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說件略微有點討厭的事……”
春節放假前一天,L小姐在微信上與我說。
“怎么說?”
“你知道Q吧!最近不是給好友澆水可以集福,于是我發現,他居然每天在給我澆水……每天三次!”L小姐在句子最后加了一個捂臉的表情,看來十分無奈。
L小姐和Q先生曾是一對戀人,相戀一年,如今分手也快一年了。分手的理由很現實:家境背景。城市姑娘和農村男孩的故事,雖然沒什么矛盾,但是抗不過現實,兩人猶豫了很久,最后還是覺得長痛不如短痛。分手的那天下午,L小姐給我打了電話。
“我們分手了……”只說了一句,那邊就只聽到抽泣聲了。
因為這樣,L小姐一直覺得與Q先生應該好聚好散,畢竟彼此并無矛盾。
也因為如此,Q先生一直對L小姐念念不忘。
分手以后,Q先生反倒每日找L小姐聊天,每條微信都點贊。初時出于余情未了,L小姐并不反感。久而久之,L小姐卻覺出了一些落寞。
“在一起時都沒這么殷勤……”L小姐如是說。
分手后的關切與深情,愈發讓L小姐感受到了心寒。失去的最珍貴,L小姐以前不信,現在卻越來越體會深刻了。于是L小姐漸漸不理睬Q先生了,只有Q先生還在默默點贊中。什么都點,不分晝夜,不顧內容。最哭笑不得的一次,L小姐說自己手麻去了醫院,下方赫然出現了Q先生的贊。想來Q先生不好意思關切,最后只有默默點上一個贊。
總之就是這樣,在L小姐逐漸走出過去的時候,Q先生還是一如既往的維護著自己的深情。這份深情,漸漸的變成了L小姐的累贅。雖然如此,但為了避免Q先生有多余的期待,L小姐決定還是就這樣維持默默點贊的關系吧,并沒主動聯系對方。但是,Q先生顯然不這樣想。
“我想你了,最近好嗎?”這是Q先生年前發給L小姐的話。L小姐看完覺得有些可笑,一句看似深情的話,其實什么意義都沒有。
我聽說80%的情侶都會復合,而其中的80%又會因為同樣的原因再次分手。所以如果當初導致分手的原因沒有改變,不如還是做最初的20%吧!我一直覺得分手后也可以做朋友,但是如果,有一方無法心下坦誠,那你不過是做了另一方的備胎而已。如此,還不如相忘于江湖,沒有整理好自己之前,就別再阻攔已經向前走的人了。
像Q先生這樣分手以后卻開始越加熱情,默默關懷的事例可能還不少。但是這樣的舉動,多少給對方帶去了困擾,L小姐就是這樣。礙于當時的情誼,不好出言太過傷人,但這種萬事皆贊,好似跟蹤狂的行為(此處可能是有些言語過激了)確實讓人有些毛骨悚然。
自己看來是深情,對方眼中是麻煩,而在我這樣的旁人眼里,只剩下可悲了。為什么要等失去以后才發現:當時只道是尋常?而今既然對方已經重新開始,再如何放不下,還是默默退場吧,錯過就是錯過了。
“謝謝,我很好。希望你也過得好,向前看,重新開始。不用再給我點贊了。”L小姐猶豫了很久回復了這句話。
這是我對他說的最決然的話,希望能斷了他的留戀吧。L小姐無奈的對我說。
我聽完不免落寞,何必逼曾經的戀人說出這樣的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