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八月六日這天下午四點,備完課,劉老師在筆記第1頁右上角的“1”上打了個叉;然后撂下筆往椅子上一靠——還有一個半小時,假期補課正式結束嘍!
劉老師喜歡倒計時,開學、放假、出去學習、甚至一天、一節課,他都在開始數好時間,然后做減法。
這是職業特征,中學每天都是倒計時:各年級大樓前有巨大的宣傳牌,上面最醒目的是中間幾個字:距離……考還有……天。
數字一天天變小,讓老師和學生時刻感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同時,大家也在期盼,盼著時間快點再快點,這樣就可以早點解放早點解脫!
此刻,劉老師的感覺就是解放前的沖刺:緊張而快樂——今年放假前的全校大會上,校長一再強調不許補課,如果有人違反被舉報,一定嚴懲不貸。
這一個月他可是提著心在上課呀,好在,終于要結束了。還有20多天假期,他要帶老婆和孩子自駕游一趟,去爬爬山看看海徹底放松放松;對,明天出發。
劉老師和母女倆約好下課一起去超市買東西,補課費幾千塊,一家人路上吃喝用應該夠了。
課上得很開心,可能都想到明天放假,課堂上師生互動積極,氣氛很是活躍。
誰都沒想到,最后十分鐘會出問題,當會議室的門被砰砰敲響時,劉老師拿著油性筆站在臺上呆若木雞。學生提醒他:趕緊打開后門,走樓梯下去。
半輩子慢悠悠的劉老師從沒如此狼狽過,他像只老鼠,跌跌撞撞從八樓竄到一樓,到家還驚魂未定。
驟然響起的電話鈴聲嚇了他一跳,是老婆,問他人呢。他顧不上回答,反反復復只有一句:完了,我被舉報了。
老婆孩子到家時,劉老師正在屋里來回走著,看到她們就沖上來絮絮不止——可怕的敲門聲,拐來拐去的樓梯道,一路上的失魂落魄……
上初二的女兒幸災樂禍,“活該,叫你們放假不給小孩好好玩。”說完就去看電視了。
還是老婆好,安慰他說:“沒事的,班主任和家長不都保證過嗎?萬一被查,他們出來擔著;何況,又不是你一個人補課,怕啥?”
在她們面前,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劉老師可沒這樣的氣度,他開始分析事情始末。
02.
補課地點是某賓館會議室,家長找的,每天安排人在大廳看守。來人怎么能直接抵達會議室?他走后發生了什么?
會議室坐滿學生,白板上寫的內容一看就在上課,來人肯定先拍照取證,然后呢?拿著證據去教育局舉報?寫篇文章,發到晚報上?抑或直接圖片配文字發到網上?
對了,文章肯定有個博人眼球的名字:某老師,誰給你的膽子,竟敢違反教育部規定?或者:暑假違規補課,遇查抱頭鼠竄,這個老師不簡單……
不管哪種,結果都一樣:補課教師全市通報批評,退還補課所得,扣除全年績效,今后評優評職稱靠后排……
劉老師已經四十五歲了,高級職稱一直沒評上,今年又上報了,正在審核中,他怎么能不害怕?
都怪自己耳根子軟,劉老師想,當初班主任說要補課,他是堅決反對的,后來又讓家長做他的工作。
家長說得很實在,孩子在家沒人管,整天抱著手機玩游戲,大人心里發慌;送到培訓機構去吧,收費高不說,關鍵是師資力量不能保證,說不定會把學生教壞;還有,其他學校、其他班級都偷偷摸摸找地方上課,我們如果不補,開學不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劉老師動搖了,補課簡直有百利而無一害呀: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幫助學生提高成績的同時,還有利于下學期的教學;增加老師收入。
“我關心的是,萬一被舉報怎么辦?責任由誰承擔?”劉老師跟班主任實話實說。
“不會的,告訴你吧老劉,家委會有個成員就是教育局領導;說局長最怕我市高考落后,巴不得各個學校利用假期補課,有人舉報她會壓下去的;還有,校長侄兒也在我們班……”
既然如此還說什么呢,利國利民利校利己的好事不干,他老劉不成了罪人?
