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三天的假期很快就過了。
這個小假期還是很愉快的。
第一天,關鍵詞,包粽子。我們沒有包粽子的經驗,但傳統佳節,還是要讓小孩子感受下傳統的文化氛圍。我們決定包妞爸老家的大粽子,也就是大肉粽。所需要的材料有:糯米,花生米,黑芝麻,五花肉,小蘇打。
妞爸一早就泡好了糯米,下午就可以開始動手了。
為了確保粽子制作成功,妞爸先百度了很多資料,然后就開始炒糯米,弄碎花生米,清理粽葉煮粽葉,一會兒的功夫,妞爸招呼我們包粽子。大粽子包起來有點技術含量,需要先在手里并排放三片粽葉,然后放一些炒好的糯米,再放上一些碎花生米和黑芝麻,再放一條五花肉,再在上面蓋一層糯米。之后把粽葉包裹好糯米,用粽繩綁緊即可。
因為做的大粽子,準備好的幾斤糯米就夠做五六條,剩下的包了2個小的。成品像模像樣呢。
第二天,關鍵詞,撈小魚。
妞對濕地邊的小魚蝦念念不忘,天氣也算晴好,那就去騎車撈小魚蝦唄。
租車很便宜,15元一輛,隨便騎多久。
當我們到上次的地點時,太陽出來了,這樣倒正好可以下水。妞很快和另外一個小女孩玩開了,兩個小孩子都挽起褲腿,妞用小漁網,很快就網住了不少小魚,妞非常開心,大叫“上鉤啦,上鉤啦”,真是有趣。
第三天,關鍵詞,逛溶洞
端午節,也就是昨天,一大早就大太陽了,本來打算去濕地邊野餐的,準備好了大粽子,煮雞蛋,干果等零食,上車后,妞爸說太陽太毒了,會很熱,要不換個地方,去哪呢,妞爸提議去溶洞。嗯,不錯。這樣肯定很涼快。
說去就去,大概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妞第一次看到五光十色的地下溶洞,覺得很好奇,因為地下很潮濕,妞開始時還小心翼翼的,走路慢慢的,還讓我牽著,但很快,就和同路的一個小男孩熟悉了,兩個小孩開始比起了速度,我和妞爸在后面一路追著,當然那個小男孩的父母也是一路叫喚著他的名字。關顧著前面的妞,也沒好好的看風景。不過妞開心就好哈。
出了溶洞,有很多賣小玩意的小攤販。妞看上了一個小項鏈,好吧,就滿足你。讓妞特興奮的是,小攤販奶奶還額外送了她一個小掛件,妞甭提多開心了,念叨著“買一送一,真劃算呀,”“十元錢得到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