脊梁,是帶領村人走向共同富裕的領頭羊!

離開九場林的路上,段書記興致勃勃地向我描述堅水的未來:

堅水村現有192戶,464口人,林地面積多達5009畝。下一步將圍繞“綠色、生態、環保”三個關鍵詞,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吸引原住民回歸故里,恢復原汁原味的山莊窩鋪:青磚瓦黛、籬笆圍墻、石片墁路、藤蔓蛛網,看得見糶米油坊,住得上舒適民房,吃得到特色野菜,找得見風情鄉愁,打造旅游觀光、自由采摘,農耕體驗,親子研學的綠色、生態、環保旅游中心。開發休閑垂釣、冰柱瀑布、原始洞穴自然景觀、銀掌、嶺后、杜家泉跑馬場;打造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搭建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促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促進農民進一步增產增收,實現共同富裕。

我更驚訝了!這是堅水人在實現共同富裕路上的又一大手筆!

不久將來,一個紅色文化和綠水青山融為一體、生態美、農業強、農民富、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即將展示在世人面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筑夢路上的山里人散文) 趙元龍 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隨同下鄉扶貧...
    山谷清泉閱讀 1,086評論 0 0
  • 風風雨雨老松樹 ( 報告小說 ) 趙元龍 距離市區38公里的高會村,很久...
    山谷清泉閱讀 1,760評論 0 1
  • 文·蕭山 上個周末,天氣大好。約上姊妹幾個一同進山游玩,順便剜些野菜。 穿過長長的峪道,一路上行,兩邊山景翠綠喜人...
    仲李健蕭山書屋閱讀 606評論 1 5
  • 一頭淺灰色的頭發露出幾綹斑白的發絲,古銅色的臉膛散發出紅潤的光澤。眼睛微微眍陷,目光灼灼,他生氣的時候,眼神顯出幾...
    冬月之戀閱讀 357評論 3 14
  • 這是我在湖南龍山縣山區發的報道: 2018年11月27日,我們跟隨阿青阿姨早晨7時半就坐上了一輛面包車出發,車子在...
    蔣坤元閱讀 4,323評論 51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