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再次回顧觀看了南京市金陵小學葉暢老師分享的《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任務設計與情景創設》,讓我對課程有了進一步的領悟,使我收獲頗豐,受益匪淺,我知道了教師不是僅僅使用知識、技能去教學,而應該用自己全部的教養去教學。通過聽這次講座,我知道了在教學設計時,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包括課程標準、核心素養,要考慮如何讓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四個要素在課堂中落地生根,在教學設計時這些因素是很有用的。
?
? ? 任務設計是學習者根據所給信息,經過思考等過程,得出某種結論或結果的活動,在完成任務時,學習者能夠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和調整!所以在課堂上使用任務教學是很有效果的,學生也能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我在七年級上第二單元This is my sister.一課中,我就設計多個教學任務,例如:讓學生完成作業單任務,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語義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我也在閱讀環節中設置了聽、說、讀、寫等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扮演書中任務任務角色,通過教學任務的設置,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很好!但是通過學習葉老師的這次講座,我也發現了我在任務設置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也知道了設置的任務要考慮任務的整體性與階梯性,任務要與教學目標相對應,任務中的活動前后要連貫,要使教學過程自然流暢,應該圍繞一個主題,形成一個整體。我也知道了一個大的任務下一系列連續的小任務組成系統的任務鏈。任務鏈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小任務組成,小任務之間相互聯系,有序推進。每一個小任務又都是為總任務服務。
? ? ? 通過這次講座我知道了任務設計模式流程的分類:
? ? 傳統型任務設計模式流程:語言輸入→語言學習→初步運用→任務實施→任務反饋
? ? ? PPP設計模式流程:Presentation- Practice-production
? ? 發展型任務設計模式流程:介紹任務背景→熟悉相關資料→學習任務要求→實施任務設計→結果展示與評價。
? ? ? 前兩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學生最終的語言輸出形式。在PPP模式中,學生運用所學語言交流信息,重點放在檢驗學生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上。而任務型語言教學中的任務是隱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一開始的語言輸入環節到語言學習,再到初步運用,都是為最終的任務實施與反饋作鋪墊,最后的輸出環節不僅是知識的運用而且是解決交際問題的過程,注重的是意義、信息的交流與溝通
?
? ? 發展型任務設計中的任務貫穿課堂教學始終,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參與、交流和分享各自的成果。
? ? 葉老師通過課例講解了這幾個任務設計模式流程!讓我收獲很大,我也會在以后的教學中去運用,我知道了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關注任務的實用性,也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歷,盡量給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恰當的,真實的任務情境,讓學生能夠正確得體地運用所學語言,從而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在設計拓展性活動時要盡可能地將任務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 ?
? ? 通過這節課我也進一步了解的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創設典型的情境,使用抽象的言形式變成生動、具體、可視的語言,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引入或創設各種社會情境理解和掌握語言所含的意義,從而達到在交際中使用語言的目的。主要特點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趣,發揮自主性,體驗情感,實踐性貫穿全程,注重發展性。
? ?
? ? 情境教學法符合語言發展和兒童心理發展規律,有助于教育目標,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我在教學中經常使用實物、歌謠、游戲、圖片等模擬場景、營造氣氛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享受語言快樂,以達到真正的語言交流的目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趣味性和學生的真實水平。在學到打電話用語時,我會創設學生拿著電話打電話的情境,讓學生在這種真實的情境中去練習打電話用語,達到學以致用。
? ? ?
? ? 通過這次課程我知道了: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語境應以生活作為教學資源,只有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才能引起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歷,尋找語言學習與運用的最佳結合點,創設真實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有話可說,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語言交流,從而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 ?
? ? 通過再次回顧學習這次講座,使我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任務設計與情景創設有了進一步的領悟,知道了原來我對教學中的任務設計和情境創設的了解只是皮毛,是淺顯的,葉老師結合課例講解的很詳細,再一次的回顧觀看收獲真的很大,我會認真學習這次分科學習,通過這次學習給自己好好的充充電,好好的充實自我,把自己的所學帶給鄉村的娃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