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在西式的婚禮中還能常看到,但在真正的生活、工作中,有多少人還能大膽的站出說“我愿意”這三個字,這個字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難,我們都在舒適圈中,害怕失敗,害怕出丑,害怕新事務的學習,害怕……。太多的顧慮,讓我們還沒有做事,就已經退縮。
“我愿意”是自己心中的一個信念,挑戰自我的能力。父母永遠是在學習中,家里有個不斷長大變化的孩子,不斷因應他們的變化,學習做出正確的反應。如果只是認為孩子需要學習,我長大了,不需要再讀書,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孩子的學習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學習,家長也是另外的一種老師,不僅是需要在學習上的輔導,也需要在精神上支持,更需要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陪著他們。
“我愿意”隨著他們的年齡增長,而陪著他們長大。當他們是嬰兒,大家都自說自話的“胡言亂語”。當他們是兒童時,我愿意低下身子,陪著他們追逐,陪著他們笑,陪著他們叫,感受著幸福。當他們是上學的孩子時,我愿意俯身傾聽,他們的憂愁,他們的難過,他們的開心。當他們長成青少年時,我也愿意陪伴著他們一起。雖然我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我了解我一定可以做很多。
“陪伴”是為了搭建好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為了將來的分離做準備。我們只陪伴孩子時,經常能看到孩子在較難的題目面前,一甩手一扭頭說,我不會做,我做不來。而真要自己去面對一些事,或許也不愿意往前跨上一步。沒有人一生都是不斷重復的在做熟悉的事,這些事早就交給機器人幫我們解決了。不管小孩子還是大人,永遠都有第一次,只是我們的心愿意不愿意去接受它,克服它。
天生的膽大讓我對每件事都充滿了好奇,充滿了興趣。從不止步于現在的成就,嘗試著每一次每一步的探索的感受。我的邏輯思維又能讓我很好的對事情進行梳理和安排,利用資源整合。而這份“愿意”是讓孩子更有意愿的加入。
我有點胖,不是很愛運動,但為了精力,我選擇每周跑三次3公里。這也影響到孩子,大寶是一個愛睡懶覺的娃,但她愿意犧牲睡覺時間,陪我跑上個1公里。老公不會彈鋼琴,為了孩子教孩子彈鋼琴,愿意每次的上課都是陪在孩子旁邊一起學。從不認識五線譜到現在都教導孩子彈奏任意歌譜,連鋼琴老師都是極力夸贊我家老公,嚴師出高徒。
有了孩子,我們愿意和孩子一起早睡早起,戒了手機游戲,ipad上電視劇、電影,在家很少吃零食,健康生活。如果在家,孩子也從和電子產品掛鉤,更多是我們陪著孩子玩或是孩子自己看書。“我愿意”這三個字完全就打破了我們所有的愛好,各種不良習慣被孩子指出后,自我糾正調整。
我連性格都被孩子調整了,以前沒耐心脾氣很容易被點著。現在給孩子一本繪本一天重復幾次都不嫌煩,一道題一遍兩遍重復的告之,不嫌麻煩。很多的事發生了,只看如何去解決,不會再因為事情做不好,而大發雷霆。看到的永遠是對方的好對方的努力,學會了欣賞人。溝通的語言也從平鋪直敘到感情鏈接,鏈接你我之心,鏈接你我之情。真的只有三個字“我愿意”,愿意為孩子改,愿意為孩子變,愿意為孩子付出所有。
