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談判36計之第七計:聽風辨器。
在談判中,抓取信息的能力非常關鍵。不要聽那些逆耳的,要抓取那些順耳的,甚至是有漏洞和靈活性的地方,比如對方的限制條件,然后嘗試去化解和轉換這些限制條件。
我的理解與運用:
很多時候我們聽到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信息,或者別人指責,對你不利的信息,我們會忍不住的反撲辯解,但是你越解釋越描越黑了,反而加大對方籌碼,他更狹隘了覺得你就是這樣的人。
這時候試著抓一些順耳的,確認當下有共識的部分,特別是對方限制條件,也可以理解是他抱怨的痛點,然后我們嘗試去幫助化解,我們先利他,把問題便資源,他感受到誠意后自然會投桃報李啦。
要想提升自己傾聽的能力,其實是很不容易的,這需要長期的刻意訓練。要想做到聽風辨器,最大的難點就是和自己的嘴爭奪控制權。只有先控制住自己的嘴,你才能真正地開始學習談判,書中有一些小的技巧和方法很不錯:
·保持你的眼睛始終注視著對方。
·一定忍住不要打斷對方。
·嘗試不要去想該如何回應,這會導致你無法理解對方的意思。
·注意對方可能表示靈活性的詞語或模糊表述,這可能是你的機會所在。
·注意對方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但不要作為主要判斷依據。
·對方說完后也不要急于回應,允許大家都換口氣,對方可能還會繼續。
·嘗試去澄清對方說的話,可以用你自己的語言和表述方式。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表示你不太明白,或者提出問題,重點是要鼓勵對方多說,這樣你才有可能拿到更多關鍵信息和找到突破口。
·邊聽邊想,如果可能,找人或者自己把你聽到的記下來。
那這一計我是怎么教給Emily的呢,我先鍛煉的是她傾聽能力,讓她不要去插話打斷別人說話。
Emily希望我能多關注她,多聽她的,當我與人交談時,有時候她會因為好奇我在和別人說什么,一直叫媽媽媽媽,有時候也是想起她的事急著和我說。這時候我會很嚴肅地告訴她,我知道她很著急,但是請尊重我,她有疑惑等我這邊交談完再問,之后我會很認真回答她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后,她自己也會意識到自己插話了,然后趕緊用手捂住嘴巴,停頓后,她會先道歉說自己不該插話,然后與我確認等我這邊說完,是否會聽她說話。我自然是點頭答應,并表達感謝,謝謝她尊重我,謝謝她耐心等待。
學會傾聽之后,Emily有時候聽到或看到別人的一些言行,她會哭著來找我,說對方罵她、嘲笑她之類的。這時候我會先共情Emily的情緒,找到她的痛點,和她確認她對對方言行的理解,然后教她運用發散思技術,看看對方這樣言行還有沒有其他解釋可能,最后就是帶著她去驗證她的想法。得到驗證后,她就發現自己有時候腦海里想的和別人說的不一樣。我也趁機和她分享改變心情的口訣:
改變你的認知,改變你的情緒和行為。
分享到這一計的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太棒了,感謝自己常年學習先提高自己的認知,然后再把自己學過的心理學內容學以致用還教給孩子,從小鍛煉她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驗證結果這些能力,而這些軟實力才是無價之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