還是看看班主任怎么說吧。
老劉摸出電話發現有三個未接,正是班主任打來的,打過去卻一直占線——完了,肯定在和其他老師商量對策呢。
當然,他們完全可以不承認,因為沒有證據。白板上留下的可是他的科目他的字跡呀,劉老師要瘋了。
“別瞎想了,先吃飯,都八點了。”老婆叫他,桌上已經放好稀飯、饅頭、炒雞蛋和小菜。
“你們先吃,我瞇會,有點累。”老劉躺在沙發上閉著眼睛。
他是累了,想著明天要出去旅游,早晨起來先把車洗了,又把家里的地拖了一遍;然后母女倆出去買防曬服,他買菜做飯,特意燒了一鍋鹵菜留著路上吃;下午再備課上課……都還好,讓他累的是這兩個多小時的驚嚇。
迷迷糊糊睡著了,一個接一個的噩夢:沿著陡峭的樓梯攀登;面前掛著牌子在大會上被批斗;上課時學生鄙視的目光;同學聚會互相高級特級地稱呼……
“爸,你電話響了。”女兒把手機扔在他胸前,說:一會微信提醒,一會鈴聲吵死了。
劉老師趕緊打開手機,又有兩個未接,都是陌生號碼——肯定是教育局或媒體打來的,幸虧沒接。
再看微信,啥?錢?他揉揉眼睛——家委會主任給他轉賬4500元!留言:全班假期補課費,每人每節3元,共30天,謝謝。
能收嗎?
老劉看著看著,忽然眼前一亮,對啊,上面禁止的是在職老師有償補課,我如果不收費……
他高興得坐了起來,點擊轉賬退回,留言:謝謝,我不能違反教育部規定,假期上課就不收費了。
家長立刻回信:劉老師,那怎么行?付出勞動應該得到回報,收下吧,孩子上外面培訓班的話,一節課兩三百呢。
說完,又把錢轉回來。
想讓我上鉤?沒那么容易,老劉再笑嘻嘻地點了退回:一切為了孩子!
重復三四次,家長只好說:那就謝謝劉老師了,我把錢退給大家吧。您真偉大,遇到這樣的老師是咱孩子的運氣。
03.
“有吃的嗎?餓死了!”劉老師靸著拖鞋,伸著懶腰走到餐桌旁坐下。
“咦?怎么塌掉的天忽然晴了?”劉夫人一邊端飯端菜一邊問。
劉老師把自己的做法想法一說,夫人立刻點贊,“對,咱們不收錢,義務勞動總可以吧?”
正吃喝著,電話又響了,是班主任,“老劉,你為什么不收補課費呀?”
“還敢收費?學生沒說嗎?下午上到最后十分鐘有人來查,我差點被抓到,幸虧我溜得快,從后門跑了。”
同樣的事情,如果心情不一樣,看法會完全不同。此刻的老劉已經忘了當時的狼狽,只覺得自己足智多謀、文武雙全。
“哎呀,我聽說了,老劉,你誤會啦:敲門的是家委會主任,最后一節課人家想把費用給你,哪有人來查?”班主任笑,“我給你打好幾個電話,你都沒接;后來我陪孩子上鋼琴課,又沒接到你的電話,到現在才得閑。”
老劉呆住了。
“你看,我孩子學鋼琴老師可以收錢,幼兒園托班看孩子,老師可以收錢,培訓機構教學生可以收錢,為什么我們補課就不能收錢?何況還是家長主動要求的,用我們政治課的語言解釋這叫尊重市場規律。”
“這個……”
“別這個那個的了,你這樣不收錢讓其他老師多尷尬呀?趕緊跟家長解釋一下,讓她把錢再轉給你!”
“我……咳……”
一塊饅頭卡在喉嚨口,老劉被噎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