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假象著,現在已成為退休教師近七十歲的三舅作為初中生時,他們的暑假應該是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大生產中的吧:開河造路、挖泥燒磚、積公分、掙糧票,努力不讓自己餓肚子應該是那個年代的當務之急!
再接著假象,現在做鄉鎮黨委書記近五十歲的大哥作為初中生時,他們的暑假應該是在自家的田埂上給在田地里干活的父母遞飯送水吧!當然自己也會經常性地做著諸如除除草、施施肥、打打水的農活!
總之我覺得他們這兩代人的暑假肯定是以農作為主。因為那個時候,人口就是勞動力!再說那時為啥沒有計劃生育啊?就是因為只有多生幾個孩子,才能應付繁重的農事!
80后的暑假就不需要假想了,因為我就是80后,具體說應該是改革開放初期的80后!生在搖籃里,長在國旗下的一代,暑假是我們最盼望的了!農田里的事,我們基本不會;家務活也不過是洗洗碗,掃掃地而已!最開心的就是和小伙伴們一起跳進河里游泳,打水仗、玩跳水、捏著鼻子玩潛水、坐在木桶里來個漂流記、帶上小鐵鍬挖螃蟹洞……那個樂趣就是融入大自然的感覺,現在想起來真的是自由自在啊!
在我的記憶中,求學期間從來沒有過所謂的“補習”。也許和我們一輩的80后城里的初中生早就利用暑假“補習”了吧,只不過我們這些“鄉巴佬”不知道罷了!現在想想都后怕,我們暑假在河里嬉戲打鬧的時候,城里的孩子正在復習鞏固課本知識,怪不得我只能考個“師范學院”。不過話說回來,從沒補習過的我們還能考個大學,也算很了不起了吧!哈哈……
其實直到上大學我才了解城里的孩子暑假期間都在補課。由于我父母給的生活費不夠開銷,所以就想著掙點“外塊”,隔壁宿舍的師兄就介紹了一份家教給我,并且說如果一份家教不夠,還可以到毓龍路上站著,然后手里拿著一個寫著“家教”二字的牌子,等待家長們“翻牌子”和你談價錢,現在想想感覺自己在“賣身”似的!呵呵……不過這也是一份經歷,回憶起來還有滿滿的幸福感,畢竟是靠自己掙錢了,不需要再向父母伸手要了嘛!
這件事讓我真正了解了前期90后初中生的悲慘暑假了:我教完了英語,緊接著另一個大學生就進來輔導數學,下午還有語文、物理……天哪,幸虧我沒生活在城里,幸虧我是個80后!
工作之后,第一站在蘇嘴二中,我記得我們幾個老師在校長的帶領下,在朝陽橋黃老師家里開辦了“暑期補習班”,雖然教育部門是不允許在職老師辦補習班的,但似乎管理的并不是很嚴苛。反正我們補習了有近一個月的時間。鄉下補習的條件比較差,我記得那時沒有空調,就是電風扇呼呼地吹,可上完課還是一身的汗。很多補習的孩子都很用心地學著,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要想改變自己的社會階層只有靠知識!
到了城里工作后,發現后90后的初中生還是逃不過暑期補習的命運,學校為了提高初三優秀升學率,要求初三強化班的老師都參與到暑期補習中來,這期間教育主管部門對暑期補習管理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官方經常通報一些在職老師暑期補習的“罪證”。所以強化班的老師們都挺擔心會被“查獲”,但學校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放心,查到了,學校出面擺平”。學校不敢大張旗鼓地在校園里補課,所以就在外面租了個秘密的地方“暗箱操作”著。可沒有不透風的墻啊,神通廣大的官方還是查到了,敲了門,開了門,一位同志扛著攝像機直接進入拍攝環節,后面跟著一些穿著制服的人,詢問了教師姓名,清點了學生人數,整個環節就感覺在“掃毒、掃黃”似的,只不過沒有對抗、沒有廝殺、沒有槍斗的鏡頭罷了。原以為教師資格證要被吊銷了,可最終學校悄無聲息地還真就把此事給“搞定”了,不得不佩服“組織”的強大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通情達理”。畢竟幾家私立學校競爭的太厲害了----也許我們就是被其他幾家給“舉報”了。
教育主管抓的嚴,滋長了輔導機構的迅速崛起,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無數個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各式補習班。這個輔導市場真的大呀,家長們也夠辛苦的,大熱天接送著娃娃們,看的出來,坐在電動車后面的娃娃們一臉都是“苦相”。我想家長們肯定了解孩子們不愿意上補習班的情緒,所以我猜他們一定經常給孩子灌輸 “你的同學都在補習,你不補習就要落后了呀” “你不補習,就考不進最好的初中了” “現在的苦,都是為了未來的甜啊!”……
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小學生們也早早的加入了暑期補習的大軍里了(也許更早)
看到如此大的市場,教師們也蠢蠢欲動,不再愿意守著這份清苦的“差事”,于是語數外物化各科老師聚在一起,投入市場也搞起了輔導班,這個就不愁生源了,為啥啊?基本都是本班級的學生。不過百來號學生依舊不能在學校里補呀!沒事,辦法總比困難多嘛!老師們開始租賓館,一下子就解決了吃住問題,為了降低成本,一間房間能住上大好幾個人,一些鄉下的孩子還從家里帶來了卷席,鋪在地上睡,好在賓館里有空調,有淋浴,方便的很,住著擠點這都是小事而已,畢竟這產業還促進了賓館業的發展嘛。
學校為了初三教學的質量有所保障,非常支持老師們搞這樣的輔導班,所以補習現在是搞得“轟轟烈烈”,可賓館附近的民眾們開始紛紛投訴了 “那些孩子們晚上十二點了,不睡覺,大聲喧嘩,鬧得我們無法休息” “唉,賓館周圍的垃圾越來越多”……這些投訴搞得大家“怨聲載道”,好好的暑期補習搞得“滿城風雨” ,在城里掀起了一陣“血雨腥風”。這時教育主管部門發現態勢不對,不能再這樣“通情達理”了,立即召集各學校的負責人開會:立刻解散輔導班,否則發現一個處理一個,絕不姑息!看到這樣的 “大義凌然、義正嚴辭”,學校負責人們紛紛表態,只要官方一碗水端平,只要大家都不搞,那一切好說!簽字畫押,補習的風波就這么過去了!
