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會緣遇無數個第一次。
說起來,雖小事一樁,可是我時常想起。
那時候,我經常上火,而一上火就嗓子發炎,一發炎就會引起扁桃體充血腫大甚至化膿,就往往去門診部輸液。幾年下來,與那些醫生、護士漸漸熟悉了起來。
春日的一天,我照例到門診部輸液,熟悉的護士不在,一位年輕的小護士熱情地迎接了我。這位護士認真仔細地做完了準備,便開始在我習慣地伸出的左胳膊上扎針。誰知道,她一連扎了3針都沒有扎進血管里,眼看著針扎處鼓起了青包,我的心開始有點兒煩躁起來:“今天怎么這么倒霉......”
我忍著疼痛,抬頭看了一眼小護士,只見她已是滿臉的汗珠往下淌,上下嘴唇動了動,細聲細語地說:
“伯伯,對不起!我剛第一天上班......”
我忍住了不滿情緒,輕聲對她說:
“沒事,勇敢點兒,扎吧!”
我伸出另一只胳膊,迅速挽起了衣袖。
也許是受到我話語的鼓勵作用,也許是她自己也琢磨總結出了經驗,第4針她扎的非常順利......
............
輸完液,小護士一邊收拾,一邊很難為情地說:
“伯伯,謝謝您!剛才我太緊張了......是您的話,讓我鼓起了勇氣......” ? ??
我還能說些什么呢?我差一點兒就會犯一個老年人不應犯的大錯誤,一個有可能影響一位剛剛步入工作崗位青年人前行的錯誤......
我,應該向她表示感謝才對。
想到這里,我誠心誠意地對她也是對自己說:
“做什么事情,總有第一次的時候,萬事開頭難,事先要盡量做好準備,一旦開始,就要自信地邁出去這一步......”
............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想起了剛上小學的時候,想起了我第一次上課回答語文段老師問題時的情景......
1954年春天,我們全家從老家搬到城市。
我在家排行老小,別人都慣著我,養成一種“自以為是”的壞毛病。可是,當父親帶領著我去應考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明顯地感到了空前無形的壓力。我一聽說話就嚇得一跳,渾身不自在,第一次感到了害怕,敏感地覺得老師說話怎么跟自己家里人不一樣?!
我回答問題的聲音越來越小,臉也不由地紅了,最后就像蚊子哼哼一樣......
不過,結果居然被附近兩所學校都張榜錄取了。我選擇了離家一墻之隔的那所小學。報到那天,老師排好了座位,確定了每個人的編號,我是46號。
開學第二天語文課上,剛剛坐下,就看見段老師已經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寫上了字詞:學校 ?
“這是昨天講的字詞,現在我們來復習一下”,段老師用一根細木棍,先指向第一個“學”字,親切地問大家,“那位同學誰還記得?請舉手!”
“嘩!”的一聲,全班同學都舉起了手。
“我會!”
心里想著,我立即舉起了左手,隨即迅速又放下......從農村到城市,環境變了了,膽子一下小了......我想起了考學時自己的方言所帶來的難堪場面......
哪知,老師微笑地看了我一眼,說道:
“46號回答!”
我,立刻像彈簧一樣迅速地彈起,嘴巴張了又張,才用剛剛學的不標準的普通話說:
“學校”
“哈哈哈!......”一陣哄堂大笑。
我,一下愣住了,傻了,心跳得厲害:“難道錯了?”
“同學們不要笑,他回答得很對!”段老師和藹地說,“他能大膽地回答問題,很好!好好學習,普通話會很快熟悉的。”
我一度緊張的心情立刻放松了下來,平靜了下來——就像在老家時受到母親和姐姐的表揚那樣自信自豪了起來;感覺同學們也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
............
真的,這以后,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專家、學者、教授、領導,他們學識淵博,他們研究廣泛,他們經驗豐富,他們談吐不凡......但,他們教給我的,遠不及小學一年級語文段老師教給我的那么早那么深那么受益終身......
她說得話,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她的鼓勵,讓我一下子覺得自己長大了。
她,完全可以說我普通話說得不好,回答的不完美。但,她沒有那樣做。她的說法,消除了我的自卑,增強了一個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自信心......
............
直到今天,小學第一次回答段老師問題的情景,我仍記憶猶新,也會學著去對待他人,就像在門診部對待小護士那樣.......
這第一次的事,常常使我想到: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會遇上各種各樣第一次的人和事,切記要相互尊重,要將心比心;要懷有一種仁愛之心,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少一些計較和對立;就像當年語文段老師對待初次回答問題的我一樣。
一位哲人說過:花兒不惱蝶的飛舞,因為它理解蝶在展示它的絢麗多彩的羽衣;溪流不惱魚的嬉鬧,因為它理解魚在追逐體驗生命的美妙......
幾十年來,我,常常想,這將心比心,寬容和仁愛,就像連接兩顆陌生心的紐帶,如同通向兩顆心靈深處的橋梁,是那人間最絢麗的風景......
是的,這將心比心,寬容和仁愛,是一種仁慈的光芒、無尚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和理解,是對自己的善待和歷練;更是自我品質的砥礪和心靈的凈化。
無疑,這將心比心,寬容和仁愛,是我們生活的智慧和藝術,是我們洞察社會人生的一種從容和超然。
有緣的今生,我幸遇了許多第一次的人和事,唯這件第一次的小事,卻讓我時常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