我也從未預料到自己那么渴望學習,從沒有預料到為了孩子,出了學校的門,又進入了另一所學校。孩子的變化,孩子的成長,是對于“我愿意”這三個字的最好回報。千金難買我愿意,“我愿意”就像一生的誓言,陪著孩子成長。
一、本周目標達成度:
1、端午節家中斷舍離,將兩個書架、轉角的書架的物品進行整理 ,和老公共同整理
2、學習“正面管教”線下課 ,完成
3、主題分享親子教育簡書,未完成
二、八大關注
【健康】
堅持每周三次跑步3公里,做了兩次真空白罐,看著肩部紅得發紫的印記,提醒著自己要好好動動,多做做保健。夏天早上五點,天已經大亮了,也更容易起床。不過每天早上安排的事情也滿滿當當的,用完了整個早晨。
【家庭】
(一)家庭會議
孩子要復習迎考,我又要學習,沒有多余時間可以進行家庭會議,暫時暫停一周。
(二)父母共修親子教育
上周日學了不少的技巧,我的親子踐行風格也慢慢在改變,加入了自我的分析和體會。
#媽媽檢視#
1、大寶的贊美卡
在家庭會議上,主觀愿意是想讓孩子學會贊美,看到別人的優點,學會感恩。但我發現大寶可以贊美別人,無法大方的贊美自己。我決定讓孩子建立自信,認識自己。我問大寶:“你想當上大隊長嗎?”“當然想啊。”大寶回答道。我繼續問她“那如果老師讓你站在臺上,說自己的優缺點,你是不是和老師說我沒有優點”大寶笑了笑,大聲說“才沒有呢!”。我用激將法問她“那你說說看啊,先說一句贊美自己的話,找到自己的優點。”大寶扭扭捏捏小聲的說“我很照顧小寶。”我裝作沒有聽到“沒聽到,說響一些,優點是要被所有人知道的。”“我很照顧小寶”,我也終于算是聽清楚大寶的話了。我和大寶說,再說一個優點吧,又是細聲細語的說道“我膽子很大。”“沒聽到”我說道“優點怎么像缺點一樣躲躲藏藏的呀。”大寶一邊玩著頭發,一邊不好意思的說道“我膽子很大。”我心里聽到這句話,有點矛盾。膽子大,就不會說話這么不好意思了,我不戳穿孩子。繼續問道“發生了什么事,說明自己膽子大啊?”大寶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爺爺來接我,在學校的門口,看到一只很大的狗過來。主人讓它坐下,它不肯坐,還向我沖過來。我沒有怕它,用手中的扇子擋住了它。”我聽完后補充道“確實,大寶你做得挺好的,我也覺得你能面對大狗,近距離的接觸它,不怕它用扇子擋住它,膽子很大。”
2、寫字姿勢
用姿勢器寫字是一個無法一直堅持的事,在本周的家庭會議中繼續在提這件事。爸爸說大寶只堅持了前兩天,后面就沒有在用了。我問大寶,為什么不用姿勢器寫字。大寶的回答是,爸爸一直提醒我啊,我就沒有用了。我靈機一動的問到她,爸爸提醒你,你的感受是什么?我扮演爸爸在旁邊,對著大寶說“頭抬高點,頭抬高點。”大寶聽了,想了一會兒說“煩。”我看到有效果了,接著問,你覺得爸爸的感覺是什么,你扮演爸爸,你說“你快點做作業,把頭抬高點,筆拿拿好,你的心情是什么?”大寶想了一下說“煩。”我總結道“對啊,無論是爸爸說還是你聽,當時是不是肯定是有情緒的,心煩。那我們能不能不讓情緒產生,自己用姿勢器來做作業啊。你看我們的情緒,要四只手指才能安慰好,如果不產生情緒,是不是就沒事了。”大寶看看了情緒手指,笑著答應了。我又想到了契約的事,就和大寶說,我們需要簽約契約,大家都要遵守。大寶開心的說,好呀,你們陪我一起做。爸爸說,我們寫字又不要需要用姿勢器。大寶馬上就不開心了,就我一個人啊。我安慰大寶說,這是個平等契約,你可以找我們做得不好的地方啊,也能產生契約。最終和孩子達到了一致“好吧,明天我們來簽訂契約,互相監督。”
