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之年,孟春初暖,草木褪僵,新綠未展,山川沐陽,萬象皆新。應時節而多生發之意,觀春野而萌浩然之情。
應好友之約,欣然赴宴。友人多賢達之士,皆為性情中人。有善醫者懸壺濟世,有善拳者隱于凡俗,有善學者懸梁刺股。
凡有聚會,余必收獲良多,如沐春風,似飲甘露。好友促膝長談,遂成平生快事。
菜過五味,酒至微酣,論翰墨,說拳道,談心性。眾人所述,皆入耳入心,意猶未盡。談至妙處,頗想擊節而歌,揮劍起舞。
豪氣干云之際,提議定期而聚,聚則必帶所得,到則必互論短長,交流磋磨。所論所述,必以文字記之。
假以時日,積滴水而成江河,積跬步而至千里,必成人生之樂事,生命之財富。
因早有結交之心,久具相惜之意,一呼皆應,眾皆欣然。
群有相聚者,或沉醉于聲色犬馬,或迷失于功名利祿,少有求真務實者。
遂定名曰望賢居,一是見賢思齊,二曰克己復禮,三是心向往之。寄希望于長久,期能修身養性,增所不能。
所以托先賢之鴻志,順內心之所為,凝心聚力,久久為功,以順志暢情,趨于先賢。
愧寄兄長所托,除去放浪形骸,刻求眾之本意,錄其所述,作賦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