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最后一天在姐姐家。
外甥女開學返校,我也收拾了東西回市區。外甥一直在說,小姨,我會想你的,姐姐,我會想你的。
我出門的時候回頭看他,正在扒著門框跟我揮手拜拜,小模樣一直印刻在我的腦海里,讓我一瞬間忽然覺得一個孩子的童年,有眾人愛的圍繞是多么幸福。
我想從前我喜歡他是因為他可愛的模樣,以及經常逗笑大家的舉止。而后來我喜歡他,是因為他跟我感情的溝通。他會表達想念,會跟我說我好愛你呀。這是從外甥身上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以及感動。
外甥女背著書包走在前面,體會著少小離家、逃離禁錮的快樂。
我在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一個年紀小小,成了我眼中的“留守兒童”,另一個快要長大成人,迫不及待想飛去外面的世界瞧瞧。
那一刻,突然又有流淚的沖動。
坐在回市區的公交車上,窗外是倒退的風景,腦中閃回的是兒時的畫面。
年幼時懼怕別離,總是躲到角落里偷偷掉眼淚。長大后,我成了那個瘋狂逃離的人,因為害怕看到背影,所以總是爭取做那個率先轉身的人。
于是,我離開家人去求學,離開大學去別的城市求職,將他們留在我的身后。仿佛只有自己永遠在途中,才足夠有安全感。一旦停下,別人就會給我背影。
想想最心酸莫過于,你歷盡萬水千山,而他們還在原地等你。我寧可我們一同前行,哪怕方向不同。
二號黃道吉日,多年好友終于娶得如花美眷。經歷過諸多艱難坎坷,仿佛就等這一刻的塵埃落定。女孩與好友執手相看,淚眼模糊。我一邊鼓掌,一邊流淚。從沒有這樣一刻,讓我覺得幸福真的可以通過儀式獲得。
上個月十六號,給大學同寢室的閨蜜送嫁,一晃快十年光陰,竟然這樣倏忽而過。遙想當年,鮮衣怒馬大好年華,如今我們四散東西,各奔前程。她把手捧親手交給我,說希望我早日找到另一半。我們流淚相擁,我說我對你沒有別的要求,只要你幸??鞓?。我對新郎說,我對你只有一個要求,給她幸福快樂。
但其實幸福快樂,只有靠我們自己。
初秋時,媽媽打電話來,說家里的歐李熟了,要不要回來吃。于是周末收拾了東西返家。
院子里有李子、桃、梨、山楂、大棗樹各一兩棵,果子熟了的時間總對不上我的假期。其實想想,是自己懶惰罷了。
那天站在院子里,突然發覺自己生存能力之貧瘠。爸媽打理院子里的幾棵果樹,為它們嫁接,又種了各種時令蔬菜。他們是懂得自給自足的一輩,而我們只懂得拎著購物車去菜市場或者超市,再或者就是打開手機APP,送菜上門、送餐上門。
年少時,大概最想過的生活就是遠離土地。而如今呢,水泥森林像禁錮靈魂的牢籠,腳踏實地也越發奢侈。
年齡一大,對許多事情都有了顛覆性的認知。比如從前一心想逃離的地方,以及否定過的東西。
十一假期發牢騷,謹記熱愛生活,珍惜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