這就風平浪靜了?笑話!學校開始和家長商議:由家長出面租個地方,學校出教師補習,并且暫不收費,這樣補習就不是學校組織的了,也算不上有償輔導!——看看,這方法直接把教育主管部門“打回去”了!官方也很“乖”啊,也就不再過多過問了!學校一看“有機可乘”,就在各個區縣設立了“輔導點”,把同一個區縣的學生聚集到一起大張旗鼓地進行“暑假補習”了!
補習從未間斷過,而且不斷的推陳出新,這不,隨著科技的發展,聚集到一起補習的模式已經out 了,網絡授課如今已經成為了新寵!其最大的優勢就是足不出戶,家里有臺電腦就行,然后和學校合作的網絡平臺提供賬戶和密碼,在家就可以“輕松補習”了!
網絡授課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師監管不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室里,面對面上課還有學生開小差、做小動作、掉頭講話等等違反課堂秩序的行為出現,你就可以想象這老師看不到學生、學生看不到老師的網絡授課得要有多少“混球”會“逍遙法外”啊!
其實學校也注意到了這個弊端,所以暑期網絡授課時,學校要求網絡公司給家長們也弄個賬號密碼,讓家長也一起參與網絡授課,這實際上就是學校想讓家長們親自監督孩子的狀態,以提高網絡授課的質量!
好有諷刺意味啊,學校里的學生基本都是留守兒童和青少年,絕大部分家長都是在外地打工的,平時學校不允許老師打電話給家長“告學生的狀”,不允許老師請家長來學校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目的就是為了體諒在外地打工父母的艱辛,口口聲聲說“哎呀,我們學生的家長回來一趟多不容易呀,勞神動眾的!我們要體會我們學生家長的不易”,學校甚至還明文規定不允許出現帶家長告狀的行為,否則這個考核,那個考核都一票否決!
現在,這個暑期網絡授課就讓人有點看不懂了,難道家長們暑期都不在外地打工了?難道不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暑期就沒有工作要做了?難道這讓家長一起參與網絡授課的行為就是深深地在體諒學生父母的不易?忽然想起“只許周公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名言來!
眾所周知,學校要成為名校,就一定要吸引優質生源!要吸引優質生源,那么就一定要提高中高考的升學率!為了升學率,不僅要提高課堂效率,還要提高暑期授課的效率!為了提高這份效率,呵呵……就不談那些所謂“要體諒我們學生家長不易”這樣鬼話連篇所謂的先進的學校理念了!
學校做到這個份上,不知道是否可以和“偽善”這樣的詞聯系起來。雖然國家二胎政策已經放寬了,可孩子的教育學習都已經搞的如此的累了,想想,誰還敢去生二胎啊!
實在沒有想到,這暑期補習會發展成這樣,居然讓家長也實實在在地做起了學生!這樣也好,讓家長們也體會一下如今學生的不易!
說到這,也許有人會問“網絡授課補習,教育主管部門不檢查禁止嗎?”,告訴你,還真有人(不知道是家長還是學生)舉報了,可相關部門說“這個是網絡公司和家長之間的事情,不屬于學校補習,不在我們管轄范圍”。學校此時也心領神會,及時跟上,讓家長簽署所謂的“愿意參與暑期網絡授課補習”的承諾書。就這樣,網絡暑期授課補習就光明正大,成了非違規行為。
記得我們這些80后在上小學的時候,教育主管部門就已經提出來了要給學生“減負”,如今看來,這條路還得繼續往下走!因為我們似乎還沒有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題后記:寫這些并不是批判補習本身這件事,而是覺得不應該把補習強加給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