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積極發言是許多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法寶。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尤其要養成這一良好的課堂習慣。從三年級開始,孩子的學習內容已經不再像一二年級那樣淺顯易懂,有些題目甚至家長都不能一下子說出答案。因此對于孩子的課堂聽課效率就要求更高。
孩子必須從課堂上,從老師那里學會更多的技巧和知識。而達到這一目的的關鍵就是要讓孩子養成上課積極發言的好習慣。積極發言,可以促進孩子主動參與老師的教學,也可以讓老師和同學們明白孩子的觀點,了解思維過程,從我更好地幫助孩子掌握知識,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但是很多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上課時不能做到這一點。
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可以培養的,家長要抓住三年級這一個學習的黃金時期,塑造一個會學習,愛學習的好孩子。
孩子不積極發言的原因。
第一,嘲笑與否定
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有被尊重的需求,有些孩子到了三年級,自我意識已經萌芽,他們更希望得到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但如果孩子擔心自己上課積極發言,會被同學嘲笑,被老師否定,那么他們就會處于自我保護的想法,不再主動發言。
第二,天性膽小
不可否定孩子的性格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孩子天生膽小,他們怯懦的性格,必然會影響其發言的積極性。
第三,老師水平不高
有調查表明18%的孩子不愛發言,是因為思考時間不夠,答案還沒有想好,這就與老師的水平息息相關了。研究表明,年輕人等候的耐心,通常不超過一秒鐘,這么短的時間,孩子根本來不及動腦思考,而當等待的時間增加到三秒以上,孩子的回答往往更完整,甚至帶有創造性。很多老師等不及給孩子充足的思考時間,只要有人舉手就馬上點名回答,無意中造成了孩子不愛積極發言的習慣。
孩子不積極發言的對策。
第一,找出孩子不愛發言的原因。
只要找準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家長要多與孩子接觸交流,如通過談心,討論,一起上街購物的溝通,感情是一只關注孩子的內心活動,真正弄清孩子的真實想法,弄清孩子是由于哪些原因導致不愛發言,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同樣,如果問題出在孩子的老師身上,那么家長可以與老師進行一次委婉的溝通,千萬不要在三年級就讓孩子不愛發音的壞習慣扎根。
第二,為孩子創設鍛煉的機會。
無論是什么原因,讓孩子不愛發言,要想讓孩子有所轉變總是不容易的家長一定要積極為孩子創造鍛煉的機會。家長可以先請幾個女孩子關系較好的小朋友來家里玩,主辦一個故事匯,一人講一個讓孩子練習講小故事私心,家長要幫助孩子準備一個簡短的故事講了一次,下次就會容易一些,這樣由簡入難,慢慢的改掉孩子不愛發言的壞習。
第三,老師是家長最好的合作伙伴。
家長可以和老師加強聯系,創設問答的便利條件。如琴老師平時多提問孩子,都t簡單一點的問題和秦老師在下班輔導時多接觸一下孩子慢慢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師生間的親切感款和減輕孩子的緊張感,讓孩子慢慢敢發言,愛發言。
第四,為孩子的自信加滿油。
要讓孩子積極發言,自信心是關鍵。父母應注意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他的優點,經常加以鼓勵。家長可以每天晚上發上十分鐘的時間,傾聽孩子的談話。都是孩子自己喜歡,他今天在課堂上的表現欣賞他的所作所為,哪怕是一點點小小的改變。父母這樣做法是對孩子自信心一種極大的鼓勵,能夠使孩子從中獲得充足的信心。
另外,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多與那些活潑開朗,在學校里愛發言的同學交往,讓孩子與他們交朋友,觀察他們怎樣學習,怎樣發言的時間長了,就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還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定期總結,如每月一次或每周一次坐在一起討論上一個階段有哪些進步,優點,還有哪些不足。然后再坐去下一個階段的安排,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關心她,和她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