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特別吊詭的現象:人人都說讀書好,認真讀書的人卻特別少。
大部分人,都只是看起來愛讀書而已。
這可能跟人心的浮躁和功利化有關。
閱讀,說到底是一種精神勞動。越是有用的書,讀起來可能就越累,因為需要配合深入的思考,需要花費心力去理解其內涵。而讀后的收益,卻沒那么立竿見影。很可能我們費了很大力氣讀完一本書,并不能立刻感覺到獲得了什么。
于是多數人便沒有耐心去等那個“潛移默化”的影響出現——我付出了精神勞動,卻不能得到應得的報償,那么做它何用?有這時間,還不如追個劇……
心態不對,行為就變形,結果就令人失望。
真正能從讀書中獲得益處和樂趣的人,往往都對閱讀保有悅納心和敬畏心——我知道這是一本好書,我讀后將有所得,而我愿意安心地等那個好結果出現,不會要求立刻“變現”。
這應該才是閱讀的正確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