3、小寶無理取鬧
小寶和我在一起,就有點粘,爸爸看到以后,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讓我不要坐在小寶旁邊。自從爸爸坐在孩子旁邊,小寶不僅不吃飯還叫著要我坐在他旁邊,否則不吃飯。他這樣的叫喊沒有任何市場,家里沒人理他。他不吃飯,外婆看了有點心疼,和我們商量,他不吃會不會餓啊。可被我們制止,到了時間不吃飯,下了餐桌就什么也吃不了了。我吃完飯,去沙發上看書了。小寶在飯桌上鬧得一點飯都不吃,等老公吃完飯也下來了。從飯桌下來就不給孩子任何吃的,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行。
我坐在沙發給孩子講故事,不知道為什么小寶又開始亂叫了。我想看書不理他,實在受不了他的嗓門,我躲進了房間里。小寶過來找我,我躲在角落里,沒有被他發現。過了一段時間,我聽到小寶恢復情緒了,從房間內走出來。外婆說,你不在,小寶自己玩得挺好的。小寶看到我,也平復了心情,不再亂叫。我和小寶說,你有事可以和媽媽說,不能無理取鬧,媽媽會消失的。你想媽媽不見嗎?小寶笑嘻嘻的點點頭,我真的從沙發上站起來時,他使勁的搖搖頭。
感受:對于孩子不正當的形為,走開、不去理睬,給孩子一點時間去釋放,他們自己可以恢復。
4、小寶理車
小寶對車異常的喜歡,睡覺要車,玩要車,家里的車總不愿意收拾。這不像積木,和孩子一起有興趣就能收拾好。而車是他的寶貝,就算不玩,也不肯收,看著也好。我和小寶說了幾次,車子要回家哦,他們也很辛苦了要休息了。孩子就看著你能做什么,笑著不愿意動。我假裝生氣了,你不把車子收起來,說明你不喜歡他們,那我們就丟了。小寶不發聲,我真的拿著他的車子丟去垃圾筒。小寶發現媽媽來真的了,哇哇的哭著找到了在廚房的外公,拿回了車子。我問他,車子還要嗎?要的話要就整理好。小寶二話不說,馬上把車子整理好了。
感受:孩子在觸碰你的底線,我就不做看你怎么辦。給點小小的警示,他們會把玩具很好的收拾起來。
5、接受情緒、學會釋放情緒
這幾天,我一直教孩子感受別人的情緒,正確指出情緒背后的感受。早上起床后不想和媽媽說話,學會了用情緒手勢和媽媽溝通,吃著飯心情好些了,又和媽媽用情緒手勢表示已恢復。這是母女間的小秘密,挺好玩的。
六月是考試季,晚上回到家,想讓孩子放松一下,就對著大寶說,如果你21:30上床,媽媽就和你玩一個游戲。大寶很有興致的問“是什么呀”。我微微一笑“保密”。大寶全部弄完在21:40上床,我一看手表,晚了一些。大寶連忙說,我洗澡只用了5分鐘時間,用了可憐的眼神看著我。我認可孩子洗澡比以前快,那我們就來玩吧。我已經折好了,你看床上,每人一個。你挑一個,媽媽知道你有情緒,有時候會不開心,我們想一下你不開心時想做哪些事,把它寫在上面吧,作為情緒釋放的選擇項。大寶想,媽媽拿了只筆幫忙做了記錄。隨后媽媽也寫了自己情緒釋放的幾種方法,就演示著開始玩了。首先你要說從橫還是豎開始算起,幾次,選擇項分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選擇其一,我們來試試看。我們分別用手中的玩具為對方的選擇,找到了釋放情緒的方法。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但時間太晚了,要睡覺了,孩子不答應,我許愿孩子明天睡覺前還有新的驚喜。
6、做規矩
