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荼蘼
剛從“被同齡人拋棄”的話題里逃出來,現在又要掉入“北奔”的新坑里。
4月10日晚,由優酷自制的超級劇集《北京女子圖鑒》20:00首播播放量就高達1.1億,即使網友提前十分鐘點開觀看,但如此短時間內就破億可以說是今年播出的現實題材劇中破億最快速的劇集了。當晚,《北京女子圖鑒》不僅取得微博電視劇話題榜排名第一的好成績,就連微博閱讀量也高達2.5億,討論48萬。
在現實題材劇井噴的當下,優酷自制超級劇集“女子圖鑒”系列劇《北京女子圖鑒》和《上海女子圖鑒》未播出就被認為具備年度話題劇爆款品相。“女子圖鑒”系列劇在本著真現實生活、原創性的“本土化”下不僅比當下的“偽”現實題材劇更貼近生活,更是有別于原版《東京女子圖鑒》的特色之處。
成為年度話題劇、爆款劇,只是“女子圖鑒”系列劇的目標之一,通過該系列劇抓住女性用戶群體才是優酷真正的目的。從綜藝與劇集上的大范圍布局,可以看出這次優酷為精準捕捉女性用戶群體所做出的重要舉措。而《北京女子圖鑒》的成功與否,或將意味著它能否在女性市場站穩腳跟。
有別于當下現實題材劇的本土化“女子圖鑒”
中國版“女子圖鑒”系列劇,未播出便被拿來與2016年爆火的日版作比較。不同國情下,即使都是對女性獨立主義的正面呼吁,但內容呈現方式與主題落腳點卻是大有不同。
“我不知道,因為我永遠會有新的想要的東西。所以我會永遠一邊勸著自己適可而止,一邊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去追尋。”這是出自日版《東京女子圖鑒》中女主的點題臺詞,該劇講述了在東京居住的獨身女子綾從20歲到40歲的戀愛及生活心境變化。
《東京女子圖鑒》劇集雖短,但卻包含很多東西,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復雜到好像生活本身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大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生百態。從消費主義到階級壁壘,從職場斗爭到婚姻危機。這面鏡子也同時折射出觀劇者的內心:你是誰,便更多地看見什么。
在《東京女子圖鑒》中所呈現的女性,只是一直在尋找下一樣讓她們想要得到的東西,或是下一種想要擁有的生活。求仁得仁,也許你我永遠都只是在路上的主題思想,是《東京女子圖鑒》的要義。
相比之下,被“本土化”的優酷自制超級劇集“女子圖鑒”系列劇:《北京女子圖鑒》和《上海女子圖鑒》就要顯得正能量太多。兩部劇分別在優酷4、5月份先繼播出,4月10日晚播出的《北京女子圖鑒》講述的是在北京打拼的職業女性的故事。她們被現實包裹,被壓力、責任所困擾,她們也不斷用青春的激情、倔強的個性、不屈的進取心去努力營造、交織出一片勵志的天空。
“女子圖鑒”系列劇首次聚焦北漂、滬漂女性,探討“奔跑與不滿足”下的困惑與選擇。劇情聚焦大都市里常見的剩女、買房、戶口、愛情與面包等極具爭議但又真實存在的社會話題,未經播出就引發了強烈關注。《北京女子圖鑒》在首播后,“異地戀分手”、“地下室租房”等話題就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在觀眾的極度關注與期待下,《北京女子圖鑒》被認為具備年度話題劇爆款品相。
不同于當下大女主和瑪麗蘇的脫離現實,《北京女子圖鑒》《上海女子圖鑒》分別定位為鏡像劇和選擇劇。寓意劇集如同鏡子一般讓觀眾照見自己,同時通過奮斗階段不同欲望下要做出的選擇引發思考,從而更好地觀照到現實生活。
兩部劇集故事均取材于現實,將多名女性的真實故事素材匯集在一起,成為兩位主人公的十年人生歷程。這期間的職場、情感、婚姻的成長心路都最大化貼近生活,讓曾經的北漂、滬漂和正在經歷北漂、滬漂的人感同身受,讓更多的觀眾洞察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實欲望,進而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
不同于當下現實主義題材劇的懸浮套路、瑪麗蘇劇情,又有別于日版的勵志、具有正能量導向的國情,便是“女子圖鑒”系列劇的獨特之處,也正是優酷為精準捕捉女性用戶的重要舉措之一。
為捕捉女性用戶,優酷大范圍布局女性作品
從對劇集的“寧短勿長提倡”再到一系列垂直類女性作品的呈現,優酷對劇集的優化與搶奪年輕女性用戶的目的不能再明顯。
在2018北京春推會中,阿里文娛大優酷總裁助理許志敏說到的三個提倡中第一就是能短不長:“現在我們的劇集太長了,最早所有的視頻網站的播放器都是1倍播放,后來出了1.2倍、1.5倍,到后來出了2倍的播放速度,為什么呢?大家還是想看,還是需要,但是我們的節奏實在太慢了,大家等不及。用戶的時間也越來越寶貴,當一個劇超過50集,觀眾選擇看它的時候成本非常高。我們呼吁未來劇集創作寧短勿長。”
而30分鐘一集,共20集的《北京女子圖鑒》的播出正巧應對了優酷在春推會上所說的提倡絕非空空而談。對比當下熱播的《南方有喬木》“40分鐘劇情就有20分鐘在回憶”,《北京女子圖鑒》短劇集的精品播出,無疑為優酷的劇集品質再添一分。在快節奏的當下,留給觀眾獲取信息的時間越來越短,優酷在選劇集的方面無疑做出了正確的一步。
不過短劇集的《北京女子圖鑒》對優酷來說只是它的特色之一,抓住女性用戶這一群體才是它最大的目的,只是恰巧兩大試水都體現在了同一個作品里,可謂是“一石二鳥之計”。
根據CNNIC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未被挖掘的網民依舊有大量的空缺。當然,相較于挖掘這近8億的網民,視頻平臺瞄準的是具有付費潛力的觀眾。數據統計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女性網民平均增速為9%,其中女性高等教育程度較高,43%的女性獲得大學學歷,在國際上位列第一位。
當下,女性已逐漸成為市場核心驅動力,掌握女性群體需求也就意味著占據了市場話語權、消費力以及領導力。而優酷看到了“她”的價值,也希望以更多優質的女性內容賦能,布局對話更多年輕的女性用戶,延續情感互動,持續吸引年輕群體眼球,形成重要競爭力和殺手锏。
從網綜《愛的時差》以女性視角來呈現她們在“年齡差”中的情感觀;再到4月8日,優酷再次打出了“夠酷就敢做花瓶”的旗幟,邀請9位女明星為“花瓶”正名,并推出酷花瓶H5邀請女性群體一起創造有個性的酷花瓶,號召酷女孩們堅持自我、自信的態度。接著4月10日《北京女子圖鑒》的播出,“花瓶女子圖鑒”與觀眾的互動無疑在為“女子圖鑒”系列劇造勢。
看來這次優酷不僅想要通過“女子圖鑒”系列劇打造年度話題劇;通過一系列的垂直女性作品抓住觀眾痛點,產生共鳴,從而深耕女性群體,擴寬女性用戶才是其真正目的。優酷能否在女性市場站穩腳跟,搶奪年輕女性的競爭力,《北京女子圖鑒》的表現將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