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所說的“敏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人格特征的維度。說自己敏感內向的人,有沒有仔細去想敏感內向具體的含義。也許他對于敏感內向的界定是模糊的,就是想表達“我不好,我被人群評價不好、不認可”。
比如,在遇到人際沖突,人會更容易受到折磨。同樣一場聚會,有的人的感覺是今天玩得很開心。而另一些人,在聚會某人講到的一句話或一個場景,當時并沒有針對任何人。而這些人回去之后,他會想當時那個人講那句話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講給我聽的?會不會覺得,我這個人是不是不好?他會猜測,他們肯定是不喜歡我的。這樣的一類人,會帶給他一些負面的影響,人會很敏感,自我價值感會很低,會有一些負面的想法。
他會給自己評價不擅長經營人脈,不擅長推銷自己,不知道怎么呼朋喚友找樂子,覺得自己不夠樂觀、自信、陽光、能干、勇敢、有領導力、能言善辯。得出一個結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敏感內向的人。
一般人們說一個人“很敏感”,正是一種敏感程度較高的體現,而并不是定性他是一個很敏感的人。
高敏感人群突出的特點是對于所能感知到的生活細節的異于常人的高度敏感,他們通常能夠察覺到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細節。在面對痛苦、難過、以及一些生理上的一些反應時,高敏感的人通常會有更明顯的情緒反應,因此,他們也更能感受和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不僅如此,他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別人更能夠同情他人的處境,以及同理他人的感受。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