吃完飯之后,小寶拉著我看書講故事。我看了一下正在玩的大寶說,你今天如果21:30 以前能做到洗漱洗澡上床,我就陪你玩一會兒。不能像昨天一樣的討價還價哦。小寶最近有暴力傾向,東西喜歡亂扔亂敲。我對著小寶腳下的玩具說,把玩具拾起來,他不但沒有拾玩具還踢了它一腳。我對小寶說“如果你不喜歡玩具,還想踢玩具,媽媽就丟了。”小寶用慢動作,輕輕的碰了一下。我裝作生氣的把玩具扔到垃圾筒了,小寶馬上找外公,把玩具拿回來。我假裝還要扔,小寶把玩具保護在懷里,根本拿不到。
我洗澡上床,在21:24分時大寶過來和我說要玩。我問她,你牙沒有刷,洗沒有澡,約定沒有遵守,不能玩。大寶一聽,急了就哭了。我還有作業沒有做完呢,是爸爸叫我先來玩的。我讓大寶作業不要做了,昨天早上早先起床做。先把個人衛生搞好,她全部弄好,超過21:30了,很委屈的哭了,哭了特別傷心。我忘記今天是周三了,她的興趣班要上到六點才回家,整整比平時晚了一個小時。最近都在復習中,功課稍等有點多了。既然說了,就得照做。爸爸心疼了,安慰著大寶說,那我們來玩拍手游戲吧。連同小寶一起玩,大寶轉哭為笑了。
感受:家庭規則一定要有,說話也一定要算數,如果一直有意外事件的發生,而造成經常會改規則,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那要改變這種方式,需要父母雙方配合,一個制定規則,而另一個在允許的范圍內給孩子另一種溫暖。如果本身是由于孩子的客觀行為所造成,那需要統一行為目標,沒有例外處理。
7、期末考試前的放松
還沒有經歷高考,已經感覺到考試的緊張。六月份都已經進入各門課的復習階段,孩子每天都是在做試卷。想想現在的孩子也挺辛苦的,我以前什么興趣班都沒有上,考試也不補課,照樣可以優秀。現在講究綜合性人才,但是讀書根本沒有用。學校里考卷,家里也是課外題,還要讀英語,不忘鋼琴練習,折騰完都晚上九點半了。舍不得孩子辛苦,還是陪孩子玩了會兒,苦中作樂吧。
8、玩游戲
今天小寶有點低溫,我怕小寶晚上出去回來累到,溫度上升,取消晚上約會。大寶很懂事,愿意在家玩。最近也喜歡上床上游戲,三個人一起玩。先玩數數,每個數都可以用不同的姿勢。一是拍手,二是手放在肩膀上,三是手放在頭上,四是直接喊數,五是拍肚子并且要用右手開始拍四下。有趣的拍法,所有人都樂于其中。數字5個基本不會有問題,玩到7點。加數字6直接喊數字,數字7頭從左扭到右。這下亂套了,總有人要么數字和姿勢一起做,要么抱數字,忘記姿勢。一家子玩得好不快樂。
9、小寶睡覺記
姐姐打算晚上和弟弟一起睡覺,弟弟不要姐姐,姐姐只能和我們睡覺。弟弟看到姐姐睡在大床上,也要到大床上睡覺。站在小床上和姐姐說,你進來我出去。姐姐本來想進小床的,聽了后半句,沒想法了。姐姐要喝水,弟弟說我幫你倒吧,我看了弟弟一眼,算了吧,你還不會倒水。爸爸讓姐姐自己倒水去,弟弟一看姐姐走了 機會來了,大床有空位,連忙把小床上的枕頭、熊、狗、被子全部拿到大床上,準備越獄。我不和小寶睡,有大小寶在身邊睡覺,我一個晚上都睡不好。睡姿太差,人不僅會橫過來,半夜還會給上你兩腳,受不了,我一個人去客房睡了。
10、周六規劃
