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介紹了老土早年使用的幾款拼音輸入法,應該說這個階段的拼音輸入法只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在"好不好"方面與其他輸入法,主要是五筆輸入法還有較大的差異。而老土認為真的做到讓輸入體驗趕上或是超越五筆輸入法(當年好像周圍用五筆的人主要用的是"王碼五筆")的是一款叫"拼音加加"的輸入法。實際上,老土寫這個帖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回顧一下"拼音加加"。這款倒在輸入法輝煌前夜的經典輸入法。
拼音加加
拼音加加最初由曾經就職于中文之星的廖恒毅制作。這款輸入的強大主要表現為在這款輸入法剛剛推出的一個階段,其文字錄入效率較高,而在輸入法的人性化設置方面則要遠遠超過同時期的其他輸入法。老土個人最推崇的一個特性是“自建詞庫”。用戶可以自行編輯自定義詞庫,為自己常用的短語設置對應的字符串。記得當年老土還是在讀碩士,研究內容是“多協議標簽交換”,所以老土將“mp”設置為“多協議標簽交換”,于是老土只要敲下“mp”,就可以輸入那么長一段文字。另外一個老土記憶猶新的設置是“dz”對應“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10號北京郵電大學”。一個“dz”就可以輸入這么長的一段文字,那效果還是相當犀利的!
讓老土一直不太理解的是,這么牛x的一個特性,在今天各種所謂的“智能輸入法”滿天飛的時候,竟然沒有了,奇怪!在自定義詞庫之外,拼音加加還提供了類似可以自定義選詞按鍵、根據用戶輸入習慣調整選詞位置等等很多項非常棒的用戶體驗特性。
很高的輸入效率,優秀的用戶體驗,本來拼音加加的發展勢頭非常好,但拼音加加自毀長城,在2000年前后推出2.204版本之后,竟然有4年多的時間沒有再次更新。而到了2004年底,當拼音加加再次推出新版的時候,輸入法江湖已經完全不同了!
作為對拼音加加輸入的紀念,老土在這里放一下現在(對,就是現在)拼音加加輸入法的官網(http://dir.jjol.cn/Pyjj/index.aspx)的截圖。
看著拼音加加這十幾年前設計風格的網站,老土有些唏噓!只能說,但愿這不是拼音加加真正的官網(因為老土只是在百度上搜索“拼音加加官網”找到的這個網站)。然而這是不是官網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拼音加加已經錯失了好局,再也回不去了...
搜狗拼音
其實輸入法算是一款用戶粘性很強的應用,即使拼音加加常年不更新,老土也沒有覺得有什么問題,或者說在開始的一個階段其他輸入法也并沒有拿出讓老土覺得非常有吸引力的特性足以吸引老土移情別戀。就這樣雖然老土也偶爾會試用一下其他輸入法,但是拼音加加一直是老土的主力輸入法,是老土在安裝新電腦的時候默認安裝的輸入法。直到......
2006年6月,搜狗推出了搜狗輸入法工具。老土應該是到了2006年底才知道搜狗輸入法的。最一開始還覺得挺奇怪的,“搜狗”一個做搜索引擎的公司怎么就開始做輸入法了?搜狗到底是什么想法?搜狗輸入法會有什么牛x的地方嗎?
而當老土第一次試用這個輸入法的時候,上面兩個問題一下子就得到了解答。因為搜狗是做搜索引擎的,所以可以更加直接的了解全國網民最經常輸入什么關鍵字,或是近期又有哪些關鍵字網民越來越關注,于是搜狗可以將這些關鍵字整理在一起作為“詞庫”,并自動加載到用戶的輸入法中。這樣當用戶需要輸入這些關鍵字的時候,用戶不需要做任何設置,這些“熱詞”就會出現在輸入的優選位置,從而可以大大提升文字錄入的用戶體驗。
同時因為輸入法是最最直接的用戶輸入的入口,所以掌握輸入法的廠商完全也可以通過輸入法掌握用戶上網的入口。而這點給人的想象空間就更大了。當然截至目前還沒有哪個廠商通過輸入法實現了“入口”化,但在當年搜狗輸入法就是憑著這個“簡單而有效”的思路迅速崛起,同時也拉開了各個搜索引擎廠商積極進入輸入法領域的序幕。
2006年6月,搜狗推出搜狗輸入法;
2008年,騰訊推出QQ輸入法;
2010年10月,百度推出了百度輸入法。
還是因為輸入法應用有較高的用戶黏性,所以當老土開始越來越多的使用智能手機的時候,老土也是默認將搜狗輸入法作為主力輸入法。直到...
[未完待續]
截至搜狗輸入法,老土將自己常用的拼音輸入法做了簡單的梳理,但從老土使用的輸入法的角度看,雖然現在老土的主力輸入法仍然是拼音輸入法,但與之前純粹使用拼音輸入已經有了很大不同,所以老土準備在本帖之后再續上一節,將自己使用的輸入法的歷程有頭有尾的整理一遍。當然“續”的部分可能與周有光先生的關系就不是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