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媽媽:“是因為我長大了開始關注生死,才發現世上不幸的人這么多,還是生活本身就充滿了苦難?”
媽媽的一個老同事,七十多歲,我一直叫她姥姥。老伴去世早,三個兒子。
早年老大結婚時沒房住,她把自己的房子給了老大;老二好些,工作不錯,結婚時單位給分了房,小日子過得還可以;老三不省心,年輕時打架斗毆廢了一只胳膊,從此以后借酒澆愁,后來喝酒喝死了,留下個女兒。
老人家帶著孫女生活,一個月一千多的工資,養兩個人,很艱苦。
老二的兒子結婚要買房,老二管她要錢,說當年老大把房子占了他都沒說啥,現在孫子買房老太太咋也應該出點。
于是,老人家給二兒子拿了三千塊錢。
你可能會覺得三千塊是個小數目,買不了IPHONE,買不了JEEP,買不了你一件過冬的皮夾克。
可是對一個月工資一千多,還要養活兩個人的老人家來說三千塊是天文數字。
實在到月底沒錢買菜的時候,她會到菜市場撿白菜葉。
到現在,小兒子的骨灰還放在火葬場,沒有安葬。她很想給兒子買塊地、立個碑,可又真的沒有錢。
小孫女說:“奶奶,你別急,再等幾年我長大,掙錢了,會自己安頓好爸爸的。”
媽媽講到這里早已淚流滿面,哽咽著說不下去,我也哭紅了眼睛。
心里想:要抽時間和媽媽去看望這個姥姥,還要買些好吃的。
我越來越不懂,為什么在全民大唱紅歌的社會主義中國,還有人生活得這么窮困、窘迫、令人心酸。
越不懂越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