大寶一周的學習很辛苦,媽媽也很心疼,和大寶商量今天的安排。要不你今天不要去畫畫了,早上做功課,下午睡一覺,晚上出去玩,你自己想一下去哪里,我們一起參與。或是早上你喜歡畫畫,還是可以去,不過下午做功課,晚上就得早睡了。“為什么不能一天出去兩次呢?”我疼惜的和孩子說“這個月期末考試,你很辛苦,每天都做了很多卷子,你需要多休息,否則一周抗不住的。”我停了一下,問“你怎么選擇?”大寶說讓我想一下,醞釀了很久說“那我選擇第一個方案。”“好啊,你想去哪里?”大寶想了想說“去大媽媽家”“好”我沒有想就答應了。結果好不容易和我堂姐聯系上,姐夫下午和我們說,他生病了。為了不讓大寶失望,又問大寶有什么想法?她想去小時候玩伴那里,我二話不說又答應了,讓老公陪她去。她今天語、數、外三門課的卷子都做好了,不管質量如何,至少把這些做完很不容易,需要有緊有松,讓孩子以后更有興趣做卷子。
11、小寶摔跤
大寶和小寶來接媽媽,在奔跑過程中,大寶推了小寶一下,小寶摔倒了。小寶倒地馬上就哭了,大寶急忙撇開責任說,我沒有推他。我認識到大寶推卸責任的原因是怕我們說他,馬上反應糾正之前先聯接。 (1)媽媽感受到你不是有意推弟弟的,但確實也由于你奔跑后來得及,及時剎車而推了一下小寶。小寶因沒有站穩而摔跤了。 (2)媽媽讓你感受一下小寶摔跤后的感受,媽媽指著大寶抱著的情緒抱枕,讓大寶看一下。大寶指著枕頭上哭著的情緒臉譜說,弟弟感受到的是難受。大寶還特意指著情緒臉譜給弟弟看,弟弟已經在爸爸身上抱著不哭了。 (3)媽媽問大寶,弟弟摔跤了,你能做些什么呢?大寶說我能抱抱他,說完爸爸把弟弟放下,大寶擁抱了弟弟,情緒解決了。
感受:孩子的品德建立在于父母的引導,讓孩子勇于承認錯誤,只要想到補救的辦法就好,沒什么大不了的事。
12、爭椅子
在課堂上剛學了兩個孩子的爭吵,需要放手讓他們自己討論出結果,反正吵也不會吵翻天了。由于兩個孩子較小,都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大寶就是占著位置,小寶就是撲向我訴苦。我建議他們,是否能每個人坐五分鐘,大寶不同意,說我要坐10分鐘再讓弟弟。我問弟弟是否同意?弟弟說我要姐姐抱抱,呃,我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回答。就聽到外面在喊,“吃飯嘍”弟弟飛奔的去洗手,還不忘記和姐姐說,“姐姐,洗手吃飯嘍”。姐姐一愣,我問姐姐,你還要繼續坐10分鐘嗎?姐姐才不理我呢,直接走出去洗手吃飯。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結束,只留下一把空空的椅子。
感受:孩子只是為了一時的爭一口氣而相互的不讓,在父母看來沒有什么事,那就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只有一個孩子轉移了注意力,這件事就有可能結束了。一個碗碰不想,兩個碗叮當想。
13、換尿布
和小寶約定,有尿尿要叫,否則就要打三下屁股。小寶等爸爸走了和我說,不要打屁股。那我問他想如何處理?他說,打手心吧?我問他打幾下?他說兩下。爸爸回來后,我和爸爸說,你家兒子有話和你說。爸爸一驚,兒子主動說,不要打屁股,打手心。爸爸問打幾下啊?兒子說三下。爸爸好像沒有聽清楚,再問了一下,打幾下?兒子一下子變成了五下。爸爸的魅力好大啊,直接讓兒子把打手心的數上升。
感受:孩子在慢慢長大,他有很多技能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成長。我們也需要尊重他的需求,打屁股想讓他記住不要尿在身上,傷害到孩子,他已經開始有反抗商量的意識。雖然打得并不重,但孩子的心中卻會進埋下陰影。就算是在大寶身上行得通的事,也不一定會在小寶身上行得通。畢竟性格有差別,對于生活的能力發展也是不相同的。
#爸爸檢視#
