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難得放假無事,我累到睜不開眼,準備給自己來個午睡。哪知道還沒等睡熟,微信便響了起來,拿起手機一看,是一位自稱小Z的學生。
“巖巖老師,你還記得我嗎?我是你的學生小Z啊。我有話想跟你說,幫幫我好嗎?”
看到消息,我才想起自己確實教過這么一位學生,印象中也有她的微信,但從未聯系過,此刻的信息讓我瞬間腦補了一堆學生陷入傳銷或者遇到危險只能隨機找一個人求救的畫面,我一個激靈,趕緊回話,盡管我跟這個學生并不熟。
“你說吧,我沒事。”
“老師,我爸爸想讓我去美國,我不想去,我爸就說我什么都不能做,在國內也沒有什么本事,活下去都費勁,還說我恬不知恥,不是個東西,老師我該怎么辦?”
一段流淚的表情之后,她道出了原因,原來這個孩子初中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父親,一直和姥姥一起過,媽媽我也沒敢問什么原因不管她,挺可憐的。后來他爸爸去了美國打工,當然沒技術也不是什么好工作,弄了點錢,但一天父親的責任都沒有盡到。
今年不知道小Z的父親怎么想起自己國內還有個女兒了,拼命的非要讓女兒出國,女兒想跟姥姥在一起不想出國,這位沒盡到義務的爸就開始破口大罵,甚至在越洋電話里說女兒就是個屎,什么都不是!
聽了她的訴苦,我心里一涼,這還配當爸爸嗎?
“老師,我實在沒有人可以訴苦,自己的同學還怕他們說閑話,翻遍手機我只好找你了,你說我該怎么辦呢?活著也沒意思,要不死了算了,我爸一次次越洋電話,我該怎么辦?”
帶著哭腔的敘述從未停止,我免不了一番安慰,開導,三個小時后,她的情緒終于平穩。而我的思緒卻飄到了以前的時光。
印象中小Z是位極其努力的姑娘,雖然我們只是個民辦的大學,考上來的孩子確實成績都不太好。
但是高考的失誤并沒有讓小Z退縮,平時上課非常認真,我教過的知識點她基本都能及時掌握,這也是時隔一年我還能記住她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努力兼職,自己的生活費和學費都能解決,還能保證不缺課。
當年我只覺得這個學生很要強,不想背后既然還有這么辛酸的原因。
這位父親只會給自己本已非常努力的女兒潑冷水,打擊她,貶低她存在的價值,卻從來沒有給過她片刻溫暖。小Z已經被他折磨的將要懷疑人生,可我們身邊每天陪在孩子身邊的家長,不給孩子潑冷水的又有幾人呢?
中國的孩子可能是全世界最辛苦的。從出生開始就注定了慘烈的競爭,沒辦法,基數大,勝者少,不爭不存活啊。
但凡事傷人的往往都不是外憂,更可怕的是讓人近乎絕望又無法逃脫的內患,也就是來自家庭內部的壓力。
往往媽媽們比較孩子,似乎比互相較勁誰的包包更好還精神,稍有不慎,孩子免不了被一盆語言冷水,從頭到尾澆個透。
已經長大成人的八零九零們,你們肯定聽過下面的話,不管家長是不是陪在身邊那種。
——“你怎么那么笨?”
于是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了。
——“這都不會,老子白供你了?”
于是你心中總有想要離家退學打工的沖動了。
——“就憑你,也能考這名次?說,到底抄沒抄”
被父母誤會成這樣,你甚至覺得自己不是親生。
——“學什么畫畫,鬧那幺蛾子,趕緊看書去!”
被訓后的你只好乖乖拿起書本,但哪里看得進去?一邊嫉恨著,一邊把書變成了漫畫。
——“這次再考不好你就不是我兒子/女兒!”
你懷疑自己可能是孫猴子轉世,石頭里蹦出來的,但是還啥本事沒有。人生還沒有猴生瀟灑,也真是可悲。
——“你看人家老誰家小誰,再瞅瞅你,怎么就那么差勁!”
“別人家的孩子”成了伴隨你一生的黑色童話,直到成年你總是要特別關注下小誰,生怕被他落下,活的小心翼翼。
這還不算嚴重的,畢竟你還在上學,等上了班,要談戀愛,那冷水更給力:
——“什么,怎么才一萬,那誰人家怎么就能兩萬呢,你書白念了?”
于是有90后被逼出家了
——“累什么累,小小孩哪里知道累!”于是有年輕人頂著壓力猝死在崗位上了。
——“就你這條件想找個啥樣的?對付對付得了,也不照照鏡子。”
媽,我照鏡子最像的也是你啊!于是有年輕人逼得去整容,失敗后死在手術臺上了。
……
人活世間本不易,最難割舍是親情。可中國式家庭卻沒有歐美式的放養和鼓勵,更多的是給自己的孩子一盆接一盆的“潑冷水”,可知這些冷水會吃掉孩子的人生?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小Y,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設計師,上大學的時候也是一位開朗明媚的姑娘,也不乏追求者。畢業后事業上更是一路開掛,一直爬到了業內最好的公司做負責人。
感情上卻一步一個坑,好在姑娘心大,喝喝酒,哭一哭醉一醉也就過去了,很是拎得清。我們私下都覺得她父母親人一定對她各種驕傲,直到29歲時,她的一條朋友圈才暴露了真相。
小Y說,她想結婚了,于是開始相親物色,我們對她都滿有信心的,這姑娘那么優秀,又是只要愛情,不管面包的主,憑她自己就是不結婚也精彩的冒泡。
可就是這么一位姑娘,想相親的話一出,她最愛的姥姥直接來了一句:“你歲數太大了,不好找對象啊,太不好找了!”
小Y一氣之下發了一條朋友圈吐槽,這之后兩個多星期一直沒走出來。有人說她矯情,有人說姥姥說得才對,但拜托,她在帝都生活啊,這個年紀未婚的優秀男士一抓一大把好不好,更何況她只想看對眼,沒想對方多優秀,怎么就難找了。
一年只有52個星期,兩個星期就是28分之一年啊,人生匆匆幾十年,就這么掉了個角,面對最親的人,于心何忍呢?
而小Y,至今不敢再提相親的事,真的傷不起了。
如果只是這樣還好,八零后九零后咬咬牙挺過去就罷了,要命的是這種中國式“潑冷水”居然像僵尸病毒一樣,還會一代代蔓延,被咬過之后的孩子成人后做了父母,開始徹底的變異了,更瘋狂的開始撕咬自己的孩子。
我的一位臨時輔導的學生,才11歲,是個很可愛的小姑娘,就是活潑的有點太開而已,在我面前有說有笑,學習也不吃力。
可是她的媽媽,一位典型的八零后,當著我的面就對孩子說:“你是不就是個二傻子啊,手指頭都長不明白了?”
孩子表面什么也沒說,私下里一提起媽媽恨的咬牙切齒,我問她長大了想做什么。她回答是育兒嫂,原因很簡單,就是可以住在別人家遠離媽媽!
一盆盆的家庭冷水,吃掉了你的健康、快樂、愛好、理想、愛情、信心,甚至生命,各位榮升家長的年輕人,你們又于心何忍?要把自己受過的冷暴力加在孩子身上再次施暴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總是對陌生人溫柔倍致,卻把暴力言語給了生命中最親的孩子。
停下吧,從今天開始,對孩子好好說話,別再打擊他們了,要知道孩子才是這世上最包容的物種,你惡語相向之后,他們還會義無反顧的伸開雙手,笑著讓你抱抱說著愛你,只因為你是他們血脈相連的人。
面對他們,你還忍心潑冷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