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過生日那天,朋友問石嵐打算怎么慶祝,她把當天的日程表截圖回復過去,說“努力工作!”從去年創辦咖菲科技以來,這樣滿滿當當的日程,對她來說逐漸成為常態。
咖菲科技創始人 石嵐
作為中國元宇宙營銷的先?者,咖菲科技為企業和創作者提供NFT as a service (NaaS)解決?案,讓?戶能?代碼搭建NFT獨?站,快速?產數字資產,合規安全運營。用一年時間打造了十多個行業的元宇宙營銷標桿案例,客戶包括麥當勞、奈雪的茶、奧利奧、美的、伊利、保時捷、集度汽車等。
元宇宙和價值互聯?時代開啟,數字資產市場迎來戰略性機遇。當前國內數字商品、數字營銷的市場已超千億和萬億規模,5000萬家企業和10億消費者對新渠道、新體驗、新價值有剛需。根據摩根斯坦利最新研報,至2030年,中國的元宇宙市場將?達52萬億人民幣。NFT作為國內元宇宙率先落地的細分賽道,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咖菲科技憑借著顯著的先發優勢,創造了多個行業紀錄,并領跑元宇宙營銷賽道。
我們該如何迎接未來?青桐資本對話咖菲科技創始人石嵐,聽一聽Web3.0時代如何不被浪潮掀翻。
?Q1?什么樣的公司適合做元宇宙營銷?
A:“任何布局未來的公司都應該做元宇宙營銷”。如果用歷史來印證今天,就像20年前對企業說“你要做互聯網”是一樣的。
元宇宙的發展,有兩股重要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技術推動,多種技術融合創新到了爆發的臨界點,去年成為了元宇宙元年。另一股力量是需求拉動。對數字原住民Z世代年輕人而言,他們在數字世界中長大,不再會去刻意區分線上和線下,他們把NFT數字資產作為下一代互聯網價值存儲和價值交換的全新方式。
目前來看,企業做元宇宙營銷至少能達到四大目標:
第一,品牌煥新。在我們做這件事之前,并沒意識到所有的企業都想要年輕人,不管是賣幾塊錢的餅干還是幾百萬的豪車,不管是幾千年歷史的博物館藏品,還是新銳潮牌,每個品牌都想要抓住年輕人。因為年輕人代表著未來,哪怕他們現在不是目標用戶,品牌也愿意在年輕人心中種下一顆種子。這代表著消費趨勢的變遷,就像20年前年輕人先去接觸互聯網,慢慢地其他年齡層次的人也開始上網。
所以,年輕人的時間在哪里,品牌就應該在哪里建立影響力。年輕人在不斷地追求前沿的東西,關注虛擬和現實融合,關注元宇宙,關注web3.0,希望擁有自己的數字所有權、數字身份和數字資產,那企業就應該在這些地方構建它的影響力。
第二,獲取流量。企業有很強的銷售變現的動力,當其它地方的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卷時,元宇宙營銷就代表了一個新藍海,是增量市場。在行業早期的紅利期,可以用更低價格獲取新的流量,以小投入獲取更高的ROI。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奈雪的茶在去年12月份的六周年生日季正式推出元宇宙IP形象NAYUKI,并推出限量NFT數字藝術盲盒,在72小時斬獲GMV近2億元,相當于全國門店近一周的銷售業績。這就是很典型的用小投入撬動大回報。
第三,CRM+NFT,也是我們最看好的方向。在海外有個典型的案例,是星巴克的“奧德賽計劃”,跟web3.0相結合的下一代會員忠誠度計劃。星巴克APP是全美第二大移動支付app,滲透率和覆蓋率都非常高,因此它向web3.0遷徙的這個動作激發了很多企業思考如何將CRM和NFT結合起來。
咖菲科技與飛利浦、麥當勞、集度汽車等客戶都做了CRM+NFT的探索,包括如何通過NFT 改變品牌和消費者的關系,提供全新的互動方式和前所未有的體驗及所有權。未來企業和消費者的連接點不僅僅是購買商品所發生的銷售觸點,也包括元宇宙/web3中的觸點。當企業把用戶賬戶跟區塊鏈上的數字身份連接在一起后,獨家內容和用戶特權都可以變成鑄造在區塊鏈上的數字資產,帶來品牌價值建設的全新范式,更將重塑價值創造的生態。
第四,IP變現。這適合一些比較特殊的企業,比如有強IP的潮玩、體育、文娛、文旅企業。
圖片來自:咖菲科技官網
?Q2?咖菲科技和很多大IP都有合作,比如中國嘉德、麥當勞、保時捷等等,目前這些合作對象的選擇,是基于什么思路或標準?
A:我們的客戶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內部對于創新、前沿科技、和新一代年輕的消費者,都有敏銳的觀察。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期待在行業內打造標桿案例。
初創公司的時間、精力和團隊資源都是有限的,我們希望集中精力出拳。所以選擇從上往下,在我們判斷未來可深耕的行業中,從頭部客戶做起。當我們和頭部客戶一起做出標桿案例后,其他客戶或者相關的合作伙伴及渠道供應商會主動找過來。
當然,有一些客戶可能目前不大,但非常有銳意進取的精神;和咖菲科技一樣,將來會成為行業的領跑者。我們也很愿意一起攜手共同成長。
當我們把產品做得更加普惠、標準化之后,希望可以服務于更多的客戶。中國有五千萬家企業,無論企業大小,都有營銷獲客和品牌煥新的需求,都希望能提供更好的消費者體驗、不斷降本增效。最終我們希望達到的愿景是貫徹NFT as a service,把它打造成一個基礎設施,像自來水一樣誰都能用。
?Q3?入局這個行業,需要具備什么能力?
