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日,又是谷雨節,谷雨過后再無寒,人間芳菲已向暖,游園是個好日子。
我不看運動場上的“龍騰虎躍”,也不駐足兒童樂園里嘻笑樂翻天,更無意觀看樹蔭遮蔽中的翩翩起舞……直奔游園體驗場——觀看騎駱駝。
騎駱駝有什么可看的?因為駱駝的鼻棍一直困擾著我。
體驗場門外排著隊:多是青年父母帶著三四歲的男孩或女孩;也有一個孩子由其父母和祖父母及外祖父母陪伴的,一家七口人,好大的陣容呀!
駱駝是雙駝峰的,三歲小孩坐在上面,駝峰遮擋,縱向看只露出頂上頭發。
駱駝約有二米五長,駝峰頂部距地面約有兩米二高。它鼠耳、蛇眼、兔唇、龍頸、馬鬃、牛背、猴峰、羊胸、豬尾、雞腿、狗踵,綜合了十二生肖的某些生理特征,是大千世界最為神奇的“全獸”動物。
在這個龐然大物面前,有的孩子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量,坐在駱駝雙峰間,笑著,一只手抓緊前峰毛,另一只手揚起,像個英雄似的,真叫人喜愛。
而有一個四歲的男孩,他有“豪言壯志”,但是一到駱駝面前,卻又“膽小如鼠”,他的媽媽交了三次款,退回三次款,連駱駝毛都沒挨上。我猜測:孩子膽小不是天生的,而是與后天的家庭教育有關,與不見世面有關,由此聯想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小時就應該開始鍛練。
小孩騎在駱駝上,有專職人員負責在前面牽著駱駝,我視測一下,繞一周不超過一百米,要一直牽著駱駝鼻子走,繞周中間不能停,如果停下的話,駱駝以為人要下來,它就趴下。繞一圈約兩分鐘50元錢,我一直看了12個孩子騎駱駝。
利用牽駱駝的人喝水的工夫,我終于有時間討教問題了。
牽駱駝的老漢姓馬,車軸漢子,善談。我先問他:“駱駝鼻子穿的是鐵棍嗎?”
“不是鐵棍,是鼠李木棍。這種木棍堅硬,而且有止痛、消炎、抗感染作用。”老馬回答得真是內行,解決了我很長時間的困擾,如果是鐵棍的話,磨破了鼻子,鐵銹導致感染,人容易得“破傷風”,而駱駝即使不得破傷風,外呼吸道損傷也會影響它的生存質量。
“鼻孔穿木棍不影響它的呼吸嗎?”我又向老馬提出了問題。
“木棍不是穿在鼻孔里。在駱駝兩歲左右時,用尖刀在駱駝鼻子下約五厘米的地方,穿一個貫通眼插入木棍,木棍拴上韁繩,牽著它鼻子走便于控制它。這和馬帶嚼子,牛帶鼻環是一個道理。”老馬笑著解釋。我聽著他的解釋,身上起了雞皮疙瘩,用尖刀給駱駝鼻下扎貫通眼再插入木棍,不給它打麻藥,它得多么疼呀!
我曾經聽過有人對沒有主見的人說:你可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呀!原來這句話來源于駱駝被人控制。駱駝被人控制是控制了肉體;而人被人控制,多是被控制了心靈,兩者是有顯明區別的。
人如果被控制了心靈是很痛苦的。心靈,是人飛翔的翅膀,無論是在陽光下,還是在風雨中,只要心靈敞開,你就擁有自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