1、又到了復習迎考階段了,這次大寶開始的表現比上半學期要好。從身體和精神上都做好了準備。一起加油吧
2、大寶回家半個小時,要么作業做了不該做的;要么字寫得不好,全部擦掉重寫。等于什么都沒做。批評她了。同時大寶得到了東方紅童聲晉級證書,又表揚了她。
3、讓大寶能在10點睡覺,睡覺前還能玩會,破例允許明天早上寫剩下的語文作業。和大寶約定明天早點起床,寫作業。
4、大寶對于睡前玩的要求很簡單,拍拍手做游戲,抱抱小寶就好。
5、天氣熱了,開了空調。讓大寶早點洗澡,進空調房內繼續寫作業。稍微受得寫小寶的干擾,還是把端午假期學校布置的作業全部完成了。九點半上床做游戲
6、今天爸爸的主要工作是整理書柜,也讓大寶在完成作業后自己深度整理了書桌
7、下午全家午睡,大寶小寶都醒了就讓他們在床上玩。小寶還說不要吵到媽媽,讓媽媽睡覺(媽媽一個人睡在小房間)
8、外力因素導致大寶這兩天都沒有按計劃出去玩,這次取消了原定的安排后馬上又為大寶安排了另外一場活動。雖然到朋友家已經晚上8點了,但還是讓大寶玩到了9點半。
9、今天讓大寶試著用了鋼筆默寫英文,終于知道我小時候的手指為啥都是墨汁了。鋼筆對規范握筆姿勢還是有幫助的。暑假讓大寶用鋼筆臨摹古詩詞了。
【財富】
除了生活日常開銷外,無收入也無支出。
【學習】
1、每天薄荷閱讀打卡正讀80天 。
2、每天聽喜馬拉雅“正面管教”課程,加深對于共性問題上的理解。
3、上《正面管教》課堂,收益頗多。復盤課堂所學,努力完成作業,并準備創建踐行打卡群。
【事業】
1、檢查FEAZ對外對外授權表
2、FEIW對內授權表完成檢查
3、主數據功能測試報告,第二次檢查需要調整
4、檢查PM工單文檔,第二次檢查需要調整
5、整理FEIT請假流程流程
6、溝通FEIS首頁待辦顯示
7、溝通請購申請上傳SAP,數據比對的方式
8、溝通YDES人員出差上海,進行請假管理處理
9、溝通OPTC產品權限控管問題處理
10、檢查上海地區報表數據正確性,2018年數據需要重要導入和統計
#工作中反思#
1. 進入六月份了,半年已經在一晃眼中過掉了。但看看半年來的組員的成長,有些挺快的,不斷的反思和我溝通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而有些人還是在那里原地踏步,每一次的工作還必須別人來幫忙檢查。檢查是為了今后不再檢查,把這些一而再,再而錯的問題,需要總結成心得。每天得過且過,容易的不想錯,難的不會錯。別人催了嫌煩,別人不催,時間拖得很長,并不出任務。同一組的組員需要同心做事,你在幫別人的同時,也獲得了很多的收益。我很少拒絕別人的邀請,至少我認為幫助別人是一種機會,面對著不會做對自己也是一種挑戰。如果每個人都只做手里熟悉的事,那還不如讓機器來完成。機器人還能7*24小時的工作,還要人做什么。人是努力去創造價值,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才是真正立足于社會的意義。
2.不能幫別人做事,只能引導別人做事。被動的人沒有積極的心態把事情完成,而單純只是有結果就好,其它的事下次再說。而下次再做的時候,就發現以前是你做的,我完全不知情。組員不能慣,也給自己的一個教訓。主動的人和被動人,因人而異,真的感覺很受傷。本來想法是因為時間緊,幫個忙。結果對方失憶,就完全變成因為我幫忙做的,他什么都不了解。哭死心都有了,還好慢慢幫他恢復記憶,終于承認都有權限了。