A:一個穩定的三角形:技術、設計、商務,三個能力缺一不可。
只有設計能力,你就只能提供一個服務的環節;只有商務能力,就只能通過你買單,還是得找供應商;只有技術能力,不一定能完全解決客戶的需求,只能拿著錘子找釘子也沒有意義。所以只有這三者融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為客戶解決問題,真正地去為他創造價值。
在商業上,所有的壁壘其實都看你能否為客戶創造真正的價值。最終判定標準很簡單——客戶買不買單,愿不愿意持續買單。
熱潮之中,大家都能撿到一些果子。但在當前整個市場比較冷的時候,就得靠兼具技術、商務和設計能力的團隊,在市場上不斷去創新,推出新模式。
咖菲科技在市場上首創了把數字藏品用于品牌營銷的經營模式。去年大家進入 NFT 市場的時候,大多數人選擇做交易市場或者IP代理,我們是第一個把NFT跟品牌營銷真正結合起來的,并且在持續地打造標桿案例,持續地把它產品化、規模化。
?Q4?這個三角模型是一開始就確立的,還是做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來的?
A:逐漸摸索出來的。
我們公司剛組建時是沒有專門的設計團隊的。最初我們覺得產品技術最重要,所以一開始就設立了我們的Co-lab區塊鏈工作室;商務方面,我們團隊有比較成熟的商務經驗,過往資源和標桿案例吸引過來的客戶源相對充足,今年下半年才開始組建商務團隊。
相比以上兩塊,設計能力的搭建上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因為與客戶合作中我們發現,創意、藝術、審美是NFT數字藏品、數字商品非常核心的東西,這是完全靠實戰摸索出來的經驗。
我們在服務最早的兩個客戶麥當勞和奧利奧時,設計方面花了很大力氣,因為沒有完整的設計團隊,做起來比較吃力。所以服務完奧利奧后,我們就開始組建設計團隊,而且配置非常全面有針對性,平面、插畫、3D、視頻、 AI 生成、工具化的都有。現在我們不僅有自己的CoDeco設計創意工作室,也跟洛可可這樣的前沿設計集團深度合作,還簽約了很多國內外的知名藝術家和設計師,形成了實力深厚的設計資源矩陣。
這個策略的迅速轉變也帶來了積極的反饋。哪怕客戶自己有簽約的廣告公司或設計團隊,也更愿意來和我們一起討論,因為涉及到元宇宙、NFT、web 3時,我們對設計的理解可能會更專業一些。
?Q5?對于行業風險有預判嗎?
A:我們從事的這個領域是非常非常低風險的。
第一,絕大部分的營收都來自于B端企業。他們發的數字藏品絕大部分都是免費給到消費者,完全符合國家政策,而且是國家鼓勵的數字新基建。
第二,我們的團隊小而美,成本控制得很好。今年市場普遍很難,但我們到現在銷售額已經是去年的五六倍,抗風險能力比較強。
我們把合規風險防范作為企業經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完全符合國家的監管。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法務是我在公司最早招聘的人之一,很少有創業公司最先招法務的。我們一上來就找了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很確定在知識產權這一塊要謹慎。我們有很多世界500強和央企客戶,他們對合規的要求會比一般的企業更高,合規細節做到位了,客戶選擇我們也很放心。
?Q6?目前觀察下來,對于元宇宙營銷,客戶會有些什么顧慮?
A:第一是部分客戶對元宇宙營銷的認知度還不夠,我們需要去做市場教育和布道。因為它很新,有的人就會覺得元宇宙還遠呢,跟我沒啥關系,或者是問你能不能給我直接帶貨。
直播帶貨的確能馬上帶收入,但我們認為元宇宙營銷現在尚未到此階段。比如這次雙11,也有平臺打造元宇宙購物空間,但現在的呈現還做不到真正的沉浸式購物,還不如直接到頁面上勾選看得更清楚,或者在直播間信息交互的效率更高。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做好客戶溝通和預期管理,讓他知道什么是更好的呈現方式。
第二是當下行業才剛剛起步,沒有既有模式可參照。盡管我們是初創公司,也要擔當先行者責任,得經常聯合客戶去做開拓性、創造性的事情,包括行業標準的推動。創新本身既有難度也有風險,說服客戶共同應對挑戰是一件不容易但值得的事情。
?Q7?作為行業先行者,會擔心被后來者抄襲,進而影響我們的業務嗎?
A: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個行業,只要有好的商業機會,不可能沒有競爭對手,我們看待競爭的心態很理性積極。
首先,現在是在行業早期的大藍海階段,大家都在做增量,還遠遠沒有到紅海內卷搶存量的時候。當下的競爭更多的不是我們從業者之間的競爭,而是創新生態和陳舊模式的競爭。我們更多考慮的是怎么一起去把市場做大,讓更多人認識到元宇宙營銷的價值,以及怎么真的幫客戶降本增效,帶來用戶增長,實現產品迭代。
第二,競爭對手是幫助我進步的。市場上沒有人競爭,自己也不會進步。競爭促使我們始終努力創造更優秀的產品,為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并不斷奔跑打造更強大的護城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