3. 要用心去記一些做事的方式,做事之前必須要去思考為什么去做這件事,怎么去做這件事。如果目的不明確或是做法不清楚的基礎上,千萬不要動手,否則就是浪費時間。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搞清楚后,再下手。但這樣的做事的人太少太少,都不愛溝通,做出來的任務,反工重復做的人不在少數,我已經說的嘴皮子都干了,沒有什么反映。
4. 學習還停留在只是交任務的階段,那永遠也學不會做事。做事是講方法,不是講如何做的過程。事情何其之多,大多都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去解決,何怕事情之變。參考別人,學其精華,知其原理,轉換成自己的思維模式,才是上上之策,也是我快速進步的方式。只為了完成任務,那永遠是被人追著、催著、趕著的那個人,永遠是無名氏。
5. 思考思考思考,在做任何事之前,先要進行思考規劃解決問題需要分哪幾步驟。溝通溝通溝通,碰到問題解決不了,或無法確認先溝通,知道自己往下做是正確的。不要等到別人問起,或檢查出來才陳述自己的問題。時間都已過去,再也找不回來。如果沒有時間的概念去處理問題,那么效率永遠提高不了。
6. 很多人都認為別人做事還不如自己做事來得清爽,請別人幫忙做事,一方面鍛煉是別人的技能,另一方面是為了未來打算。一個人一天做不了很多事,但如果有團隊一起協作處理,這樣的工作效率快很多。我輔導別人,從來不會針對這一問題的輔導,一直教的是做事的方法。不斷通過各種任務進行強化做事的方法。但還有一種人,會認為現在我的事都來不及做了,何必再去輔導其它人,卻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永遠是在會做中打轉,我們更重要的任務是通過教會別人,讓自己成長。磨刀不誤砍材功,只有同心協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7.做事能力人皆有之,會做事不等于做好事。很多人都認為事做完了就好了,其實不然。會做事也要自己會驗證檢查,讓做事的出錯率降到最低。這就好比學校里的考試,做完考試卷想得高分,一方面在做的時候要認真仔細,防止出錯。另一方面要找到驗證的方式,反證確保題目完成的正確率。開發人員都急于說我只要開發就好,測試、寫文檔我不會就不要叫我了。殊不知,寫文檔是將測試案例梳理的過程,如果不通過紙筆配合的書寫,無法用腦子去記憶。大腦是思考的,只能運算。如果一個不會寫文檔,不會測試的開發人員,不是一位合格的開發人員。
【休閑】
沒周沒有什么特別娛樂的項目,復習迎考,適當放松。睡覺前會和大寶、小寶一起拍手,做游戲。
自己做了點橙汁、番茄汁、橙皮醬,給孩子補充一些微C,為一年的蛋糕做準備。
【社交】
由于進入端午節,部分會議沒有召開使得社交的會議性少了一些。
1、周二早會天使班運營會
2、周三早上一階小組會,我的覺察力
3、周四早上親子教練課
4、周五早上親子教練課堂 ,聽別人分享親子閱讀
【效能】
1、本周最大的成效,就是斷舍離,將家里的書房的書架,轉角的柜子,還有客房間的書架全部進行了整理。扔了不少用不到的垃圾,堆滿了進門的走廊,家里頓時感覺到清爽。有些用不到的,正好可以送人,不通過整理還一直沉睡在柜子里。完成了第三個90天的一個目標。
2、由于周末沒時間種樹,又逢端午,樹有點少了。種樹第81天,完成31個番茄鐘。
三、下周目標:
1、完成FEAZ對內外授權表檢查
2、完成OPTC系統介紹文檔
3、建立正面管教線上打卡規則
4、完成親子教育分享